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超  罗健生  刘刚  史赫 《广东化工》2021,(4):242-243,241
目前,适应于深水、超深水作业的FLAT-PRO恒流交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由于其良好的恒流变特性、抗污染能力及储层保护性,已在中国南海成功应用近10井.但是近年来,所钻遇的地层越来越复杂,要求的温度范围和密度范围越来越高,这需要对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机理有更清楚的认识.文章旨在FLAT-PRO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2.
流型调节剂是用来改善钻井液流变性的处理剂,通过增黏提切使钻井液具有较高的动塑比和较好的剪切稀释性。但随着大位移井、大斜度定向井及深水、超深水井等技术的发展,复杂地层中钻井液的流变性还是易出现黏度、切力不足,性能衰减过快,甚至失去悬浮与携带能力的问题,尤其是大位移井和复杂井经常出现井眼清洁能力不足的问题。该文主要按钻井液类型:典型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恒流变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和其他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综述了现有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对不同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的增黏提切能力、耐温性、环保性和价格优势进行比较和评价,随后对流型调节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深水钻进过程中,温差变化大,要求钻井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恒流变的特性。室内合成了一种深水合成基流型调节剂(PF-MOEST),能够显著提高合成基钻井液的动切力,改善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切力、凝胶强度基本平稳。可抗高温180℃且配伍性良好,在此基础上优化的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岩屑污染、抗海水污染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油基钻井液与水基钻井液相比,具有显著的润滑和井壁稳定特性,是国内外复杂井、大斜度井、大位移井和高温深井钻井作业的首选钻井液体系。研究和评价了针对不同温度的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调控技术。对于中低温条件,可使用提切剂HSV-4来保障油基钻井液的悬浮携岩性能;对于高温条件,可使用高温流变稳定剂MOHST与提切剂HSV-4配合来保障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稳定。为高温复杂井油基钻井液作业预防岩屑沉降、增强携岩、保障清洁井眼提供了可靠的钻井液技术支持,现场结合工程作业措施,必将有助于减少现场复杂,加强钻井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已成为石油开发重点领域。深水钻井技术作为目前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关系着钻井作业的成败。分析了海洋深水钻井技术难题:井壁稳定性、低温下的钻井液流变性调节、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地层分解、井眼清洁等,综述了海洋深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进展,包括水基钻井液体系、油基钻井液体系、合成基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位移井钻井作业中的井壁稳定、井眼清洁和润滑问题,对常用的HMO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油基钻井液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封堵方案为"3%MOHCP+1%MOLPF+1%MOLSF",最佳提切剂HSV-4的加量为0.5%~0.8%;优化后的油基钻井液基本性能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储层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7.
深井超深井由于受井身结构限制,上部裸眼井段超长且井眼尺寸大,为钻井过程中井眼的清洁带来较大困扰,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提高排量、适当提高钻井液黏切、重浆举砂、稠浆携砂等。但当钻井液密度较高时,这些措施在现场难以实施。以蓬深X井333.4 mm大尺寸井段为例,从钻井液循环排量、动切力、表观黏度、井径扩大率等方面对岩屑颗粒传输比进行计算,分析影响大尺寸井眼清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钻井液密度2.20 g/cm3下,排量提高和井眼扩大对井眼清洁的影响不明显,但钻井液的动切力降低将直接导致井眼清洁程度的降低。对该构造2口井现场钻井施工与钻井液性能参数调控进行了指导,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深水井控在基本原理上和常规水深井控一样,但某些在常规钻井中的"特殊"情况在深水中却很常见,深水钻井另外也面临一些专门的特点和挑战,越洋钻探、British Gas、Chevron等外国石油公司在井控作业中出现过井漏、水合物堵塞管线、地层呼吸效应等复杂情况,最长压井作业耗时近十天,甚至出现钻井液密度窗口极窄而导致井眼报废的重大事故。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深水钻井公司以及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试采的作业经验,并通过查询核心期刊,对深水井控特点、难点进行了分析,为深水井控工作提供了现场应对参考。  相似文献   

9.
超深水表层导管喷射作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W-X井是中海油在中国南海作业的一口重难点超深水探井,作业水深超2600m。该井作业为超深水,海底温度低,入泥深度深,平台升沉都严重制约了表层导管喷射作业的施工。在深入分析该井表层作业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前期作业的成功经验,通过优化喷射方案及措施、使用高强度钻杆、调节补偿器启停节点、交叉印证长度等优化措施,解决了长入泥喷射钻井作业摩阻大、常规钻杆载荷不足,补偿器后期超载、低压导管头露出长度精确控制等困难,成功实施了该井表层喷射作业。本井的作业过程及最终的成功实施可为其他类似超深水井表层导管喷射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深水钻井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视。但在深水钻井过程中会出现深水低温引起钻井液流变性能变差、安全密度窗口窄、井壁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由此给钻井液技术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通过在常规钻井液体系中添加KCl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聚胺化合物,在室内研制出一套适合于深水作业的聚胺钻井液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得出该聚胺体系的性质受温度影响小,抗温、抗污染能力强,页岩抑制性和润滑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涠洲12-2油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湾盆地,该项目中11口井均采用三层套管井身结构。针对地层情况确定了一整套适应三个井段要求的钻井液体系:即17-1/2″井眼使用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12-1/4″井眼井斜较小的井采用强封堵的聚合物泥浆体系、井斜较大的井使用新型PDF-MOM油基钻井液;8-1/2″井眼定向井使用PDF-MOM钻井液、水平井使用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现场应用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取得了11口调整井作业安全顺利完成,作业效率较前期提高了28%以上,达到了优快钻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流花11-1油田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西南部,生物礁滩-背斜构造,油层埋深浅,地层成岩性差。流花11-1区块造浆严重,井眼斜度大,携岩困难,钻井作业中极易形成岩屑床;裸眼井段长,隔水管长,增加了钻井作业中扭矩摩阻,且该区块地层漏失压力小,作业窗口窄,作业难度大。流花11-1-C7H3井水垂比达2.96,通过采用改进型KCL/PHPA水基钻井液体系,在体系中加入聚胺提高泥浆抑制性,同时合理的调整泥浆流变性,保证泥浆有较好的携砂能力,满足了大位移井对井眼清洁的要求,钻井作业顺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南海东部地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大斜度大位移井在钻井作业中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携岩能力。通过在南海东部地区原使用的氯化钾聚合物体系的基础上引入FLO TROL,利用FLO TROL和生物聚合物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该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能,做到了低粘高切,大大改善了该体系在大斜度大位移井的携岩能力,保证了井眼清洁,很好的满足了现场的钻井作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石油天然气开发向深海进军,深水钻井与浅海及陆地明显不同,难度也更大。深水钻井液体系在钻井过程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分析了深水钻井面临的各类难题,包括深水低温、浅层气、井眼清洗、天然气水合物、泥浆安全窗口窄、悬浮携岩能力等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从钻井液的流变性、井眼清洗能力、天然气水合物抑制能力等方面提出对应的适用于海洋深水的钻井液体系,为海洋深水钻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深海钻井作业设计了一种白油基恒流变钻井液。我们主要通过添加有机土和高分子聚合物来达到钻井液恒流变的目的。还评价了有机土的种类与含量、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油水比和钻井液密度对白油基钻井液流变性(动切力Y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涠洲12-1油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湾盆地,B平台新增7口调整井均采用三层套管井身结构.针对地层情况确定了一整套适应三个井段的要求的钻井液体系,即17-1/2”井眼使用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12-1/4”井眼使用新型PDF-MOM油基钻井液,8-1/2”井眼定向井使用PDF-PLUS/KCL钻井液、水平井使用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取得了7口调整井作业安全顺利完成,作业效率较前期提高了40%以上,达到了优快钻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涠洲11-1N油田开发钻井过程中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井眼垮塌问题,二是井眼清洁问题。根据油基钻井液的特点,结合WZ11-1N油田地层的特征,在现有油基钻井液的基础上,对配方和性能进行了优化,构建了适应WZ11-1N油田地层特征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成功解决了涠二段的井壁失稳问题,实现大斜度井直接起钻,极大的提高了钻井时效。  相似文献   

18.
深水井因其特殊的海洋地质环境,井控风险更高、处理难度更大.随着南海油气勘探开发逐步走向深水区,深水钻井窄压力窗口下井控管理成为深水钻井作业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深水井控管理调研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南海深水作业在井控管理上的不断摸索和创新成果,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深水井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南海深水钻井作业时,经常遇到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之间的压力窗口比较窄的情况,并且防喷器组位于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水深的海底、阻流压井管汇很长,这些因素都增大了井控和压井的难度,还需要特别考虑海底低温的影响、水合物的预防、溢流的早期监测难度、关井方法和压井方法的选择、呼吸效应的识别等[1]。针对每一个不利因素,都应该有相应的应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深水井,大位移井,高温高压井以及窄密度窗口井的钻井作业的进行,对钻井液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密度及超高密度下钻井液流变性,造壁性,沉降稳定性以及储层保护性能的要求,常规的API重晶石已经不能满足特殊井钻进的需求。因此,必须寻求新型加重剂来满足日趋发展的钻井工程需求。近年来微细重晶石、微锰、微细钛铁粉等新型加重剂掘起,在现场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微锰加重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加重性能以及对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和沉降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微锰加重剂与API重晶石复配使用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