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洲  张强强  张帆  张光生 《辽宁化工》2011,40(11):1164-1166
定边低渗油田是低孔隙低渗透油田,面临注水压力高,其他各种作业对储层伤害大等问题,严重影响油井产量。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和粘土矿物含量,敏感性矿物含量高,并通过岩心伤害实验评价得出了该区块伤害程度,阐明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储层速敏伤害在中等偏弱至强,盐敏临界矿化度在40 000-2 000 mg/L。酸敏伤害在中等偏强至强酸敏,以及水锁伤害在18%-52%之间等。对此,提出了针对储层保护的建议,从而减少储层伤害,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云南化工》2019,(10):157-158
为了高效开发吴起县地区超低渗储层,应用岩心动态流动实验对吴起油田长8储层砂岩进行了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储层具有弱水敏、弱速敏、弱盐敏、中等偏强压敏和极强酸敏的特点。针对储层敏感性问题,可采取压裂、酸化改造等措施使其增产,尤其对于该储层低渗的特点,通过注入酸液溶解岩石的某些基质,可以使地层渗透率提高,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南油田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南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的南部次级地堑内,是一个高压低渗复杂断块油气藏。储层伤害在该油田普遍存在并影响巨大,本文运用矿物分析及现场试验对文南油田储层伤害机理进行分析,认识到水敏是该油藏开发中的主要伤害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解决储层伤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扫面电镜、铸体薄片、物性以及压汞实验对该区块储层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加深了该区块的地质认识,对下一步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姚店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其中贾409-贾256井区为典型代表。该井区主要开发矛盾是单井产能低,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多数井注水见效难。本文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差、启动压差大、平面非均质性强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矛盾的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缝网多段暂堵压裂+后期自吞吐开采"这一非常规组合开发调整工艺。"缝网多段暂堵压裂"可在特低渗储层中形成彻底的裂缝网络,尽可能地沟通常规改造工艺难以触及的油气,而"后期注水自吞吐开采"利用了特低渗储层近双重介质的特性,可通过渗析作用提高基质中的采收率。经本文论证姚店油田的长6特低渗储层完全符合这一组合工艺方式。这一新的设想为高效开发特低渗储层、为延长油田的稳产增产指出了新的突围方向。  相似文献   

6.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有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长石和石英加大生长、伊利石、伊-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在成岩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导致原生孔隙丧失殆尽,是储层成为特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而晚期的溶蚀作用,特别是方解石、浊沸石的溶解,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S油田W南区长6特低渗透储层物性下限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刘继梓  王雪荔  张玮  刘洋 《辽宁化工》2010,39(10):1065-1068
鄂尔多斯盆地S油田W南区长6储层孔隙度的集中分布范围在10%~12%,渗透率集中分布范围在(0.1~0.5)×10-3μm2,属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结合静态、动态资料及岩石物理实验,综合利用物性试油法、试油资料约束法、油水相对渗透率法、压汞分析法、压汞参数法等5种方法,确定了该储层有效物性下限孔隙度为10%、渗透率为0.15×10-3μm2,为有效储层划分及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特低渗透油藏投入开发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开发过程中却碰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储层易受伤害,注入压力不断升高,水井注不进水就是问题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以X特低渗透油田Z储层为例,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注水过程中导致储层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注入水中的机械杂质形成的堵塞;②注入水与储层岩石的不伍性;③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的不配伍;④注入水中备种细茵对储层伤害。  相似文献   

9.
屈文强 《当代化工》2021,50(1):192-195
压裂及酸化作业后返排液处理是近年来低渗油田及非常规油气田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作业现场对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回注地层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在延长油田某低渗油田开发区块现场取返排液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分析处理后水质指标情况,并利用实验分析了处理后压裂及酸化后排液对岩心的伤害情况.研究表明:现场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HQ油田东部地区部分关键井测井、地质、岩心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利用自然电位测井和自然伽马测井方法研究长6储层中岩性变化,有效地反映出该区特低渗透储层不同岩石物理相形成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曾岔-长官庙地区长9储层的岩心、试油数据及测井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进行四性关系研究。分析认为,长9储层以浅灰色、灰色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岩性越好,对应的物性越好,录井显示级别高,对应的深感应电阻率值也高,含油性也好。综合研究后,确定了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孔隙度≥7.2%;电阻率≥30Ω·m;声波时差≥214μ/m。  相似文献   

12.
吴建彪  付波 《辽宁化工》2012,41(5):522-525
敏感性评价是研究储层伤害机理、减小储层损害的依据,是油田高效开发的基础.安塞油田属于开发难度较大的低孔特低渗油田,其主力开发层长6油层孔隙度低,渗透性差,非均质性较强.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征,对安塞油田长6储层进行敏感性室内评价实验,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安塞油田长6储层具有中偏强速敏、弱水敏、弱盐敏、中等酸敏和弱~中等碱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镇泾油田长8储层具有典型的低丰度、特低渗储层特点,储层孔喉细小,储层天然微裂缝发育,入井流体返排难度大,储层容易受到污染;长8储层基本无自然产能或产能低,必须压裂投产.压裂过程中压裂液侵入储层易产生水锁伤害、粘土膨胀与运移伤害、沉淀堵塞伤害、压裂残渣伤害以及微裂缝发育引起压裂液大量滤失导致砂堵等.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不同低渗透储层特征差异大,储层特征对渗流能力争开发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延长油田横山采油厂魏家楼区长6低渗透储层沉积特征、岩石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的分析评价,研究了魏家楼区长6低渗透储层特征,并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提高压裂液体系的增油效果,降低压裂成本,在玛湖凹陷风城组低孔、低渗及非均质储层的压裂改造中,针对胍胶类压裂液残渣含量较多,容易对储层造成伤害,同时胍胶压裂液在碱性条件下交联,高矿化度对压裂液性能影响较大等原因,开展了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改性黄原胶的研究。通过现场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黄原胶可以克服碱性环境、高矿化度以及硼离子的影响,破胶后残渣含量为90 mg/L,比HPG的残渣含量少56.5%,有效的减少了破胶液残渣对地层的伤害。在玛湖凹陷斜坡区进行了13井次的储层改造,10口井次获得工业油流,获油率55.6%,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低渗储层多次酸化解堵后酸化效果变差,为实现深度酸化提高储层酸化作用效果,通过岩心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了储层岩心水敏、速敏和酸敏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较高,岩样孔喉半径小,渗透性较差,存在中等偏强水敏、中等偏弱速敏、酸敏性损害的情况。利用岩心酸蚀实验配比出缓速酸1.5%+氟化铵0.5%+盐酸15%作为泡沫酸主体酸液,酸蚀率达到15.6%,并优选出非离子起泡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并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抗盐和抗油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红河油田长6段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观察和对样品进行离散分析、C-M粒度图分析以及粒度概论曲线分析,得出长6储层砂岩的粒度特征,为分析储层沉积体系提供重要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主要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颗粒粒度集中在0.05~0.3 mm之间,分选中等—较差,将粒度概率曲线分为"高斜两段式"、"上拱弧形式"、"低斜两段式"、"一高一低两段式"四种样式,分别对应流能量降低、快速堆积、强水动力等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坪北油田长6储层属于湖相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坪北油田的主力产层。通过用倾角测井及微地震波裂缝监测、几何变形分析和相对地压力分析等方法点、面结合分析了坪北长6储层裂缝特征,按成因总结了三种类型,即剪切构造裂缝、层间缝和压裂缝。构造裂缝、层间裂缝不发育,作为渗流通道对坪北长6储层意义不大。压裂缝中的粒间缝与一般的孔喉所起作用相当,而超微压裂缝在原始状态下对渗流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物性差,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目前存在剩余油含量较高、开发时间长但产量低等问题,急需对该区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以及压汞等测试手段,对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岩石类型有长石砂岩、石英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其中,长石砂岩是主要类型。2)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内部储集空间类型比较复杂,主要的储集空间是粒间孔。在物性方面,孔隙度平均为9.3%,渗透率平均为0.55 mD。3)将松树林-新窑区内的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并且划分为3类储层,其中,Ⅱ类储层为区内发育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实施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应用测井、钻井录井等资料,综合考虑构造因素、沉积旋回、地下油水关系、沉积微相以及油藏动态资料等多种特征,对沙子湾区油区长6油组岩性特征、储层物性、沉积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进一步精细了油藏认识,为油藏开发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