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青春 《人民长江》2001,32(8):34-36
三峡永久船闸混凝土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地面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为350万m^3。特别是闸室薄壁衬砌墙和闸室底板混凝土基本在强约束,温控防裂要求高。施工中精心设计,按不同的结构要求,分别采用了普通钢模板,木模板,混凝土预制模板,多卡组合悬臂模板和拉模等,在上游靠船墩,浮堤支墩及闸室衬砌墙部位采用了较先进的滑模和滑模倒模施工工艺,成功地完成了浇筑任务。  相似文献   

2.
三峡船闸混凝土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混凝土垂直运输布置困难,特别是闸室薄壁衬砌墙浇筑方案复杂,同时闸室混凝土基本为强约束区和约束区,温控防裂要求高;闸首超大人字门安装吨位大,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武警水电部队在施工中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混凝土浇筑通过优化门塔机布置,采用了闸室衬砌墙单侧滑模和滑框倒模技术,以及综合温控防裂技术,并取得成功,人字门安装采取测量控制优化、安装位置优化,以及制定合理的吊装和焊接技术方案,确保了安装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闸室衬砌墙混凝土浇筑是衬砌墙施工的一大难题,在常规模板、普通滑模及单侧滑框倒模三个方案中,单侧滑框倒模具有混凝土表面强度不扰动、施工速度快、表面光滑平整、无施工缝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大藤峡船闸工程3号喀斯特地下水出水口位于闸室左边墙第4块与第5块之间,桩号约为航下0+116,出口顶部高程约-2.00m,底部高程不明,涌水处水面高程为-5.00m,水面宽度约7m,涌水流量约为1600m3/h,坡面内肉眼可见喀斯特空腔长约8m,宽约5m,高约5m.上述涌水严重影响船闸混凝土浇筑施工,现为满足混凝土干地施工要求,采用自流引水和抽排相结合、混凝土封堵的方案进行分阶段处理,有效完成船闸闸室3号喀斯特地下水封堵,保证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闸室衬砌墙混凝土浇筑是衬砌墙施工的一大难题,在常规模板、普通滑模及单侧滑框倒模三个方案中,单侧滑框倒模具有混凝土表面强度不扰动、施工速度快、表面光滑平整、无施工缝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闸室混凝土衬砌墙以及输水隧洞衬砌墙均为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考虑到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量极大和钢筋布置等各种现场与设计条件的制约,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检测不宜大量采用钻孔取芯法。无损检测方法较适用于永久船闸不同结构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检测,经有关单位对永久船闸衬砌混凝土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和验证,认为无损检测可以定性的反映大的质量异常。  相似文献   

7.
船闸闸室墙在中间浮式系船柱附近的混凝土易产生裂缝,影响船闸工程整体稳定性。通过对闸室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展开仿真分析和实际船闸工程混凝土裂缝调研,发现整浇闸墙中间系船柱附近和上下游侧墙中间下部混凝土在施工期易产生竖向裂缝。因此,考虑闸墙中部采用后浇带的方式,并且比较了后浇带不同施工方案,发现采用后浇带能降低闸室上下游侧墙混凝土的最大主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但仅采用后浇带的方式,会导致中间浮式系船柱附近的后浇混凝土开裂风险增加;因此,可通过改变后浇带浇筑顺序和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的方式,提高中间浮式系船柱附近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旭东 《人民长江》2001,32(8):41-42
永久船闸混凝土工程结构复杂,工期紧张,解决混凝土的温控防裂问题,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从温控标准,温控措施及现场实施效果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采取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预冷混凝土,流水养护,通水冷却,表面保温等措施,解决了船闸大体积混凝土特别是闸室底板和衬砌墙的温控防裂问题,现场实施效果良好,基本没有发生裂缝。  相似文献   

9.
施金丹 《人民长江》2001,32(8):58-59
水电部队在三峡永久船闸施工中采用了衬砌墙单侧滑模施工工艺,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但滑模施工工序繁多,施工复杂,在人力,材料,设备,运输等方面增大了投入。根据船闸闸室薄壁衬砌墙采用滑膜施工的实际工序对其单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船闸闸室衬砌墙滑模施工的各项费用摊销到单位混凝土中,其单价为392.42元/m^3,比其它大体积混凝土的单价高。  相似文献   

10.
晏正根 《人民长江》2001,32(8):39-40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闸室衬砌墙混凝土浇筑是衬砌墙施工的一大难题,在闸室衬砌墙常规模板,普通滑模及单侧滑框倒模3个方案中,单侧滑框倒模解决了普通滑模易扰动混凝土,使其表面强度下降的关键问题;滑模设施结果更为合理;无施工缝,表面光洁无波浪,机动灵活可随时停滑,不受高度限制,一次到顶,施工速度快。对整个滑框倒模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结合盐邵船闸闸室墙体的修补,进行了喷射硅粉细石混凝土(砂浆)的现场喷射及室内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潮喷硅粉细石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折强度、抗冲磨强度以及与基底的粘接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作为船闸闸室墙体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2.
贺恭 《水力发电》1996,(3):7-12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为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实行质量、工期和造价三控制。1995年三峡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其中建安工作量为31.4亿元,为计划的101.8%;共完成土石方开挖4830.4万m^3,土石方回填1528.1万m^3,混凝土浇筑131.1万m^3。为保证1997年大江截流,目前要重点抓好右岸导流明渠工程、临时船闸及下航道工程、二期  相似文献   

13.
谢泱  张浩 《人民长江》2016,47(20):62-65
杨房沟水电站某灌溉隧洞工程由于规模小,施工工期短,质量要求高,且施工作业面交叉干扰大,若采用常规台车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不利于成本及进度、质量控制。为了提高该灌溉隧洞衬砌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根据该项目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对某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在进行隧洞衬砌时采用翻模抹面进行底拱混凝土浇筑,利用钢管脚手架配置模板进行边顶拱混凝土浇筑。结果表明,通过本施工方法进行现场组织、设计及协调,有效改善了圆形断面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任明武 《水力发电》2012,38(3):14-17
结合四川省色尔古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基础混凝土防渗墙的质量控制情况,从防渗墙施工平台及导向槽布置、防渗墙施工工艺、泥浆制备、造孔及清孔、特殊情况处理、原材料质量控制、墙体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对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小结,具有较好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参照洛杉矶磨耗法进行闸室墙混凝土耐撞磨性能的测定和评价。进行了闸室墙混凝土耐撞磨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研究,得到混凝土撞磨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参照洛杉矶磨耗法测定和评价混凝土的耐撞磨性能科学合理,经济实用;混凝土的耐撞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抗冲磨性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抗压强度越大,混凝土耐撞磨性能越好,可以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推算其撞磨质量损失率,为船闸混凝土耐撞磨性能的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道文  崔鹏飞  张林 《人民长江》2012,43(14):53-57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二期围堰堰基混凝土防渗墙采取分序钻孔连续成墙的传统施工方法,在总结其他工程防渗墙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从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施工过程与工序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经验作法,整个工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质量效果。所介绍的施工工序、墙体材料质量控制、各工序衔接与检查验收以及混凝土浇筑控制方法等具体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沿河县城防护工程高边坡及复杂的地质情况,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确定采用桩基承台施工方案,即采用人工挖孔桩,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待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清孔,放置钢筋笼,浇筑桩身钢筋混凝土,再在桩上部浇筑钢筋混凝土梁板,利用该承台承受荷载,在承台上部修建浆砌石挡墙,从而达到保持边坡稳定的目的。文章主要阐述了沿河县城防护工程中桩基承台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三峡二期厂坝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二期厂坝工程是三峡工程是最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混凝土浇筑量大,共约1238万m^3;施工强度高,预计量高年强度达400万m^3,最高月强度达45万m^3;质量要求严。经对坝和厂房结构特点及控制性工期分析,明确了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难点,据此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如合理选用混凝土浇筑设备、施工方案,高温季节温控防裂等,使所浇混凝得到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进  胡子康  赵青春 《人民长江》2012,43(16):52-53
采用常规排架对潘口水电站导流洞渐变段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存在施工投入大、工序多和难度大的缺点。经过多个方案比较,决定采用改制后的钢模台车进行施工。根据渐变段混凝土和钢模台车结构的特性,介绍了边台模板、顶拱模和门架结构的改制施工。改制后的钢模台车可以一次性浇筑完成渐变段边墙和顶拱混凝土,保证了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并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任继礼 《人民长江》2002,33(1):13-14
三峡永久船闸充分利用高强完整的岩体,采用衬砌式混凝土结构形式,闸首支持体混凝土衬砌最小厚度12m,闸室墙混凝土衬砌最小厚度1.5m。在船闸低水位运动或检修时,通过大量的高强结构锚杆将混凝土结构与墙后岩体联系在一起,共同受力。为防止结构锚杆在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处的自由段遭受腐蚀破坏,采用喷锌与涂环氧封闭层外加橡胶套管的防护措施,以提高结构锚杆的耐久性。对锚杆所处的环境作了系统研究,对整个设计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