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我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同时也必将经历一场艰巨的转型之路。我国电力系统碳排放占到了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构建深度无碳化电力系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助力顺利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深度低碳电力系统,发展环保型电力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双碳”目标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而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势必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工业重点领域,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据记者了解,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实现双碳目标,钢铁行业碳减排是重要的基础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在其经营业绩创出新高的同时,也肩负起国企担当,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作出表率。中国宝武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就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做出了庄严承诺.随后,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也明确提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向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发展.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达成"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金球努力实现"绿色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立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实现经济低碳发展.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但是与实现"3060"双碳目标要求还存在差距,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影...  相似文献   

6.
<正>在“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任务重大且艰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能源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约为98亿吨,其中电力行业约39亿吨。可见,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是主战场之一。“作为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家电网力争当好主力、打好先锋。2021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努力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需主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本文通过分析“双碳”新形势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现状,从多个方面探讨行业碳达峰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出通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挖掘行业节能潜力、持续提升能效水平、促进行业发展与城乡建设有机融合、打造清洁低碳绿色运输体系、开展科技创新深化绿智融合、号召全民绿色低碳出行等具体行动寻求顺利转型变革,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并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现水资源高效智慧的利用与保护,是国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共性关键基础.为此,本文从水资源科技发展对碳中和的重大促进作用视角出发,回顾总结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历史和战略发展趋势,阐明了水资源利用对开拓清洁能源应用潜力、促进国家能源结构低碳化的关...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而言,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是一场时间紧、任务重的系统性变革。城市是人民生活、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主要区域,因此城市也是中国碳中和战略决胜的关键所在。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呼唤城市加快实现能源转型,储能是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能源转型最终加速实现城市碳中和战略目标。以湖州为代表的地方城市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通过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创新突破,推进城市能源转型,加速城市碳中和,为全国碳中和大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有色金属企业碳排放量在我国位居前列,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通过对“双碳”背景下我国有色金属企业(以铜、铝、铅、锌为例)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绿色转变、低碳转型、价值重构的三维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