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硝态氮与铵态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硝态氮和铵态氮是作物能直接吸收的两种有效态氮源。20世纪30年代的经典实验已证明:这两种氮源对作物氮营养的效用等价,但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存在差异。据此简要讨论了作物对两种氮源的吸收、储存和代谢特点,及其在不同营养环境下的差异。借以全面理解两种氮源的作用,并有助于评价和解释我国近年来对不同作物在不同营养环境下完成的大量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肥料中硝态氮、铵态氮、总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化工》2017,(8):14-16
研究仅含硝态氮、铵态氮的肥料,结果表明,用GB/T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检测含有硝态氮、铵态氮的肥料中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差减法总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标准GB/T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中没有体现总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这是根据铵态氮与硝态氮性质总结研究出来的)与标准NY/T1116-2014《肥料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含量的测定》单独检测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GB/T8572-2010检测总氮含量与SN/T0736.5-2010《进出口化肥检验方法第5部分:氮含量的测定》检测总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马全会  闫芬芬 《中氮肥》2022,(5):5-7+30
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而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运输、储藏和同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即施肥过程中铵态氮与硝态氮的配比及吸收量的不同影响离子吸收、植物生长和作物产量。依据“矿质营养学说”,提出“电荷守恒离子吸收”假说,并从植物根系吸收离子状态的矿质营养元素综合分析,在假设矿质营养全部同时吸收的前提下,根据电荷守恒原理,计算验证出氮、磷、钾、钙、镁、硫6种大量元素中的氮源以NO3-与NH4+两种形式且按照3∶1的比例被植物吸收利用,该结论与目前大量科研结论基本一致,可为配方肥料尤其是大量元素水溶肥中氮源的改进提供一些借鉴依据,也可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尤其是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凯  马培华  贲艳英 《磷肥与复肥》2010,25(1):13-14,17
论述了近年国内外生产和施用的氮肥中所含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关系。硝态氮肥产量占全球氮肥总产量:世界约14%,欧盟约40%,而我国仅占2%。消费结构比例与产量比例相近。世界最大3家氮肥生产商Yara、Terra和PCS的主要产品为硝铵尿素溶液、硝酸盐等含硝态氮产品,产量和销售量占其氮肥总量的50%以上。加快发展我国硝基肥产业,提高硝态氮肥施用量,对优化我国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葆 《磷肥与复肥》2008,23(3):11-14
我国生产的氮肥数量巨大,但含硝态氮的化肥所占比例很小,这不利于化肥的合理施用.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植物的氮源,两者基本上是等效的,要根据作物和土壤条件合理施用.我国应当适当增加含硝态氮化肥的生产.第一,要对硝酸铵进行改性,使之不能再制造炸药;第二,要消除认为用了硝态氮肥就不能生产绿色食品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6.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源地,土壤的健康状况在整个农业构建元素体系构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改善与提高土壤的健康,需要加强对土壤中营养成分及重金属的监督与检测。基于此,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化学模型在土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检测土壤中硝态氨及镍为切入点,阐述硝态氨与镍的概念及性质,运用实验法分析硝态氨及镍成分含量,最后针对测试结果,对土壤性质分析进行定量与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肥料中的氨态氮、硝态氮、尿素态氮含量测定的反应原理以及测定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粤东潮安县凤凰镇11个茶园土壤的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大多数茶园土壤硝态氮含量没有超过标准,污染较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稳定性高,精密度好,适合一般的科研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于专妮  王强 《应用化工》2014,(5):946-949
根据NO-2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而碘遇淀粉显色这一反应特性,通过改变模拟土壤浸提液的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还原浸提液中的硝态氮,探索出制备淀粉碘化钾试纸的最佳条件,并制作出标准色阶谱图。实验以分光光度法为验证手段,试纸法测量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与仪器检测结果基本吻合,且其它共存离子对显色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短程反硝化的反硝化过程是将水中的硝态氮反硝化控制在亚硝态氮阶段,亚硝态氮被直接还原成氮气的过程。硝态氮是亚硝态氮积累的来源,是影响短程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硝态氮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条件下的亚硝态氮的积累率,以及以短程反硝化的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随着硝态氮浓度增加,亚硝态氮积累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反硝化速率先增大再降低后趋于稳定,硝态氮浓度影响亚硝酸根积累率从而影响反硝化速率。实验采用双Monod方程模拟其反硝化过程动力学,根据方程可以预判不同硝态氮浓度下的反硝化速率。  相似文献   

11.
开发以粒状硝铵为氮源的普钙、氯化钾掺混肥,并在包装过程中采取排气措施,减少袋内空气和物料的流动,减少了掺混后的分层。  相似文献   

12.
一种腐植酸有机液肥增强植物抗旱性能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型腐植酸有机液肥对植物抗旱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喷施2次新型腐植酸有机液肥后4种类型植物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对新型腐植酸有机液肥在提高植物抗旱性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价。供试植物喷施2次新型腐植酸有机液肥后水分利用率较清水对照上升7.60%~34.32%,较喷施1次后水分利用率上升幅度有所增加,上升幅度增加值为0.69%~15.60%。喷施新型腐植酸有机液肥能显著降低植物的蒸腾速率和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率,增强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腐植酸液肥(L—CHA)在小麦上施用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L-OHA液肥处理的小麦可增产12.6%~15.4%.稀释1000倍、2000倍、4000倍的不同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唐文骞 《化工设计》1998,8(1):46-47
主要介绍法国GP公司硝酸的生产工艺特点、尾气处理技术以及硝酸铵AZF管式反应器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比较了不同混合物,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腐植酸、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黄腐酸、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酸性混合物(黄腐酸+腐植酸)在对氨损失,土壤pH值,铵态氮和可利用硝态氮积累等方面的影响,以尿素单独施用作为对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一个封闭式动态空气流量系统来评估是否混有重过磷酸钙、氯化钾、腐植酸、黄腐酸的情况下尿素的有效性。氨损失、土壤pH值、土壤中铵态氮以及可利用硝态氮是由标准程序测定的。结果:与对照组(单独施用尿素)相比,处理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腐植酸,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黄腐酸,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酸性混合物(黄腐酸+腐植酸)中氨损失明显地减少,减少率由12.92%、20.12%、25.94%达到100%,土壤中的铵态氮也有类似的变化。从所有的处理来看,只有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黄腐酸,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酸性混合物(腐植酸+黄腐酸)明显地积累了土壤中可利用硝态氮,这一结果与本研究中pH值的结果一致。结论: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中混合腐植酸或者酸性的腐植酸和黄腐酸混合物能够显著减少氨损失。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尿素中N,P,K使用的有效性,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腐植酸对氮、磷肥的增效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植酸由芳香族及多种官能团构成,具有弱酸性、吸水性、胶体性、吸附性、离子交换性、络合性、氧化还原性等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在增效化肥方面效果显著,但相关的机理研究较分散。为此,综述了腐植酸对氮、磷肥增效机制,以期为推动腐植酸与氮磷复混肥产品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用肥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叶面肥和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该试验设有CK区(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控释肥1区(施氮量等于常规施肥施氮量)、控释肥2区(施氮量为常规施肥施氮量的2/3)、常规施肥加腐植酸叶面肥区8个肥料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影响很大,其中常规施肥加腐植酸叶面肥区和控释肥1区、控释肥2区叶面积大、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实粒数多、产量高,腐植酸叶面肥区效果最好;无氮区与CK区各指标数大致相等,水稻生长发育各因素很低;无磷区、无钾区和常规施肥区各指标介于CK区与腐植酸叶面肥区之间。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叶面肥因含有天然腐植酸、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其施用直接影响着水稻产量的高低;控释肥因其中营养元素缓慢释放,达到了养分供应时间长,利用率高的目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既要关注老百姓吃饭,又要关爱地球长远。腐植酸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是土壤的魂,是种植业的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腐植酸的土壤就不叫土壤,腐植酸既是土壤的,也是肥料的。让腐植酸与肥料"联姻",可以"一荣俱荣"。对此,充分发挥腐植酸在优化土肥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腐植酸精制有机肥在小麦和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和水稻上,以复混肥为对照的田间试验表明,腐植酸精制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小麦增产比复混肥增加1.31%~8.69%;水稻增产比复混肥增加0.75%~8.02%;施用腐植酸精制有机肥能够增加经济收入,小麦亩净收益比复混肥增加15.96~75.67元;水稻亩净收益比复混肥增加12.21~105.73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腐植酸保水肥与秸秆覆盖相结合在玉米上施用的水肥耦合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进行秸秆覆盖的同时,土壤中施用腐植酸保水肥,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作用。覆盖免耕加腐植酸保水肥的处理,增加土壤含水量达17.8%。水肥耦合使土壤中水分养分充分发挥了作用,促进了玉米丰产,增产幅度达14.80%~43.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