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化工》1993,(1):50-51
PTA(精对苯二甲酸)的效率比 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高17%,即要生产1吨聚酯,需消耗1.01吨 DMT,而只需消耗0.865吨 PTA,且没有甲醇排放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已建成900多万吨的 PTA 生产能力,到2000年还会增加700万吨左右;而现在DMT 的能力在400万吨左右,到2000年可能仍会保持在4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2.
国外动态     
亚洲PTA生产量最大的化工公司 日本三菱化工公司正向海外扩展纯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并将成为亚洲PTA最大的化工公司。 三菱化工公司在日本拥有年产PTA62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在韩国拥有年产PTA63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日、韩、印尼的三家PTA厂总共拥有年产155万吨的生产能力。该公司正致力于在印尼扩展PTA生产,总投资额超过7亿美元,第二家合营PTA厂将于今年6月投产,年产量为30万吨,第三家合营的年产PTA35万吨工厂将于1997年底投产。在印尼的三家PTA厂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到近100万吨。这样,三菱化工公司PTA的年生产能力将突破200万吨,达到220万吨,居亚洲石化的首位。 东盟将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石化中心 据报道,预料到2000年,东盟国家乙烯年产量将超过500万吨,生产规模可望超过韩国、台  相似文献   

3.
钱伯章 《上海化工》2004,29(11):47-49,53
1 世界产能和需求趋势。1995~2003年,世界聚酯纤维所占份额从28%上升到36%,而腈纶所占份额从5.6%下降到5.0%,其间,腈纶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6%。据PCI纤维和原材料公司预计,2000~2010年世界腈纶需求年增长率为1.7%,将从1994年254.9万吨、1997年277.3万吨、1999年255.7万吨、2000年263.8万吨、2003年281.3万吨增加到2005年292.3万吨、2007年300.7万吨、2010年313.4万吨。  相似文献   

4.
三菱化学公司12月26日宣布了在印度增产合成纤维原料“高纯度对苯二甲酸”(PTA)将年产80万t的装置从2008年投产,使生产能力提高到2.7倍。增产部分供给预计合成纤维增长的印度市场。投资额为426亿日元,为日本企业的印度直接投资最大规模。  相似文献   

5.
占全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长丝和短丝产量份额高达43%的中国市场目前已成为影响PET市场的重要力量。分析人士指出,去年中国PET聚合能力同比增长25%,达到1500万吨、预计今年将提高到2000万吨2007年将超过3000万吨.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市场PET原料,PTA(对苯二甲酸)和PX(对二甲苯)供应严重短缺,成为制约PET行业发展的瓶颈。有迹象表明:  相似文献   

6.
《浙江化工》2004,35(3):34-35
全国规划建设中的四大石化项目之一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开始启动。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侨乡泉州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发展石化工业的宏伟蓝图,到2010年,泉州市的炼油能力将达年产2000万吨、乙烯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合成纤维年生产能力100万吨,石化工业产值达1200亿元人民币,将泉州建成技术含量高、聚集效益高、国际化程度高的国家级石化基地。  相似文献   

7.
行业新闻     
《浙江化工》2004,35(3)
泉州打造国家级大型石化基地全国规划建设中的四大石化项目之一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开始启动。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侨乡泉州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发展石化工业的宏伟蓝图,到2010年,泉州市的炼油能力将达年产2000万吨、乙烯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合成纤维年生产能力100万吨,石化工业产值达1200亿元人民币,将泉州建成技术含量高、聚集效益高、国际化程度高的国家级石化基地。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侨乡泉州市的石化工业基础相当雄厚,目前该市每年可生产400万吨的炼油、60万吨合成树脂、8万吨润滑油、7万吨聚丙烯、5万吨聚醚等石化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复苏对MDI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世界苯胺的生产发展很快。1988年世界苯胺的生产能力只有150万吨,1996年增加到220万吨,2000年达到约297万吨,1996—2000年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为7.8%.2002年世界苯胺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80.0万吨,产量约  相似文献   

9.
<正>三菱化学公司2005年12月26日宣布了 2008年在印度增产800 kt/a高纯度对苯二甲酸 (PTA)的装置,使生产能力提高到2.7倍,增产部分供给预计合成纤维增长的印度市场。投资额为 426亿日元,为日本企业的印度直接投资最大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洗涤用品工业发展很快,至目前,已拥有生产企业350家,其中香皂厂家118个,年生产能力150万吨;合成洗涤厂99个,年生产能力350万吨。全国洗涤用品年总产量已突破350万吨,绝对数居世界第二。根据洗涤用品行业的发展规划,我国洗涤用品工业在今后10余年内,还将得到更大的发展。预计到2000年,全国洗涤用品的总产量将达到380万  相似文献   

11.
国外部分美国加速开发专用颜料级钛白粉美国《现代塑料》1992(9)报道,世界钛白粉总生产能力376万吨,超过需求约40万吨。北美的生产能力已超过欧洲(150万吨对140万吨),亚太地区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由1989年的54.4万吨增中到新近的68万吨。据预测:1993年的需求将上升5%,1994~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5%;供过于求的  相似文献   

12.
据估计,到1980年底美国化纤生产能力将比1978年底增加8.5%,达580万吨。其中人纤生产能力大致不变,为50万吨;合成纤维增加5.5%,达460万吨;玻璃纤维的生产能力可望增加44%,达73万吨。玻璃纤维大幅度增产的原因是PPG工业公司在  相似文献   

13.
博文 《中国橡胶》2006,22(12):27-27
印度橡胶局最近预测,今年印度天然橡胶的产量将达到83万吨,轮胎制造行业橡胶消耗比例将上升7.5%.非轮胎制造业的橡胶消耗量也将上升2.2%。在2006-2007年问,年增长率将保持在3.5%左右,到2007年产能将达到83.1万吨/年。  相似文献   

14.
<正> 苯酚是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炼油等工业的基本有机化工原科。到1988年5月,全世界的苯酚生产能力已达477.5万吨,另外正在新建的能力还有65.5万吨(表1)。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异氰酸酯需求量快速增长,已由1999年31.7万吨、2000年35.4万吨(MDI为17.7万吨,TDI为17.7万吨)增加到2001年39.7万吨(MDI为20万吨,TDI为19.7万吨)、2002年44.4万吨(MDI为22.6万吨,TDI为21.8万吨)、2003年49.8万吨(MDI为25.6万吨,TDI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丙烯腈需求据美国克利夫兰的BP化学公司的商业发展部经理M.J.Desmond介绍,2000年用于丙烯酸纤维的丙烯腈需求量将占整个丙烯循市场53%(1990年为60%),而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丙烯腈将由1990年的21%上升到2000年的25%。至2000年,亚太地区的丙烯睛用量将占总需求量43%,较1990年上升8%。1990年至2000年亚太地区需求增长量将占世界需求增长量10万吨/年的70%。Vol.24No.19P1世界铝生产能力至2000年,全球需新增370万吨的生产能力才可保持铝的供需平衡。任何投资延误都将会造成铭在市场上严重紧张,甚至损害铝业…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合成纤维是一门年轻的工业,近年来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产量大幅度上升(表1),品种花色繁多。1971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达589.5万吨,占化学纤维总量的63.1%。预计,1980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将接近棉花产量,达1200万吨,今后数年合成纤维发展仍将十分迅速(表2)。近十年中,世界天然纤维增长不大,合  相似文献   

18.
项目信息     
年产60万t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项目位于福建省石狮市石湖工业区,总占地面积50.2公顷,由佳龙投资有限公司和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50%,共同新建石狮市佳龙石化纺纤有限公司。建设内容为精对苯二甲酸(PTA)主要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设施等。PTA主要用于生产聚酯(PET),而PET是合成纤维-涤纶的主要原料。国内以聚酯为原料生产的聚酯纤维已经在合成纤维总产量中超过了80%的比例。目前在石狮纺织服装制造中,年需各种纤维原料100多万吨,其中涤纶占80%以上;而PET的年生产能力这几年可达190万t,需要PTA163万t。项…  相似文献   

19.
1 世界PTA的产需 据INCA国际公司统计,全世界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能力约1200万t/a,至2000年的PTA年增长率约为12%,PTA能力将达2100万t/a以上。 表1列出Tecon公司预测的世界及分地  相似文献   

20.
日本Mitsubishi化学公司计划在海外扩大纯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能力,到2000年在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业再增加生产能力约100万t/a。该公司计划在21世纪初将海外的PTA、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薄膜的销售额提高到10亿美元。上述三处扩产计划就是根据该公司这一促销战略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