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天森 《冶金自动化》1996,20(6):6-8,18
从炼钢生产的范畴,从工艺的角度,探讨了炼钢结构优化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炼钢生产中工序对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讨论了炼钢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对江西新余钢铁总厂炼钢、轧钢生产结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生产布局和金属料流向的思想,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产品构成和较低的产品成本。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3.
苏天森 《炼钢》1995,11(2):3-7
叙述当代炼钢生产态势的特征是:更高效、更连续,更可控,更优化。分析了我国炼钢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对实现精料,调整产品结构,中,小钢厂结构优化等问题,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永龄  郭代仪 《炼钢》1997,13(5):30-34
重钢在全国率行淘汰了平炉炼钢,发展转炉炼钢和全连铸生产工艺,文中根据重钢生产实践,从连铸技术发展,平炉和转炉炼钢成本比较,转炉炼钢厂连铸坯品种开发,和安置平炉厂下岗人员四个方面,论述淘汰平炉,优化炼钢生产结构问题,提出应创造条件,尽早淘汰平炉,发展全连铸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肖忠敏 《武钢技术》1996,34(7):60-64,F003
介绍了编制炼钢专业继续工程教育科目的指南的目的,意义及背景,概述了国际炼钢生产发展及国内炼钢先进生产技术水平,阐明了武钢炼钢生产的现状,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指出了炼钢系统科技队伍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介绍了科目指南的主要内容,并对实施本科目指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取得的进步和当前发展面临的背景中国钢铁工业近十年来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产钢大国。应当看到,以大力发展连铸为中心的战略,迅速地优化了炼钢生产结构,并在带动整个钢铁生产流程现代化和企业结构优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九十年代以来炼钢-连铸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成就1.连铸生产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炼钢和整个钢铁生产蓬勃发展的主要技术动力(见表1)。由表1中可见,九十年代以来,连铸坯年增产量一直超过钢产量的增长。以1990年为基数,…  相似文献   

7.
温度制度是否合理反映了一个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用提高出钢温度来弥补炼钢后步工序的损损失和因管理不科学而造成的钢液温度下温的陋飞逐渐被合理的温度控制所取代。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炼钢--连铸工艺温度控制的情况,对炼钢企业制定合理的温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冶金》1999,(6):1-7
4 冶金专业领域重点技术4.3 炼钢专业技术 炼钢是钢铁生产的主体工序,炼钢工序的技术进步对钢铁企业结构和流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关系到钢铁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物料和能源消耗以及成本效益。国内外都以炼钢工序的发展作为行业技术进步的核心。炼钢工序主要包括氧气转炉  相似文献   

9.
吴耀光  肖步庆  朱立光  王雁 《钢铁》2021,56(11):55-62
 电炉炼钢作为短流程的核心工艺,具有铁元素循环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及环境效益良好的特点,推动电炉炼钢健康发展符合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钢铁绿色发展的要求。电炉炼钢入炉的钢铁原料种类较转炉多且结构灵活,并且对电炉冶炼的工艺过程控制有直接的影响。为创造充分挖掘和发挥电炉炼钢优势的良好起始条件,针对目前电炉炼钢的主要入炉钢铁原料的情况和特点,从其生产储备、工艺过程操作、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废钢、铁水和直接还原铁作为主要原料的使用现状及优缺点,并着重对比分析了直接还原球团特点和技术指标,为探究和优化合理的电炉炼钢入炉钢铁原料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废钢和直接还原球团将成为今后短流程炼钢的主要原料。结合钢铁循环利用技术和产业专业化的逐渐成熟,以及更加绿色环保的氢冶金技术的发展,废钢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高品位洁净球团生产技术、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将会是未来电炉入炉钢铁原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配套新型高效智能电弧炉冶炼技术将会是未来短流程炼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对酒钢宏兴炼钢一工序脱硫-炼钢-精炼-连铸工序时间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与实践中得知,工艺流程和生产协调匹配、生产模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生产模式决定着系统运行效率,因此,制定了该广三炉对四机的生产组织模式的调控方案,确定了生产组织模式的调度模型,为全流程更好的衔接匹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炼钢脱氧工艺现状及改进攀钢脱氧工艺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炼钢脱氧的发展及攀钢炼钢脱氧工艺的观状,并对炼钢脱氧工艺及脱氧剂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攀钢脱氧工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弧炉炼钢生产和技术现状,在结合国外有关方面观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中期电弧炉发展方向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校和企业在学习和培训中面临的成本和效果问题,推荐了互动性良好的免费电子学习资源——钢铁大学虚拟炼钢平台,介绍了该平台各模块的基本功能,以及高炉、炼钢、精炼和连铸模块的应用,提出应在高校和企业内广泛宣传和有效利用该资源,推动钢铁行业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5.
对攀钢实现少渣炼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国内外少渣炼钢的技术现状,分析了攀钢实现少渣炼钢的可能性,讨论了与少渣炼钢相关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转炉炼钢过程自动控制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转炉炼钢自动化的实现方法。结合攀钢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攀钢实现转炉炼钢自动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一种可持续的方法,回收钢渣中有价值的成分再利用.根据对钢渣回收利用的创新原理,使用热解重量分析法在1623~1823 K的温度范围内,在不同的气氛中对液态渣中的氧化亚铁氧化进行了实验研究.本实验中采用合成剂(二元和三元渣系)和工业炼钢渣,使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反应产物的分析,并确认了通过氧化可将炼钢渣...  相似文献   

18.
电弧炉石墨电极节能降耗与成本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弧炉炼钢石墨电极的定义以及性能特点,对其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的消耗机理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几种计算石墨电极消耗量的方法。基于石墨电极节能降耗与成本控制的目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电极降耗较为有效地相关工艺研究以及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工艺,提出要以探究石墨电极消耗机理为其降低消耗的理论依据,使电炉炼钢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历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首钢转炉工序能耗变化,简述中国钢铁企业转炉炼钢节能技术进步和首钢转炉负能炼钢的情况。通过首钢北京、首秦和迁钢三地钢厂钢产量、炼钢工序能耗、转炉工序能耗及连铸工序能耗变化,阐述钢产量与不同工序能耗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新旧折标系数、转炉煤气回收量等因素对转炉、炼钢工序能耗的影响。在对比分析国内先进转炉煤气回收量的基础上,指出转炉、炼钢工序的节能潜力,并提出基本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钢渣在炼钢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树振 《炼钢》1994,10(6):54-59
本文叙述了钢渣在炼钢领域中几种应用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各种应用方法却实可行,经济效益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