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东莞市重金属污染情况,随机选取东莞市某一菜地土壤进行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调研分析,采集分析了99个土壤样品和52个蔬菜样品重金属含量情况。研究表明,所调查的菜地中,土壤受到中轻度Cd污染,轻度Hg污染。重金属Cd污染形势比较严峻,几乎全部土壤处于警戒线水平,大部分土壤处于轻度污染;蔬菜受土壤Cd污染影响较为明显,菜心、葱和空心菜中分别有23.33%、33.33%和20%超出国家标准;不同蔬菜对重金属敏感度不同,菜心对重金属Cd、Hg和Pb均较敏感,容易吸收积累这三种重金属。 相似文献
2.
硅钙包裹尿素对温室大棚菜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用量硅钙包裹尿素与普通尿素对土壤养分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硅钙包裹尿素对温室大棚西葫芦菜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硅钙包裹尿素处理的土壤速效钾、有效硅、水溶性钙和镁、有机质含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且随着硅钙包裹尿素施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最高值出现在施入量为0.224 kg/m2时;硅钙包裹尿素处理的速效磷含量优于普通尿素处理,其含量随硅钙包裹尿素施入量增加而降低;硅钙包裹肥对碱解氮起到了缓释效果,在生长后期含量较高,且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9年4~6月采集了广州地区菜地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六六(α-HCH,β-HCH,γ-HCH,δ-HCH)、滴滴涕(4,4'-DDE,4,4'-DDD,4,4'-DDT)、氯丹、艾氏剂、狄氏剂等17种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和含量。结果表明:HCHs的含量介于nd~2.04μ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12μg/kg。DDTs含量在0.33~2.88μg/kg,平均值为1.59μg/kg,其他10种有机农药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其残留水平偏低,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明显危害。 相似文献
4.
5.
以南疆喀什地区荒地乡蔬菜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的方法,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为依据研究土壤中养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2 g/kg,53.2%的土壤呈缺乏状态;全磷平均含量0.2 g/kg,82.3%的土壤呈极度缺乏状态;碱解氮平均含量40.7 mg/kg,61.4%的土壤呈较缺乏状态;速效磷平均含量8.5 mg/kg,73.3%的土壤呈中等状态;速效钾平均含量177.1 mg/kg,69.5%的土壤呈较丰富状态。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对宁德市全市9个九个县(市、区)的50个茶园封采样和检测,结果表明:宁德市茶园土壤整体酸化比较严重;宁德市茶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整体中等偏上:全氮含量中等,碱解氮含量较高;全磷含量偏低,有效磷总体偏低,不同茶园之间差异较大;全钾含量中等,有效钾含量严重缺乏;有效锌供应充足,有效锰、有效铜较为缺乏。通过地宁德市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评价,为宁德市茶园土壤科学施肥、提高茶叶品质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冬小麦进行盆栽试验,以树脂包膜尿素、硫加树脂包膜尿素、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以及普通尿素基肥加追肥作对比,研究脲醛氮占总氮质量分数分别为30%、40%、50%和60%的脲醛掺混肥对土壤养分、小麦生长、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探明合理施用脲醛缓释肥的最优氮素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以及普通尿素基肥加追肥相比,脲醛氮占总氮质量分数为30%、40%和50%的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在灌浆期为小麦生长提供较高的磷素供应,提高小麦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脲醛氮占总氮质量分数40%和50%的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增产4.28%~6.88%、增收551.7~796.2元/hm~2,较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处理增产2.49%~5.88%、增收116.6~922.6元/hm~2;从产量和经济效益考虑,脲醛氮占总氮质量分数40%~50%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菜地土壤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多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准确评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菜地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方法]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并建立了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在菜地土壤中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丙酮提取,经石油醚萃取后,用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05、0.10、0.50 mg/kg时,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5×10-11g,添加回收率为92.24%~108.77%,相对标准偏差为0.36%~6.42%。[结论]方法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间作制度的土壤养分变化及生态、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作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种栽培制度,从土壤养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介绍间作的优势及一些不足,旨在为更好地合理安排间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腐植酸肥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进行了腐植酸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与土壤速效养分影响的研究。试验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饲草高粱法,设腐植酸肥、化肥和对照(CK)3个处理。试验表明:抽穗期,腐植酸肥处理的土壤细菌数比化肥处理高4558%;拔节期和抽穗期,腐植酸肥处理的土壤放线菌数比化肥处理高2857%和4358%,土壤真菌数比化肥处理高弱26%-20... 相似文献
15.
16.
以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为对象,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豆科与玉米间作的生产实践和稳定优质饲草来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相比,苜蓿单作和绿豆单作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其中,绿豆单作土壤w(有机质)显著提高13.09%,苜蓿单作土壤w(碱解氮)显著提高28.51%,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w(速效钾),分别降低23.90%和10.60%。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模式下,与玉米单作和豆科作物单作相比,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苜蓿与玉米间作和绿豆与玉米间作均能显著提高土壤w(速效钾),分别提高40.94%和34.92%。豆科作物单作或与玉米间作对土壤pH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对作物养分吸收、增产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小麦”“腐植酸”“产量”“养分”“土壤”等为主要关键词检索相关的田间试验文献,筛选出57篇有效文献,获得215组试验数据。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组,增施腐植酸为试验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增施腐植酸对小麦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增施腐植酸促进了小麦养分吸收,小麦植株氮、磷、钾的总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2.27%、29.41%、32.20%,小麦的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分别提高7.67%和11.08%;实现了小麦增产,产量提高10.44%;土施腐植酸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8.72%、12.30%、18.16%、12.18%,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3.06%,土壤pH值降低2.06%,土壤总孔隙度提高6.33%,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提高10.87%,土壤容重降低5.43%。为腐植酸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以普通复合肥处理为对照,探究不同腐植酸质量分数(2%、4%、6%和8%)的复合肥对种植辣椒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腐植酸类肥料在辣椒种植上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腐植酸复合肥可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以腐植酸质量分数为6%的复合肥处理效果最佳。为探究连续使用腐植酸复合肥的效果,在上述试验结果基础上,继续开展腐植酸质量分数为6%的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连续使用试验。结果表明,连续4年种植条件下,各年度使用腐植酸质量分数为6%的复合肥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复合肥;使用腐植酸质量分数为6%的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碱解氮含量增加幅度逐年增大。综上表明,连续使用腐植酸复合肥种植辣椒,可长期保持较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带状还田对当年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黑龙江省黑土区秸秆还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黑龙江省高纬度寒区开展,于2022年春季设置秸秆离田(CK)、整株秸秆带状还田(T1)、粉碎秸秆带状还田(T2)和粉碎秸秆配施有机肥带状还田(T3)4个处理。结果表明:短期内,秸秆带状还田不同模式对土壤养分指标和玉米产量构成指标有不同影响,与CK相比,T3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7.62%和9.75%,电导率减少9.21%,玉米穗长增加8%以上,行粒数增加6.98%,单棒重增加23.61%,产量增加24.05%。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秸秆不同带状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影响的权重高于其他养分指标,对玉米产量构成指标影响较大的是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玉米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呈正相关性,而土壤电导率与玉米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化肥产业的现状,对农作物,化肥和我国土壤营养特性作了简要描述,并对全国和几个典型地区的农田养分平衡作了估算,从作物营养,环境保护,生态高效农业和西部开发的不同角度,展望了我国化肥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