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视觉饕餮盛宴3月31日,北京798艺术区第一车间里,爱慕2012泳装发布会如约绽放。在这个略带寒意的早春傍晚,爱慕为人们带来了一场"游轮上的时尚盛宴"。当你步人发布会现场,随即感受到的是一种被承载的感觉:舞台尽头是一个抽象的"船体",而T台则是"码头",就连观众的座位也装饰上了救生圈……一场"游轮上的盛宴"扑面而来。在这里,你感受到的是一次先锋音乐与时尚泳装的碰撞。  相似文献   

2.
从来稿中我们发现,很多作者不知道"讨论"部分该如何写。不少作者甚至将这部分内容忽略掉了。有些作者把"结果与分析"部分里的"分析"当成"讨论",这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龚玉和 《烹调知识》2014,(11):67-68
上海人对于吃西餐很有讲究,他们将一般的家常做菜称作"炒小菜",弄堂里的大妈大婶聊天,便会问对方:"侬今朝炒啥‘小菜’呀?"寻常市民大多每天到小菜场买菜,小菜小桌小户人家。唯独称到西餐馆吃"洋餐",不叫"去吃西餐",而是称作"吃大餐"。  相似文献   

4.
兰芝 《烹调知识》2016,(5):70-71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全家成员中最能吃的"吃货",不过,父母那时候给我封的一个名号不叫"吃货",而是"吃才"。意思就是,我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树上结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以及商店里人造的,食堂里东南西北风味的饭菜都能吃得满头大汗,席卷残余,是个祖上八辈子都难遇到的一个"吃喝才子"。我五岁那阵儿,大集体各家各户都缺粮,那年刚过完年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相似文献   

5.
也说宴席     
《美食》2012,(7):1-1
所谓宴席,从形式和内容上讲,就是菜品的搭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城市饭店里的十元或十五元的"和莱",便就是那个饥饿年代人们能够享用到的盛宴。在苏北农村的"八大碗",也是那个岁月里被人们口腹为之倾倒的宴席品例。今天,富足和繁荣带来的宴席之盛,可谓万紫千红、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心灵鸡汤     
《北京纺织》2012,(3):242-242
心灵故事SOUL STORIES 泡芙的由来 农场主女儿与放牧人相恋,遭到女方父亲的反对,说除非他们能把牛奶装到蛋里,他才会同意。经过反复尝试,这对情侣做出了外表和鸡蛋壳一样酥脆,里面是结了冻的牛奶的点心,并得到了女方父亲的认可。小伙子名字第一个发音是"泡",姑娘名字最后一个发音是"芙",这点心就取名为"泡芙"。  相似文献   

7.
馒头闲话     
张斤夫 《美食》2010,(11):65-65
馒头在晋代叫"薄特",唐代叫"不托",到了北宋叫"蒸饼"。公元1023年宋仁宗赵祯登基当了皇帝,"蒸"与"祯"是谐音,于是将"蒸饼"改名为"炊饼"。到了明代,才开始叫馒头。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以及周边一带的省份,每到春节,人们都有吃水芹的习俗,尤以我们扬州为最。人们喜欢把水芹称为"路路通",赋予它吉祥的寓意。在人们的印象里,水芹除了根部,其他部位从上至下是顺畅贯通的,故名"路路通"。民谣日:"吃了路路通,路路都畅通。"春节期间,人们不仅居家要吃水芹,就连大小饭店也要隆重推出水芹,它是道不可或缺的吉祥佳肴。人们希望吃了"路路通",借此有个好的开端,好的兆头。一年之中,遇路则通,遇事则顺。无论是求学的,做工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出现著名的烤鸭这种风味食品,始于何时?从生活饮食的历史文化来看,我国出现受人们喜欢的风味食品"烤鸭",是比较早的。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叫"烤鸭",而是称为"炙鸭",或曰"烧鸭"。然而古时候,则不论是名为"炙鸭",或者称之为"烧鸭",其共同的特征,则是都属于生活饮食中烹饪法的一种。并且这种烹饪法,从我国历史上看,早在奴隶制社会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高晓静 《数码印刷》2009,(12):35-37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全面影响了我国的实体经济。由于对市场前景的担忧,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勒紧"腰带",准备"过冬"。在一片萧索之中,外包服务业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为大幅减少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度过金融危机,诸多企业将希望寄托在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服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