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应用生态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湖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湖泊、水库的营养化非常严重,且呈发展之势。在众多的治理方法中,生态方法以其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国内外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与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生态技术分为控制营养盐的技术和直接控制藻类的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生态原理、技术应用条件、实例应用情况以及技术优点和缺点等。湖泊富营养化是一个典型的生态问题,应综合各项技术的优点,科学地运用各项技术.宴旌富营养化湖泊的治殚。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沉水植物在浅水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在回顾浅水湖泊多稳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沉水植物在浅水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中四个方面的作用,即沉水植物是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能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物质;对有毒藻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过程产生影响。最后,指出恢复沉水植物是实现浅水富营养湖 泊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   相似文献   

3.
刘军  李开明  刘斌 《水资源保护》2004,(S1):102-103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原理,通过藻类营养阻隔,促进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死亡;通过湖泊人工增氧造流、底泥生物氧化技术、藻类微营养调节,强化水体和底泥好氧微生物生长,促进死亡藻类分解,降低水体藻类数量,提高水体藻类多样性指数,恢复水体生态平衡。利用该技术成功治理了上海静安公园、南京总统府公园等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实践证明,藻类营养阻隔技术和其他生物修复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既可作为独立的技术单元用于城市水景的应急处理,也可和生物操纵技术、人工湿地、水生植被恢复等结合起来,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阻碍了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继而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已有的研究从富营养化特征、机制、演化以及生态、工程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究,其1980—2010年湖泊水体总磷、总氮、透明度、叶绿素、生化需氧量及营养状况指数等均指示和记录了近30年来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特征及演化过程。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的典型性与差异性、富营养化演化及其修复现状的背景下认为:近年来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好转大多只是季节性或区域性迹象,云南高原湖泊整体上乃处于持续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状态,部分湖泊因为周边农业用地和建设的扩展已经导致湖泊处于不可恢复状态,抚仙湖、阳宗海等湖泊周边因开发需水量大,导致湖泊水位出现快速下降和湖容大量减少。进一步对云南高原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开展更大时间尺度的研究,特别是湖泊变化机理的研究和趋势预警的升级是今后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和其对氮磷的净化能力,重点阐述了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湖泊治理中的生态功能。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成本低,美化环境等多种优点。 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武汉市湖泊面临的严峻形势,探讨了城市湖泊水生态修复途径,提出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来实现湖泊污水零排放的目标,河湖连通实现湖泊水体活力更新,湿地修复实现湖泊水体自身净化功能,并完善相关的湖泊健康监测体系,逐步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促进沿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湖泊是城市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发展,对城市湖泊各种资源的需求日趋加强。在分析城市湖泊特征的基础下,提出了城市湖泊健康的内涵,基于此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湖泊状态、人-水关系的健康两方面提出12个指标描述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并给出各指标的量化标准。以苏州市吴江市潜龙渠为例进行研究,计算表明潜龙渠健康综合指数2011年与2014年分别是0.343和0.582,可见潜龙渠已从"微病态"过渡为"亚健康"状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明显,说明该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充分体现城市湖泊的特征,评价结果较为客观,易于推广。评价结果表明,潜龙渠生态修复措施颇有成效,梳理潜龙渠生态修复方案以供其他城市湖泊借鉴,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山湖是上海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黄浦江上游的重要水源保护地.其水质、水量状况对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淀山湖水体质量不断下降,尤其是2007年,淀山湖各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蓝藻暴发。基于此背景,在对淀山湖进行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试验工程.通过试验工程的实施形成一套可供修复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的技术体系,为大规模实施相关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城市河道水体现状及其污染成因,表明城市河道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外源性污染物质和内源性污染物质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生态修复技术,指出了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我国城市河道水体现状及其污染成因;指出了城市河道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外源性污染物质和内源性污染物质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生态修复技术,展望了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Phosphorus (P) is often the limiting nutrient for algal growth, and P in sediments can be released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To control P release, in-situ control technology with lanthanum (La) modified bentonite clay (Phoslock(?)) was proposed and its effectiveness was tested and evaluated both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trials. The results of static and dynamic simulation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howed that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Phoslock(?) at 0.5 kg/m(2), the orthophosphate (PO(4)-P) concentration of the overlying water decreased to a low level (≤0.02 mg/L) within 10 days. Even under anaerobic and high pH (pH = 9.0) conditions, the phosphate release suppression efficiency reached 98.3%, and the P-release rate was -8.20 mg/m(2) d (negative value indicates P adsorption by Phoslock(?)).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field sediments rehabilitation project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us showing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Phoslock(?) could inhibit the internal P releas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综合国内外对于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目前在此领域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结合生物生态净化基工艺在人工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本度  陈杰 《给水排水》2006,32(11):25-27
广东东莞某小区的人工湖中使用人工湿地结合生物生态净化基工艺,对人工湖微污染的修复及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结合生物生态净化基工艺应用于景观水微污染控制是有效的,CODCr、NH3-N、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达到75%、85%、90%以上。该工艺具有效果稳定、操作方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环境要素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受损,河流部分功能丧失,影响了城市的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梳理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为我国的城市河流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进而控制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提出以镧改性膨润土(Phoslock®)为修复材料的底泥原位修复技术。通过多因素作用下的静态、动态模拟试验,同时结合现场水体治理工程的实际应用及跟踪监测,首次分析、研究镧改性膨润土的应用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磷转化和固化的效果以及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为类似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Phoslock®用量为0.5kg/m2时,上覆水中正磷酸盐质量浓度在10d内降至0.02mg/L,即使在厌氧和高pH值(pH=9.0)条件下,底泥抑磷率也能达到98.3%,底泥释磷速率为-8.20mg/(m2·d)(负值代表Phoslock®对磷的吸附),底泥中的活性磷逐渐被惰性化为稳定态磷,现场监测结果与室内模拟试验取得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整治城市河道(湖泊)时,人们往往只考虑满足水力技术要求,而忽视了其在城市中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及水环境的认识增长,城市河道或湖泊治理过程中,生态化改造及景观设计日渐成为主流,南昌也先后启动了抚河故道及玉带河引水活化工程.艾溪湖湿地公园的建设、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等,改善了城市环境,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7.
漳卫南运河水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潭卫南运河的历史和现状,全面论述了流域水生态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潭卫南运河水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归纳湖泊生态需水的相关概念、分类和组成,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2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其主要集中在水文学角度与生态学角度2个方面,故从这2个角度总结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其中:水文学方法主要考虑湖泊长序列水文要素,具体有最低水位法、水量平衡法和换水周期法等;生态学方法多同时考虑湖泊生态和水文要素,具体有曲线相关法、生态演变分析法和功能法等。不同方法的主要原理、适用性各有不同。以太湖为例,选择最低水位法、换水周期法和生态演变分析法3种方法进行实际应用与结果比较,得到太湖生态需水分别为36.01亿、27.14亿和38.81亿m3。综合比较分析后,认为生态演变分析法在计算过程中同时考虑了水文与生物状况,计算结果最合理,故最终确定太湖湖泊最小生态需水为38.81亿m3。该研究为系统了解并合理选择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开展湖泊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物操纵的富营养化湖库蓝藻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复旦大学研究团队负责实施的基于生物操纵的3个湖库蓝藻控制成功案例,总结了取得成功的共性理念和关键技术,重点涉及"内外共生源"的概念及其放大作用、控制蓝藻水华对治理湖库富营养化的作用、经典和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的协同作用、从冬季开始的生物持续控藻在富营养化湖库水华控制中的作用、食藻动物的科学投放,以及滤食鱼类粪便二次污染控制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人工湿地技术改善城市河湖水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人工湿地技术 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一种高功能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是根据自然湿地净化污水原理强化后的水质净化技术,融合了土地处理和水生植物处理技术.由于人工湿地具有生态、高效、节能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推崇,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试验研究,目前技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