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再生净化是汽车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论述了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微波再生净化系统的构成、过渡器结构分析、再生腔结构分析,以及如何对过滤器再生效果的间接性评价指标。对设计制造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净化装置具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蜂窝陶瓷作为柴油机排放微粒过滤装置滤芯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电加热元件贯穿其中的分区电加热再生产方案相结合的直通式滤芯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较好地兼顾碳烟过滤效率,过滤装置压差及柴油机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柴油机排气微粒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阐述了中国拥有大量低技术水平的柴油机而使用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与再生装置的重要性。在分析世界上已有结构优缺点并进行大量新型结构试验的基础上 ,得出了一种过滤机理及效率、压降、再生方法及周期和时间、减少能耗等都比较好的新型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与再装置。还介绍了此新型结构应用到城市公共汽车上的使用方案以及在中国的其它领域乃至全世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微波再生系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研制的柴油要排气微粒过滤器微波再生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具体分析了现生腔内存在的微波模式,平滑过滤器的驻波特性以及再生腔的尺寸、过滤体的长度、微波特性、截止衰减器等对微波反射原影响;为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的结构设计提供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柴油机排气微粒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阐述了中国拥有大量低技术水平的柴油机而使用柴油排气微粒过滤与再生装置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此新型结构应用到城市公共汽车上的使用方案以上及中国的其它领域乃至全世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静电捕集柴油机排气微粒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柴油机排气微粒的危害性、控制此类微粒的重要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采用高压脉冲直流电源的静电捕集装置来净化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研究课题,经试验表明:此装置既能高效捕集柴油机尾气中的排气微粒,也对其HC、NOx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建立了微粒静电捕集效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类似微粒静电捕集器的捕集效率的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进行了净化柴油碳烟微粒过滤器试验装置的研制。根据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引线方便,滤芯固定可靠等要求,设计出了一种适用于柴油机微粒净化,有较高过滤效率的过滤器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装置能较好地滤掉柴油机排气中的碳烟微粒,过滤效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我校热能工程系微粒技术研究室副教授刘巽俊等承担的机械工业部农机局关于“柴油机排烟微粒污染的控制”称研课题于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在我校通过部级鉴定。参加鉴定会的专家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在实验室现场对微粒测定系统和过滤器实验样品进行了复试复测后,一致认为:柴油机排烟微粒过滤器实验样品,能保证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质量过滤效率,在排气温度450℃以上时,可以获得再生,并且安装过滤器后,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没有明显影响,对降低柴油机排气噪音有一定作用。提  相似文献   

9.
柴油添加剂在柴油机微粒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的再生方法,分析了柴油添加剂在微粒再生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借助于柴油添加剂实现微粒捕集器再生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试验研究了柴油添加剂对于微粒再生的实际作用效果,以及添加剂配比、发动机工况和过滤器结构对微粒再生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所开发的柴油机微粒净化系统能对柴油机的微粒实现连续催化再生。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柴油机排气微粒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微粒排放的技术路线,开发了一种柴油机排气微粒净化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减少柴油机微粒排放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柴油内燃机的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排放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对近5年来关于柴油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以及减排措施的研究进行搜集、整理和总结,主要讨论柴油机尾气污染物在不同工作条件(海拔高度、车速、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下的排放特征.结...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排放物中含有大量微粒,对环境影响严重,其中,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降低柴油机的排放,特别是降低其微粒排放是柴油机环保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文章从燃料、机内控制及微粒排放后处理技术方面,分析了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机内的一些控制措施,阐述了国内外目前研究柴油机微粒排放后处理装置的废气再循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等主要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满足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缸内次后喷主动再生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台架试验研究了缸内次后喷(LPI)对柴油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不同后喷油量下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的升温特性,提出了采用缸内次后喷和DOC提高排气温度进行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主动再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负荷工况(40%和50%负荷率)通过缸内次后喷能够显著提高发动机排气中的HC排放,促进其在辅助升温装置DOC内的氧化发热,提高DPF入口排气温度,满足DPF主动再生对高温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优化DOC与DPF的匹配有一定参考价值,为DPF再生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控制,并对改进发动机和排气管道的结构设置有指导意义.从物理化学特性、实验测量、数值模拟等方面对柴油发动机排放颗粒物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认为在统一系统中综合考虑各种尺度颗粒的数值模拟工作还需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柴油车尾气排放的碳烟颗粒会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柴油车尾气碳烟颗粒的低温燃烧离不开高活性的催化剂。将用水热法制备出来的耐高温、中性无毒、高分散的异性纳米Al2O3颗粒直接添加在柴油中。分析评定其作为添加剂的助燃催化活性及对降低可吸入污染物尾气排放的功效。并控制粒径及形貌使助燃后的纳米Al2O3有效沉积在"后处理"装置上进一步净化尾气中微细杂质,避免PM2.5污染物流入大气,危害人体健康。项目研究中克服以往单纯依靠"后处理"装置尾气净化效果的局限性,开创使用纳米颗粒从源头上防治PM2.5产生的先例。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果依赖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柴油机排气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柴油机在低转速、低负荷的工况下排气温度往往不能达到催化剂有效的工作温度。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工作温度,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者采用自制的电加热装置,用电加热的方式提高催化剂的工作温度以改善柴油机的排放,并且进行实际的发动机台架对比实验,对比加热前和加热后柴油机排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催化剂进行电加热后对排放改善的效果比较明显,尤其对于降低NO的排放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台六缸重型柴油发动机进行改装,进行乙醇/柴油活性控制压缩点火(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试验,分析预混比(premix ratio,Rp)对乙醇/柴油RCCI排气颗粒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RCCI颗粒物元素组成主要包括C、O、Si元素,还检测出微量金属Zr;随着Rp的增加,RCCI颗粒物C和O元素均增加,Si和Cu元素均减小,Zr元素减少至消失。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RCCI颗粒物化学成分生成理论的理解,为减少RCCI颗粒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柴油机尾气微粒的分形特性,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纤维材料对尾气微粒的过滤效率数学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纤维材料作为微粒捕集器过滤材料时的过滤机理、过滤效率和压降特性,研究了微粒分维数对过滤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柴油机尾气微粒的主要捕集机理为扩散和直接拦截,惯性机理的作用很小。纤维过滤材料对粒径为200~400nm的尾气微粒的捕集效率最低,为了提高这一尺寸范围微粒的过滤效率,应降低过滤流速、提高过滤温度以提高扩散机理的作用,并且减小过滤材料纤维直径、提高填充密度以提高直接拦截机理的作用。综合考虑材料捕集效率和压降,应尽量减小填充密度以降低压降,缩小材料纤维直径以提高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