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汽车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热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直接测量空气质量流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测量内燃机进气系统进气量的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温度补偿、放大及线性化处理,其输出电压与质量流量近似呈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应用于汽车电喷系统中,可以为发动机提供准确的进气质量流量。  相似文献   

2.
动改第一步     
大猫 《电脑》2009,(11):188-189
动力改装的基本动作就是更换空气滤清器,减少进气的阻力,对动力而言就是助力,但是在现今的监理系统里,过大的进气量有可能导致电脑故障灯亮起,进而让车辆执行子程序行驶,会让车子变得很难开,所以在选购高流量空气滤清器时必须慎重。而在进行安装示范过程时,FTC的萧先生告诉我们,M&W在高流量空气滤氢气中,因为特殊空气网层结构,所以进气量是最大的,但流量绝对在汽车厂的规范之内,在海拔两千米云南卖的蛮好,因为空气稀薄,使用M&W高流量空气滤清器,能进入较大的进气量,车子开起来性能会比较好。而在空气稀薄的地方就越能感受到高流量空气滤清器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作为能把汽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的汽车冷却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如今,大部分汽车使用的冷却系统多为风冷与水冷系统混合使用,在这之中,冷却系统的进气流量严重影响着汽车整体冷却效果。而汽车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防撞梁对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其冷却气流进气量的影响往往被人们因种种原因所忽视。本文将会探讨在有效保障汽车防撞梁的功能作用时,防撞梁部分对汽车冷却系统的进气流量以及冷却气流阻力的影响,来说明对防撞梁结构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数字输出型热膜空气流量计,用于汽车进气流量的检测.首次提出以PIC单片机为流量计控制核心,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的ADC、CCP、PSMC等硬件资源,实现了热膜传感单元输出模拟信号的采集、模数转化,以及流量信号、温度信号的输出控制等功能.针对热膜传感单元流量信号存在对环境温度交叉敏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元回归分析法的热膜式流量计的校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流量计的自校准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车用汽油机在运转工况下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要求,利用节气门元器件,基于压差式节流流量测量原理,通过对节气门旋转角度函数链神经网络拟合和节气门的流出系数拟合建立了车用汽油机进气歧管空气流量测量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歧管压力升高,车用汽油机空气质量流量智能测量误差呈降低趋势,且其误差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6.
流量系数在小型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空气流量计算中十分关键。建立了流量管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取流量管各截面的流场分布,对比另外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总、静压分布和流量系数,结果与高空模拟试验进气空气流量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基于托马斯(Thomas)流量计原理,研制了热膜式流量传感器芯片。该敏感元件采用MEMS工艺,制作出了3μm厚度的带固支边的敏感膜结构,在膜上设计有一只加热电阻器和一组微型热敏电阻器。通过工艺研究,解决了膜上Pt电阻与基底的热匹配问题,并将该芯片应用于汽车进气流量传感器研制中。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芯片流量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为1%FS,满足发动机系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油机进气流量的多维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混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汽油机进气流量预测模型。证明了汽油机进气流量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利用RBF神经网络对重构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利用混沌算法确定输出层连接权值和隐含层高斯函数径向基中心,使其达到全局最优,加快了RBF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空气进气流量平均值模型、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比较,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为精确及时测试汽油机进气流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软件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托马斯(Thomas)流量计原理,研制了热膜式流量传感器芯片.该敏感元件采用MEMS工艺,制作出了3 μm厚度的带固支边的敏感膜结构,在膜上设计有一只加热电阻器和一组微型热敏电阻器.通过工艺研究,解决了膜上Pt电阻与基底的热匹配问题,并将该芯片应用于汽车进气流量传感器研制中.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芯片流量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为1%FS,满足发动机系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热传递原理,设计了一种大量程气体流量传感器。采用FLUENT进行结构的仿真,结合权重法确定传感器的最优结构模型。研究了传感元件的温度特性,确定了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设计了传感电路,对传感器进行了自动温度补偿。测量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原理,使传感器能够检测微小流量和中、大流量,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测量流量量程为0.14m^3/h^130m^3/h,测量误差优于1.5%。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汽车主要参数:汽车行驶里程、发动机转速、水温以及燃油等参数的测量原理,CAN总线通信原理以及各种汽车硬件模块设计。系统把各参数的测量数字化,有利于与汽车其他的电子集中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有利于汽车集中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实现。最后,将微控制器P87C591与CAN总线相结合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汽车仪表系统。  相似文献   

12.
航空发动机的控制规律作用巨大,它决定了发动机能否获得设定的稳态工作下性能指标,同时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压气机和涡轮的气动稳定性;双转子涡喷发动机气动性能优化控制的目的就是有效地挖掘发动机的使用潜力;研究方法采用部件特性法对发动机进行稳态建模,并针对某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的稳态模型进行三种不同稳态控制规律下的仿真,得到发动机性能参数的不同变化趋势,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保持低压转子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压气机进口总温的增加,高压转子转速上升,涡轮前温度升高,发动机推力增加;保持涡轮前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压气机进口总温的升高,低压压气机气动负荷变重,低压转子转速降低;高压转子转速也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很小;燃油流量增加;保持高压转子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压气机进口总温的升高,燃油流量有一定的增加,低压转子转速有所降低;推力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推力值变化趋势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大容量输油泵多变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容量输油泵系统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复杂系统,生产要求对输油泵的流量、入口压力和出口压力进行协调控制.根据大容量输油泵系统实际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大容量输油泵多变量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给出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模型辨识网络参数的修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根据流量、入口压力和出口压力给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在线修正控制器参数,实现对大容量输油泵流量、入口压力和出口压力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由于飞机发动机进气道试验中空气流量需精确控制,需要采用一种响应迅速,且较为容易实现计算机精确控制的机械电子系统。该气道流量调节控制装置采用C8051F021单片机与易于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来实现系统控制功能,用5×4的键盘作为输人来对电机的状态进行控制,键盘输入的数据送至单片机,并用数码管显示输入的行程和整个系统的运行工况与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值,单片机输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系统设置了串口通信,通过MAX232接口电路实现控制系统与上位机的数据通信,通过上位机实现对进气道流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RBF网络的PID控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涡扇发动机主燃油泵调节器的燃油调节具有随发动机进口总温变化而不断修正的特性,在实验室采用常规PID控制方式不能满足发动机进口总温大范围变化时的控制要求,为此,兼顾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网络的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将其应用于发动机进口总温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它具有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控制品质优于常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6.
目前,1.2 m风洞现有的节流锥"集中"式流量调节方式只能进行单发进气道试验.为验证风洞进行双发进气道试验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流量调节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节流机构的流通效率和流量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减小流量节流机构的外形尺寸.对分布式流量调节机构与测控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式流量...  相似文献   

17.
曾凡培 《计算机仿真》2012,29(3):372-374,381
研究汽车节能方面的问题,降低汽车耗油量。针对在颠簸路段行驶时,车速会发生突变,耗能呈现高度的非线性,无法用数学模型描述、造成电子节能装置降低耗能的效果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采用应激反馈响应的汽车电子节能算法。首先选取合理的车速参数和耗油量参数,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对选取的参数进行预处理,最后用应激反馈响应优化参数的调节,增加系统稳定性,降低汽车在颠簸路段运行时的耗油量。实验证明,利用基于应激反馈响应的汽车电子节能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在颠簸路段运行时的耗油量,为汽车节能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发动机进气道气流质量评价提出一种基于空气流速分布方向的气流有序均匀性评价方法,即先将空气流速投影到约定方向,再结合均方差定义的均匀性指数γ、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相对标准偏差CV三种传统均匀性评价指标计算各测点速度偏离预期速度的程度.分别用传统均匀性评价指标和带方向的气流有序均匀性评价方法对发动机进气道改良前后气流有序均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带方向的气流有序均匀性评价方法较传统指标更能明显地表明进气道改良后的气流有序性.发动机外特性实验表明:进气道改良后燃油消耗率降低,与带方向的气流有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结论一致.因此,带方向的气流有序均匀性评价方法能有效地评价发动机进气道气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吴涛涛  张会生  苏明 《计算机仿真》2007,24(1):242-245,284
燃料电池通常需要根据负载的变化而调整工作状态,因此其动态特性是关系到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而重整器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动态特性的研究显然就十分必要.选用结构紧凑、性能优良的微通道重整器,通过机理建模得到其集总参数动态数学模型,然后在Matlab平台上构建了其仿真模型.根据燃料电池实际运行过程中负荷变化的特点,分别对重整器的主要调控参数,如流量、温度和压力在发生动态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了动态响应的仿真.仿真结果与参考文献结论一致,表明该模型能预估重整器动态特性,从而为重整器乃至燃料电池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热管理是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性、耐久性以及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一种PEMFC电堆热管理控制方法,使电堆出入口温度保持在设定值.该方法以PEMFC热管理系统模型中电堆出入口温度的变化为依据,设计一种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