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几种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并用干消化石灰粉末作脱硫剂在变速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在Ca/S比为1.1并喷入适量水的情况下,脱硫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干式烟气脱硫技术方案,并在400 ̄800℃的温度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还对在床内循环的脱硫剂进行了蒸汽处理。研究了烟气温度、Ca/S、床内气流速度、床内固体物料浓度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以及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对脱硫效率有明显的影响,近600℃时最高。增加Ca/S可以大幅度提高脱硫效率。此外,适当降低床内气体流速使床内的总物料量增加,可以提高脱硫效率。研究表明,蒸汽处理对脱硫效率的提高有明显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处理后的脱硫效率提高42.1%。  相似文献   

3.
马双忱  赵毅 《动力工程》2006,26(5):716-719,737
给出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或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微机编程软件VB对脱硫效率进行了计算,介绍了计算程序。经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较为吻合,表明这种模拟计算方法是有效的。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4.
《武锅技术》2002,(2):24-24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工艺最早用于德国Lurgi公司炼铝尾气处理上,经过进一步开发后,8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锅炉和其他燃烧设备的烟气脱硫。后来Lurgi公司烟气脱硫技术开发方面的负责人R.Graf成立了自己的Wulff公司,专门从事CFB—FGD的开发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常温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论文对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这一特殊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热力学、化学等参数与脱硫效率的关系;通过不同运行方式的比较,找出了最佳运行工况和运行方式。初步解析了床内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运行温度越接近烟气露点,水蒸汽分压越高,脱硫效率则越高。烟气中SO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在不同的浓度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钙硫比增加时脱硫效率呈增加趋势。在干粉法、喷水增湿法以及喷浆法等三种不同的脱硫剂加入方式中,喷浆法具有最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6.
常温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影响脱硫效率的参数及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妆步探讨了热力学,化学等参数与脱硫效率的关系;通过不同运行方式的比较,找出了最佳运行工况和运行方式,初步分析了床内的反应理机,结果表明,运行温度越接近烟气露点,水蒸汽分压越高,脱硫效率越高,烟气中SO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在不同的浓工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钙硫比增加时脱硫效率呈增高趋势,在干粉法,喷水增湿法以及喷涂法第三种不同的脱硫剂加入方式中,喷浆法具有最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基于对气固传质、气固反应模型、浆滴蒸发等理论,从物料循环对热力学参数、传质过程和化学参数的影响几个方面对物料循环的作用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物料循环过程的研究与分析,提出物料循环对脱硫效率的贡献由新鲜吸收剂脱硫效率的提高和循环物料中未完全反应的吸收剂参与脱硫反应产生的脱硫效率两个部分组成,还提出了物料循环对热力学、传质以及化学等参数影响的模拟计算方法。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图3参12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所产生的脱硫灰为样品,采用理论分析、化学分析、电镜扫描、热重分析、X-衍射分析等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脱硫灰的化学组成、外观形貌、物相组成等特性。研究表明:脱硫反应对原粉煤灰颗粒有侵蚀作用,脱硫塔内存在明显的团聚效应;脱硫灰的主要物相组成是:莫莱石、石英、Fe2O3等粉煤灰物相,以及CaSO3·1/2H2O、CaCO3、CaSO4等脱硫物相。值得注意的是CaSO3·1/2H2O是主要的含硫物相,且各灰样中CaCO3含量较大。  相似文献   

9.
脱硫系统采用半干法脱硫法,系统中设计了双流体喷枪的循环流化床文丘里脱硫塔,设计依照科学、合理、一次性投资小、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的原则,设备选型本着安全、稳定、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及使用寿命长的原则,分析显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常温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示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清华大学试验电厂开展了常温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示范研究。示范装置的设计处理烟气量为20.000Nm^3/h。脱硫塔内部采用了特殊的结构.以实现物料的内循环。针对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反应塔出口烟气温度与绝热饱和露点的温度差(ASAT),钙硫比,床内物料浓度。以及CaCl2添加剂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试验表明,当钙硫比为1.3,ASAT为7C时,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5%;在同样条件下,在石灰浆中添加少量的CaCl2,脱硫效率可达到90%。同时,对系统脱硫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增加脱硫离子反应时间的方法。图6参7  相似文献   

11.
在银川热电厂5号炉(150t/h)回流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开展了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试验研究,该脱硫装置的设计处理烟气量为16000m^3/h。脱硫塔内部及顶部采用了特殊回流结构设计,实现物料塔内内循环。减少除尘装置入口浓度。通过工业试验,研究了钙硫比、喷水量等参数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钙硫比为1.3、塔内温度70℃、塔内浓度为800g/m^3时,系统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0%,粉尘排放浓度为80mg/m^3,脱硫系统阻力小于1.5kPa。  相似文献   

12.
循环悬浮式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1500Nm^3/h的中试试验台,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运行参数(包括烟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Ca/S,绝热饱和温距,浆滴粒径,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入口烟温等),脱硫灰再循环等因素对脱硫塔内和整个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参数中绝热饱和温距、钙硫比以及浆滴粒径的变化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明显,循环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图18表2参9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过湿现象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旭东  吴少华  马春元  秦裕琨 《动力工程》2002,22(3):1815-1818,1803
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试验研究中,发现的反应塔内的过湿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研究了过湿现象对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和稳定运行的影响,指出脱硫塔内过湿区既是脱硫反应的主反应区,也是主要的结垢区,它对脱硫装置稳定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图6参5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工艺,它由两级分离装置——反应塔内部的惯性分离装置和塔外的下排气旋风分离器构成.在3000m^3/h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工艺的阻力特性、干燥特性以及脱硫性能,并将该工艺用于75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结果表明,在Ca/S比为1.3与近绝热饱和温度为8℃条件下,脱硫效率达92%,浆液滴干燥时间为1.5~2.0s,系统阻力为1kPa.  相似文献   

15.
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内的温度分布与干燥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烟气循环流化床内的绝热饱和温度,设计了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内温度测量装置,在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用该装置测得了床内烟气温度分布和湿球温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烟气循环流化床中,在喷入增湿水后,存在烟气温度逐渐降低和增湿水温逐渐升高两个不同的温度场。烟气温度经过快速降温及缓慢降温两个阶段;而增湿水温度快速升高并蒸发,烟气温度与增湿水温度在液滴干燥完毕时趋于一致。试验结果还表明,烟气循环流化床内雾化液滴的干燥时间约为1.5~2.0S。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准则相似理论设计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气固两相流动试验台.通过对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试验装置内沿高度方向阻力分布和不同高度截面上局部颗粒质量通量的测量,详细地研究了脱硫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规律和内循环特性.结果表明:脱硫反应器阻力主要集中在文丘里管段,而且随着循环物料量和气体流量的增加,系统阻力显著增加;脱硫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呈典型的环核流动结构,边壁下降流颗粒浓度高,中心区域上升流颗粒浓度低,且固体质量回流比率随着脱硫反应器高度的上升而下降.研究结果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与放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