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和自动化两个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高炉数模和检测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24日至5月28日在广西柳州钢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68人,在大会上宣读了23篇论文。除了对引进的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外,有的生产单位结合本厂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高炉操作模型。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随着高炉炼  相似文献   

2.
第2届全国涡流检测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9月12~14日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共40余人。 会议收到论文22篇,宣读与交流12篇。其中,有关计算机模拟计算、智能仪器和自动化技术的论文约占36%。例如用神经元网络识别涡流检测信号、用高次谐波法检测机械零件硬度和锅炉钢管的智能化涡流探伤等论文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国内涡流检测在机理研究、仪器研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并跟踪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无损检测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促进NDT仪器器材发展工作委员会及中国声学学会检测超声专业委员会于1996年6月9~10日联合召开全国超声检测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应用和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共40余人,会议交流论文21篇,反映出近几年我国在声成象、超声检测技术和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器设备方面的新进展。整个研讨会在浓厚的学术气氛和活跃的技术交流中进行。由于参加会议的代表中有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和教育的专家学者,有具丰富超声检测经验的NDT高级技术人员和从事超声检测仪器研制开发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方共聚一堂,共  相似文献   

4.
由全国无损检测学会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性能测试与检测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2 2~ 2 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来自航空、航天、石化、核动力、机械、电力、建材、锅炉压力容器等系统的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代表 51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及摘要 31篇。大会报告两篇 (陈积懋教授的“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无损检测”和高文焕教授的“辐射成象及其应用”) ,会上交流2 0篇 ,体现了当前无损检测新技术的进展。其中“错位散斑技术检测灵敏度分析”“全息干涉计量在工程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7日至9日,由中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华东分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主办的“2003年全国现代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学术讨论会”在杭州浙江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代表共交流了40多篇学术论文,中国工程院士、山东大学艾兴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袁哲俊教授,浙江大学速切削与陶瓷刀具、纳米技术新进展、直线驱动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在先进制造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专题发言,艾兴院士对当前世界和我国切削与制造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切削与制造技术在装备制…  相似文献   

6.
全国可锻铸铁学术交流会从1980年12月5日到12月 1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91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9篇,其内容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特别在基础理论方面第一次提出了有关论文。例如北京工业大学、昆明工学院、河北工学院等用高温金相技术、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近代测试手段对可锻铸铁石墨化过程及其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于1999年11月2~6日在厦门举行第七届全国锻压学术年会。与会代表150多人,发表论文112篇,并由航空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会议开幕式由第六届锻压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海锦涛主持,阮雪榆理事长致开幕词。常务副秘书长王焱山作学会工作报告。本次会议产生了第七届锻压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正副理事长。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由北京科技大学胡正寰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贤宾教授胜任。锻压学会理事长每届产生两位,分为上任、下任,每任为两年(一届为四年)。理事会的名单已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相似文献   

8.
《轻金属》1985,(2)
中国金属学会轻金属矿山学组和轻金属情报网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学术情报会。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和生产部门等35个单位6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厦门市科委、科协也派员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收到39篇研究论文和情报资料,其中有关铝土矿地质的12篇,开采工艺的12篇,综合开发的2篇,其它情报资料3篇。会议期间还组织参观了漳浦铝矿。代表们认真察了漳浦铝矿,并对进一步开发我国这个唯一的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山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田代才  陈铁群  张欣宇 《无损检测》2007,29(10):599-602
涡流检测线圈输出信号十分复杂,对该信号进行准确的分析处理是获得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检测结果的基础。介绍了涡流检测信号分析处理的几种新技术,包括小波除噪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电磁场仿真技术、DSP技术和网络分析处理系统等。通过分析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潜力,指出了将这些技术综合运用并与专家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检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涡流检测技术近20年的进展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任吉林 《无损检测》1998,20(5):121-125,128
评述我国近20年来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设备开发与新技术,标准与人员培训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由全国无损检测学会涡流专业委员会组织、郑州工业大学承办的 2 0 0 0年全国电磁 (涡流 )无损检测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 1月 1 8~ 2 0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高校、航空、电力、石油、核工业、机械制造等系统的专家及技术骨干共 3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2 3篇 ,其中 1 7篇编入论文集 ,会上宣读交流了 1 8篇。本次会议集中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如“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漏磁法管道检测原理及应用”“远场涡流检测探头的研制”“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数值仿真”“新型便携式涡流检测…  相似文献   

13.
何成 《无损探伤》2001,25(2):45-46
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涡流检测技术在火电厂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几种涡流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我国富产的锌资源,促进锌合金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无损检测》2002,24(12):549-549
20 0 2年 11月 11~ 12日在上海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召开了第六届全国电磁涡流学术交流会 ,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蒋危平、秘书长徐永昌、学会涡流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及委员、全国各省市及香港、俄罗斯的电磁涡流专家学者 30多人。电磁涡流论文集共收论文 2 4篇。会上专家学者就电磁涡流的国际动向和国内前景以及磁记忆、远场涡流、漏磁应用等电磁涡流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了讨论 ,交流气氛活跃 ,香港和俄罗斯专家也分别介绍了他们在电磁涡流方面应用的新技术。会议期间还组织参观了正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质…  相似文献   

16.
17.
焊缝电磁涡流检测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简要回顾比较了检测铁磁性焊缝的几种无损检测方法,重点介绍焊缝表面涡流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场合,以及新近开发的电流扰动涡流传感器技术。该技术最显著的优点是能在不除漆的情况下进行可靠的焊缝检测及焊缝裂纹深度测量。  相似文献   

18.
涡流无损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雨润  王军 《无损探伤》1999,(1):42-43,36
介绍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在科学研究及开发应用方面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超声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和促进无损检测仪器器材发展工作委员会定于1998年6月22~24日在苏州联合召开研讨会,内容为超声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发展新动向和超声无损检测新型仪器仪表及其发展趋势.欲参加会议者,请向无损检测学会秘书处(地址:上海市辉河路100号,邮编:200437,电话:(021)65440277)索取详细通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涡流法检测硬度的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电流频率、线圈形状和结构以及检测方式等相关参数的选择,并通过对轿车零件MA差速器壳体进行相关的试验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涡流检测时,零件硬度的变化会引起零件阻抗的变化,导致零件在阻抗平面图位置产生变化。虽然涡流检测不能进行定量检测得到具体硬度值,但可以通过检测零件在阻抗平面图中的位置来分选出零件是否异常,对零件硬度进行定性分选,并快速有效判定零件是否异常。因此,涡流检测分选球墨铸铁零件的硬度是一种高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