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割分布函数法是以x光小角散射数据计算超细粉末粒度分布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优化系数矩阵、另加阻尼因子以及最小二乘法处理,对分割分布函数法求解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全部演算在计算机上完成。结果表明,当满足相应条件时,所求粒度分布的平均偏差不大于所测散射强度的误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的动态光散射及激光衍射等技术对较高浓度悬浮液中亚微米氧化铈颗粒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分散前处理对动态光散射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了动态光散射测量时不同分布基础的粒度分布结果,并以透射电镜观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激光衍射测得的粒度分布结果数值较大,其基于体积分布的粒度中位值约为2μm;动态光散射测量的粒度分布数值较小,基于体积、数量分布的粒度中位值分别为257.0 nm和157.1nm,分散前处理对粒度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量的基于数量分布的氧化铈颗粒的粒度分布结果与透射电镜观测所得的数值能够较好地吻合。新的动态光散射技术可准确地测量经过充分分散的较高浓度悬浮液中亚微米氧化铈颗粒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唐富强 《四川冶金》1990,12(4):86-89
本文基于圆球粒子系散射方程,将粒度范围分割成区间,各区间的粒度分布近似取同一值,积分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用小角测角仪,在固定角测定散射强度,由方程组求解出1~300nm范围内的粒度组成。还对相干效应和湿度影响等问题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常用测量粒度方法中,X 射线法、电子显微镜法所测之数据精度较高,但制样及操作困难,速度慢且设备复杂,只适于研究工作应用。比表面法、空气透过法等虽操作较方便,但测量精度低,只能测粉末的平均粒度。沉降法等虽能测粒度分布,但速度较慢。上述各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不能或不适于联机使用,因而使用范围有局限性,不便于在工业上进行高精度的快速检测。激光散射法(简称散射法)既可测单个粒子,也可测粒子群,可测项目包括:粒度及其分布、颗粒形状、面平均直径、体平均直径、面直径标准偏离、粉粒的质量分布,等等。本方法既适用于研究工作,也  相似文献   

5.
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量纳米粉末的粒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规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上应用小角散射法测量了ZnO、ZrO2、Fe和Al2O3纳米粉末的粒度分布。测量结果与专用X射线小角散射仪器的测量结果一致,并经TEM分析验证。证明在常规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上应用小角散射法测量纳米粉末的粒度是可行的。与采用四狭缝系统或Kratky狭缝系统的专用小角散射仪相比,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目前此法可测量1~300nm范围的粉末粒度。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X光小角散射法是目前测定超细颗粒物体粒度分布的一种有效方法。使用波长为埃(A)数量级的单色X射线(如铜靶的X光管发出的X光波长为1.54A,铁靶为1.94A)可以测定粒度在数十埃至数千埃范围的超细颗粒物体的粒度分布。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它通过电荷密度不均匀的空间区域就会发生散射。只要超细颗粒与周围介质的电荷密度有差别,都会发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试了纳米钨粉和超细钨粉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试出的纳米钨粉和超细钨粉的粒度分布与透射电镜观察和比表面法测试结果吻合,能较为准确地表征纳米钨粉和超细钨粉的一次颗粒的粒度分布.但为了得到可信的结果,X射线衍射仪的最小可测试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激光法分析粒度分布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单纯利用动态光散射(DLS)技术以及将动态光散射与单颗粒光传感器(SPOS)相结合的两种新型激光粉体粒度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并对激光粒度分析技术的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 ,钢铁研究总院就致力于纳米粉末及其制品的研究。有关纳米粉末和相应元器件的制备都实现了产业化 ,为我国的军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了纳米粉末的测试和表征工作 ,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关于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X射线小角散射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测定颗粒尺寸在 1~ 30 0nm范围内超细粉末的粒度分布 ,也可用于无机、有机溶胶以及生物大分子粒度的测定。它制样方法简便 ;所测定的结果既非晶粒也非团粒而是一次颗粒尺寸 ;一次参与测定的颗粒数高达数百亿个 ,在统计上有充分的代表性。近年来又研究开发出…  相似文献   

10.
硫铵产品粒度分布是衡量硫铵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沉钒用硫铵该指标尤其重要,硫铵产品粒度分布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沉钒工艺的沉钒效率以及硫铵产品的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现从结晶环境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角度出发,对影响硫铵产品粒度分布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志红 《云南冶金》2006,35(4):67-70
在改进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X射线的小角散射理论进行修正及合理简化,从而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大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实验中通过接装角度显视仪,使我们能精确地测定出散射的角度,并在该角度下延时测量散射强度。有效地解决了样品薄所带来的散射强度弱的问题,提高了角度测量的精度。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对比,新的数据处理方法与其它数据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这证明了该数字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应用库尔特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钽铌复合物粒度分布的方法。钽铌复合物颗粒均匀分散在二次去离子水中,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激光束。衍射光经透镜被光电探测器接收转化为电信号,由此测出颗粒的粒度分布,并讨论了应用中的经验。该方法容易建立,精密度高,能够给出多种粒度分布结果以及参数,非常适合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钢铁及合金中各种不同粒度析出相的电解提取和化学分离方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定析出相粉末的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优选了各种测定参数,从而建立了钢铁及合金中多种析出相粒度分布分析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合金、中低合金钢、微合金化钢中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的粒度尺寸分布的测定。结果发现,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低合金钢中的M3C相的数量增加,但粒度变化不大,当回火温度升至700℃时,M3C相分解而使平均粒度增加;在含铬的中低合金钢中,析出的M23C6相的粒度随时效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MC相的粒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制备的铝夹杂物粒度分布参考物质,拟合了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的异常放电强度与铝夹杂物粒度的工作曲线,据此建立了钢中铝夹杂物粒度分布的金属原位统计分析模型。实验选用生产样品,以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为检验手段,成功制备覆盖不同粒度范围的单块铝夹杂物粒度分布参考物质。研究发现铝夹杂物放电强度与夹杂物粒度呈现指数递增的定量关系。该数学模型用于铝夹杂物的粒度分布测定,结果与SEM得到的结果吻合,表明该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钢中夹杂物粒度分布的快速、大样本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试将粉碎后的炼焦煤料作为一个颗粒群,运用颗粒学的理论来分析炼焦入炉煤的粒度分布特征。根据颗粒学家T.Allen对分布宽度系数nk的定义,设计试验方案采集基础数据;再应用计算机知识,处理基础数据,得到有关nk的具体参数,并依据定义公式,计算得到几组炼焦入炉煤的粒度分布宽度系数nk。通过70kg小焦炉试验,研究了入炉煤粒度分布宽度系数对焦炭强度的影响,得到焦炭抗碎强度M40与入炉煤粒度分布宽度系数nk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为研究入炉煤的粒度分布特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采用聚电解质原溶液稀释高浓度料浆,再进行粒度分布测量的方法,并基于扩展DLVO理论和动态光散射测量粒度分布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浓度高达20%(质量分数)以上的纳米氧化铈料浆采用原溶液稀释至5%(质量分数)以下料浆后,可间接地获得其中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且其结果与直接制备的相近浓度料浆的测量结果、透射电镜直接测量结果吻合良好。原溶液稀释技术,对纳米颗粒间的双电层相互作用力和颗粒分散状态扰动小,可有效提高纳米颗粒粒度分布测量的浓度上限,对研究高浓度料浆中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和聚集-分散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钼压坯的挠曲强度是衡量钼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钼粉的粒度分布、费氏粒度、松装密度、振实密度以及颗粒形貌等对钼压坯挠曲强度的影响研究,探讨其相互关系,有利于产品质量管理前置。研究结果表明,钼压坯的挠曲强度值的大小取决于钼粉的颗粒团聚状况和粒度分布;钼粉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越大,钼粉中小颗粒聚集和颗粒熔融形成的"硬"团聚越少,粒度分布越接近标准正态分布,所得压坯的挠曲强度值则高。  相似文献   

18.
陈韧  邹宗树 《炼钢》2006,22(2):39-42
通过二维水模型模拟复吹转炉吹炼过程。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摄影,通过对得到图像中分散相的提取与粒度的计算,研究了复吹过程中炉渣与钢液分散相粒度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吹转炉存在于连续相中的一定大小分散相出现的频率与其尺寸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钢滴分散相的粒度分布随顶吹和底吹强度的增加出现极值;在软吹条件下,渣滴分散相的粒度分布主要受到底吹强度QB的影响,顶吹流量QT几乎对其无影响,在硬吹条件下则受到顶、底吹共同作用的影响。并给出复吹边界条件对分散相的出现频率与其尺寸比例关系影响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氮气预热法制取的超细羰基镍粉末在室温条件下密封贮存一定时间后,粉末的粒度及粒度分布都发生了变化。通过X光小角度散射法测定的结果表明:超细羰基镍粉末中粒度d<15nm组份的粉末大量减少。粒度d=30~80nm组份的粉末量增加。而粒度d=80~160nm组份的粉末几乎没什么变化,通过研究发现:超细羰基镍粉末的平均粒度愈小则粉末中小粒度组分的粉末就消失得愈多,中间粒度范围的粉末增加量也愈多。随着超细羰基镍粉末平均粒度的增大则小粒度粉末的消失和中等粒度粉末增加量也随之减少。粒度组成的改变导致了粉末平均粒度的长大。同时也发现:超细羰基镍粉末在室温条件下稳定存在的颗粒临界直径为1Onm。  相似文献   

20.
焦粉粒度对烧结生产指标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烧结杯试验开展焦粉粒度最佳组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焦粉粒度从小于1 mm增加到5~8 mm时,烧结矿强度、烧结利用系数、固体燃耗、产量、垂直烧结速度及粒度分布均变差;烧结生产所使用的焦粉粒度组成可根据生产目标进行调整,当要求烧结矿转鼓强度达到最高值时,焦粉的粒度分布应当是57.20%的小于1 mm、25.63%的1~3 mm、11.17%的3~5 mm和6.00%的5~8 mm。当焦粉由鞍钢实际生产的粒度分布调整为最佳粒度分布时,烧结原料矿化过程合理,烧结矿转鼓强度增加1.48%,产量增加1.73%,10~40 mm的烧结矿增加2.16%,固体燃耗降低0.69 kg/t,冶金性能指标明显改善。研究结果对烧结生产中合理控制焦粉粒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