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黄土湿陷是黄土在水的作用下,其大孔隙结构自我调整的结果.选取6个钻孔的68组数据分析黄土湿陷系数与其基本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密度大于1.7 g/cm3时,黄土将不再表现出湿陷性;根据湿陷系数随各基本物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MATLAB进行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得到δs=X·B的矩阵计算方程,对比湿陷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3.
4.
5.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间土在浸水作用下存在卸荷与湿陷的伴生过程,考虑卸荷作用的黄土湿陷变形还难以计算。首先探讨了卸荷湿陷与传统湿陷的差异性,分析了湿陷完成比、卸荷应力比等因素对黄土卸荷湿陷变形的影响,然后考虑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卸荷湿陷试验,采用湿陷完成比、卸荷湿陷比和卸荷应力比来描述原状黄土的卸荷湿陷过程。由于逐级多次卸荷试验更符合工程实践中的连续卸荷工况,重点进行了多次卸荷试验。基于单次卸荷与多次卸荷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卸荷作用的湿陷系数计算方法。进一步采用卸荷湿陷系数,得到了考虑卸荷作用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间土自重湿陷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验证试验与工程实例计算,论证了卸荷条件下黄土湿陷系数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类型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场地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产生自重湿陷;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起始压力值较大,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产生自重湿陷或自重湿陷量不大于7cm。 相似文献
7.
8.
9.
文章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大量的湿陷事故调查分析,从中指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勘察、施工与防水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对湿陷事故的防治对策,使工程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和重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今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勘察设计与施工质量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结合大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地质条件,对该地区湿陷性黄土孔洞与黏性土孔洞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索,指出探索孔洞的形成因素对理解宏观地质现象、制定岩土处理方案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太原东山地区湿陷性黄土性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山地区湿陷性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与一般湿陷性黄土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以后研究东山地区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及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湿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发生原因,针对建、构筑物的类别、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性的等级等,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黄土湿陷性的定义及划分入手,剖析了黄土的湿陷机理,并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案,从而防止地基湿陷,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以某具体工程为依托,介绍了灰土挤密桩施工前准备工作及其施工工艺流程,并对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的质量控制及检验作了研究,工程效果表明:灰土挤密桩在类似条件下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层的湿陷性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的影响,针对传统室内试验评价结果不准确的缺点,依托兰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陡道沟站,选取典型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施工场地,通过开展场地地面浸水试验,测试了地面入渗过程中不同深度地层的湿陷沉降变形及地表的沉降变形,研究了既有黄土地层的湿陷变形特性,并结合室内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场地内黄土的湿陷性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地表土层及深部土层的湿陷变形大体呈现陡增、骤降和平稳三个阶段;②场地内黄土的湿陷系数随着黄土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自重湿陷系数与深度的关系曲线符合幂函数关系,相关性为0.983;③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层自重湿陷变形计算值的修正系数建议取值为1.675。研究结果可为兰州地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层地铁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G6京藏高速公路兰海段湿陷性黄土地区复合地基处理工程,采用FLAC3D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复合地基在车辆荷载与复合地基自重作用下的沉降量,结合实际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验证数值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最终监测的沉降量大致在15mm左右,与数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桩体深入稳定土层深度逐渐增加,桩在达到应力平衡状态时的最终沉降量也明显降低;整个沉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在前1/3时段为沉降幅度最大的时间段,在后2/3时段,沉降幅度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具体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工程的地质条件,对灰土挤密桩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试桩的设计和检测要点,指出当建筑物基底荷载不大于350 kPa时,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Peng An Aijun Zhang Yichuan Xing Bo Zhang Wankui Ni Wenyuan Ren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8,58(6):1476-1491
To study the settling characteristics of Ili loess, a field immersion test was implemented on thick collapsible loess with seepage holes to speed up the collapse. The loess at the test site belongs to the Q3eol stratum and had a thickness of 30?m. The on-site settlement, the degree of saturation, and other observations, such as surface cracks and dolinas,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li loess is a typically collapsible eolian soil with a large thickness, strong water sensitivity, low anti-erosion capability, and strong self-weight collapsibility. The collapsibility of the Ili loess was basically eliminated by the field immersion test. One primary reason was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erous trellis pore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similar tests, a much higher settling rate and self-weight collapsible settlement were observed.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collapsibility for Ili loess is 1.64, which is calculated as the measured self-weight collapsible settlement divided by the calculated value. It is a key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the loess collapsibility in the area. A four-stage settling trend was characterized; it is distinguishable from other regular five-stage models.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pre-immersion method with seepage hole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foundation treatment for the Ili loess reg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