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各地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水资源工程,同时也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水库消落区。如何合理地利用这部分土地,将关系到库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文章论述了合理利用水库消落区土地的重要性,并结合国内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对水库消落区土地进行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水库消落区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元刚  孙锐锋  李剑  秦松 《人民长江》2008,39(3):102-103
水库建成后,在校核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由于季节性水位的变化,将形成一定面积的消落区.对水库消落区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用模式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水库消落区,并充分有效地利用它.对水库消落区的利用管理,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法律法规或文件规定.因此,全国各地在水库消落区的开发利用管理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明确水库建设管理单位(业主)与当地政府的权力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出台鼓励库区农民利用消落区土地的优惠政策;制定统一的规划等,将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瀑布沟水库库容大、库岸长,库区岸坡地质复杂,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原有库区和库岸地质环境,新形成的水库消落区库岸受库水动力作用强烈。水库库岸在水库蓄水后出现了变形破坏现象,影响了库岸环境,需进行库岸防护。消落区库岸防护工程勘察往往不同于常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具有防护治理、生态环境等综合要求。本文以瀑布沟库区消落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库岸防护工程勘察为例,概述其勘察方法和勘察内容以及工程地质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及时掌握小浪底水库在不同水位运用时的水域范围和面积变化及水库消落区地表附着物等情况,对于水库调度和水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我国高分专项卫星数据在小浪底水库水域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并开展2017年小浪底水库水域变化遥感监测应用,结果显示:小浪底水库水域面积2017年11月30日为230.61 km~2,2017年7月13日为151.69 km~2,水域面积增大78.92 km~2,增大比例为52%;水库消落区存在耕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库区存在网箱养鱼等渔业活动。应用表明,利用我国高分专项卫星数据能够动态监测小浪底水库水域范围和面积变化,详查水库消落区地表附着物状况,观察库区网箱养鱼等情况,结合数字地面高程数据可计算水库蓄水量,为水库调度和水库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提升水库调度和水库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浅议小浪底水库库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重大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但大量的移民给资源有限的后靠安置区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 必须寻找合适的方式, 帮助移民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针对这种现状, 提出小浪底水库采用库汊养殖、库区旅游和消落区农业种植等方式有效利用库区资源, 从而有效地解决工程建设与水库淹没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地防护利用规划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是一项造福于库区人民的大事。消落区土地利用可分为防护利用和消落季节利用,如何优化利用方案,应从实际出发,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作出评价。消落区土地的工程利用在三峡水库区有着广阔的前景库区17506.7hm^2消落区的土地中,目前进行规划利用的只有1397.7hm^3,占消区耕园面积的8.0%。若消落区土地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工  相似文献   

7.
瀑布沟水库蓄水后形成的60m深的消落区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移民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保证库区社会稳定,须进行有效治理。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周边景观和人居环境,加强库岸稳定,促进移民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对消落深度大,影响人口密集的汉源县城消落区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消落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是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解决三峡库区城镇库岸安全和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其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可有效稳定和利用库岸,改善消落区生态环境,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回顾三峡后续工作消落区库岸整治规划的基础上,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消落区库岸整治规划设计及实施管理的相关建议,对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消落区库岸整治相关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在库区两岸形成较大面积的消落区,以巫山县大昌镇消落区为案例,分析了综合治理的必要性,阐述了消落区治理的若干方案,为实现库区生态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拜振英  齐锡蕊 《人民长江》2015,46(1):101-104
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河南省淅川县移民安置为例,对库区10个乡镇73个移民村土地整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土地未整合的原因,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可耕地匮乏、耕种困难、土地权属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整合计划、转变就业方式,减轻移民对土地的依赖度,以及出台水库消落地利用管理办法等意见和建议,以达到缓解库区人地矛盾、确保移民社会稳定和水库水质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因水库调度运行而周期性出露的消落区处于水陆交替的生态环境下,植被类型单一,生态系统往往也很脆弱,但其事关河湖生态健康、水库供水和防洪安全等,应加强保护与治理。结合现场实际与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参照区位、地形地质条件现状,依据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科学划定消落区类型分区,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修复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受水位波动的影响,水库消落区普遍存在植被退化问题,这一问题在北方水库尤为突出。消落 区湿地化改造是针对消落区的植被退化问题通过持续的水分补给构建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对落 干消落区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的提高。以碧流河水库蛤蜊河入库口旁侧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开展消落 区湿地化改造的实例研究,通过对比工程前后植物物种和 NDVI变化,分析其对区域植被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湿地化改造提高了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充分的水分补给使得植物物种由喜旱植物为主向喜 湿植物为主转变;2019年区域 NDVI平均值相比于 2015年增长 14.59%,方差降低 46.8%,工程实施后 消落区植被的覆盖度和均匀度得到提高。消落区湿地化改造能够有效改善消落区在落干时期植被条 件,是改善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碧流河水库入流消落区生态改善需求,提出了利用潜坝提高主河道和滩地潜水水位,进而改善滩地植被条件的治理技术,并通过对比潜坝建设前后滩地植被状态分析了潜坝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潜坝建设后,研究区优势物种由中旱生植物向湿生植物转变,2020年6月和7月区域平均植被覆盖度较潜坝建设前的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8.23%和20.94%;潜坝对于水库入流消落区落干期滩地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水库入流消落区生态改善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人类视水为生命的源泉、经济的命脉,水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求。目前,该水库在水域内设网捕鱼、拦河养鱼、无证机动船载客、库边库内采砂、库边建房、以及将来地方的旅游开发、餐饮等行为都会直接对水质安全和工程安全造成危害。因此,深入开展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建设对库区以及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水库消落带作为水库的一部分,是水库水位变化等原因而形成库区周围一段特殊区域,是水位和陆地之间的连接带,直接影响陆地与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状况,消落带存在大量水生植物,能分解、吸收库区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库区的富养化水平;植被还可以固定堤岸,对抑制洪水,防止暴雨及水流冲刷库岸造成的水土流失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库消落区是因库水位周期性涨落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环境承载体,具有明显的生态脆弱性和易破坏污染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库消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对水库消落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本文在研究国内水库消落区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选用瀑布沟水电站汉源消落区综合治理项目为例,通过对消落区的时空分布、坡度、高程和库岸地质等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地进行统筹和分部、分区生态景观规划,提出"水库优化调度+高程梯度分级+重点部位景观坝"的综合治理方案,对高山峡谷地区深水库消落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消落区的开发利用背景、消落区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水库消落区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三峡库区在长江干流及支流将形成最大水位涨落幅度达30 m,长度近2 000 km的永久性水位季节消落区。三峡库区消落区是库区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消落区管理保护在长江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了三峡库区涪陵段消落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消落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消落区的开发利用背景、消落区的概况,并对水库消落区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蓄水后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人们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库区消落带是水库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库区消落带土壤金属环境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基于近十年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金属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金属含量总体呈现库区上游及下游较高,库区中游较低的空间格局,不同水位高程不同土壤层中各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与蓄水前期相比,库区消落带土壤金属含量随干湿交替周期的增加呈现动态变化,且存在向江水中迁移的环境风险。由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可知,研究区域土壤总体上为二类土,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存在轻微生态风险,主要风险元素为Cd,其次为As和Hg,但目前其含量并未影响人体生命健康。针对库区消落带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今后相关研究的着眼方向,以期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库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总结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运行后,三峡库区消落区库岸治理工程施工特点及导流度汛的规律,在分析三峡水利枢纽调度运行方案、三峡库区消落区概况、三峡库区气象特点和洪水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三峡库区消落区库岸治理工程实践,总结出三峡库区消落区库岸治理工程反季节施工、受暴雨和洪水影响大、可施工时间短、施工强度高的特点,提出利用库区低水位时段施工,不设围堰导流,库水位上涨时及时撤离的度汛方案,为三峡库区消落区库岸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