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高聚物对兔毛改性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天然高聚物作为固着剂,在微波场中对兔毛纤维与丝胶进行改性处理.考虑预处理工艺、丝胶浓度、固着剂浓度和微波参数4个因素,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讨论了各因素对兔毛纤维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本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壳聚糖作为固着剂,在微波场中运用丝胶对兔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考虑丝胶质量分数、壳聚糖质量分数、微波处理液pH值、微波参数和水洗温度5个因素,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讨论了各因素对兔毛纤维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改性处理综合效果确定最优方案为:丝胶质量分数2%,壳聚糖质量分数1.2%,微波处理液pH值4.5,微波参数为:P30火力加热7 min,停2 min,再加热7 min,水洗温度为常温。  相似文献   

3.
文摘精粹     
纤维080101天然高聚物对兔毛改性处理的研究采用天然高聚物作为固着剂,在微波场中对兔毛纤维与丝胶进行改性处理。考虑预处理工艺、丝胶浓度、固着  相似文献   

4.
周燕 《广西轻工业》2014,(12):82-83,85
研究竹浆织物在不同的整理工艺条件下丝胶整理效果的好坏,探讨改性工艺中的最佳丝胶质量浓度、最佳焙烘温度、最佳焙烘时间以及合适的交联剂。在设置工艺条件时,以丝胶粉的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不同的交联剂为参数,通过整理后折皱回复角测试、织物拉伸性能测试以及白度测试等实验来评定丝胶整理效果的好坏,并用酸性染料染色,讨论工艺参数对竹原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丝胶粉用量为15g/L,戊二醛用量为1%,焙烘温度为120℃,焙烘时间为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丝胶对竹浆织物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纤维用丝胶改性加工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宏湘 《丝绸》1995,(1):23-25
论述了丝胶的特点及其在纤维改性中的作用,概述了丝胶高效率萃取的方法,着重介绍纤维用丝胶改性的方法,如戊二醛溶液处理法和树脂处理法等。  相似文献   

6.
白云  麻文效  蒲翠 《针织工业》2021,(10):44-47
羊绒纤维利用氨气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戊二醛(G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交联剂的架桥作用下分别进行丝胶蛋白在其表面的接枝改性。通过探讨羊绒的染色效果与纤维强度,优化了氨气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比常温浸渍反应与浸轧烘两种方式对接枝的影响,优化交联剂的用量。结果表明:浸轧烘的方式要优于常温接枝,丝胶经不同交联剂在羊绒的接枝率顺序为GA﹥EGDE﹥HDI,但GA交联后纤维白度下降严重,EGDE及HDI交联绒的染色能力不受影响;抗菌和抗氧化剂测试发现,丝胶改性羊绒具备了良好的生物活性;另外,改性绒具备了较持久的耐洗牢度。  相似文献   

7.
由青岛长江实业公司研制的RCP型兔毛纤维改性处理机,已通过了生产技术鉴定。该设备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不改变兔毛纤维本身蓬松、柔滑性的前提下,用空气作为处理气体,对兔毛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兔毛纤维的动、静摩擦系数和兔毛纤维的染色上色率,改善兔毛的可纺性,减少掉毛量。处理后的兔毛纤维的强力、手感、白度无明显变化。经试纺羊毛50%、兔毛40%、锦纶10%的“541”纱线,兔毛纤维上染率提高22%以上,纱线强度提高40%~60%,兔毛针织织物掉毛率降低78%。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兔毛纤维的表面摩擦因数和拉伸强度,分别以H2SO4和H2O2作为处理剂对兔毛纤维进行预处理,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牛奶蛋白质对兔毛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处理。分析研究了接枝改性前后兔毛纤维表面形貌、摩擦因数、强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经过H2SO4预处理后,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0%,交联剂质量分数在1%~1.5%时纤维表面接枝效果最佳,摩擦因数提高能达到40.97%,强度提高能达到4.96%;经过H2O2预处理后的兔毛纤维,其接枝交联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在蛋白质10%,交联剂1.5%的条件下,其摩擦因数增大32.33%,但是整体而言其强度下降较大,纤维损伤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胡麻脱胶方法中存在污染环境、效率低的缺点,采用微波预处理胡麻纤维辅助碱处理的脱胶工艺。研究NaOH质量浓度、微波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长等3因素对胡麻纤维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方案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aOH质量浓度为16g/L,微波功率400W,微波处理时间20min时,胡麻纤维的残胶率5.53%、断裂强力68.62cN、线密度19.56dtex,效果达到最好。相较传统碱处理脱胶工艺,微波辅助脱胶大大提高了脱胶效率,纤维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形态结构的检测对不同生长部位和不同细度的兔毛进行质量评价。基于DNA分析的兔毛纤维鉴别方法实现了对混纺织物中兔毛成分的有效检测与精确识别,兔毛纤维吸放湿性能的系统研究为兔毛加工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基础数据;接枝交联、微波、等离子体处理等方法被用于兔毛纤维的改性;新型毛网卷捻兔毛梳理机的研发使得兔毛梳理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兔毛与彩棉、羊绒或再生纤维素纤维进行混纺是近来兔毛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兔毛低温染色和防脱毛整理是兔毛染整的研究重点,氨水、酶和树脂处理等方法被用于兔毛染整加工。将兔毛用于蛋白质整理剂和蛋白质粉体材料,是兔毛在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方面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降低兔毛针织物缩水率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采用少量茧衣与兔毛纤维混纺,利用丝胶在热湿条件下会发生膨润溶解的特性,经特殊处理后丝胶溶解兔毛粘住,进而降低缩水率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经处理的兔毛针织物缩水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兔毛改性方法,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纺材的特点,探讨了改性后的兔毛加工工艺,以及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提高兔毛的可纺性、摩擦系数,减少兔毛织物掉毛,增强其服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极低真空、低温等离子进行兔毛改性处理,可以有效地增加兔毛纤维的表面摩擦系数,并使比电阻有所下降,从而减少静电,改善产品掉毛现象;而采用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参数,又可以保持兔毛滑糯、柔软,枪毛漂浮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纤维的丝胶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丝胶和阳离子交联剂改性大豆蛋白纤维和织物,对丝胶改性大豆蛋白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丝胶改性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同时对染色效果及其他性能如折皱回复角、毛细管效应、白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与未改性、阳离子单独改性的大豆蛋白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丝胶和阳离子交联剂对大豆蛋白纤维改性。织物的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小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得率,本实验以小米糠为材料,对其进行气爆预处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酶法对气爆预处理小米糠进行改性,分别研究酶添加量、温度、pH、微波功率对小米糠SDF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实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改性小米糠SD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气爆条件设定为压力1.0 MPa、时间90 s,最优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5.85%,温度56℃,pH4.64,微波功率451 W,在此条件下改性小米糠SDF含量为13.117%,比未经改性小米糠SDF含量高出了10.96%。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方法对兔毛进行改性后染色,对其上染率、颜色变化及强力损失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改性方案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兔毛纤维上染率明显提高,纤维对颜色的选择性吸收发生变化,色光发生偏移,纤维强力不同程度损伤。综合考虑兔毛纤维的用途,采用双氧水改性兔毛最为合适,上染率提高了46%,强力下降19.3%。  相似文献   

16.
兔毛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兔毛纤维表面鳞片层导致兔毛纤维表面非常光滑,纤维之间的摩擦因数小,纤维之间的抱合差,织物容易掉毛,染色性能不好,故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兔毛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和CDCA-100F表面动态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后的兔毛纤维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兔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逐渐消失,纤维表面产生明显刻蚀,兔毛纤维的前进角、后退角明显降低;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兔毛纤维的卷曲度得到提高,兔毛纤维的强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5,(12)
利用丝胶还原Ag NO3溶液制备丝胶/纳米银溶胶,再对经碱减量处理的涤纶织物进行改性。探讨了Na OH质量浓度对碱减量的影响,以及丝胶和乙二醛用量、溶胶处理温度和时间、乙二醛处理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因素对涤纶改性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后涤纶织物的性能。优化的丝胶/纳米银溶胶改性工艺为:碱减量涤纶织物先在50 g/L丝胶粉、1.0 g/L Ag NO3制成的丝胶/纳米银溶胶中,于90℃处理60 min;再在50%丝胶量的乙二醛溶液中,于70℃处理90 min。经丝胶/纳米银溶胶处理后的涤纶织物,毛效和抗静电性有所提高,且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耐30次水洗。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丝胶对黏胶纤维进行整理,探讨了丝胶粉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丝胶改性后黏胶纤维织物透气性能、抗皱性能、白度及毛细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性,织物的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得到了提高,透气性能有所下降,白度几乎不变。综合考虑,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胶粉质量浓度30 g/L、焙烘温度105℃、焙烘时间8 min、渗透剂2 g/L、质量分数为30%柠檬酸60 g/L和三乙醇胺10 g/L,在此工艺条件下,丝胶对黏胶纤维织物的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戊二醛固着茧衣丝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戊二醛作固着剂对茧衣进行丝胶固着,通过对戊二醛浓度和固胶温度的探索,得出了在茧衣不明显着色的前提下戊二醛固胶的较优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丝胶蛋白助剂改性条件对羊毛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在改性羊毛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过程中,使用单因素法确定了丝胶用量,阳离子剂DE用量及处理时间和温度;并对改性羊毛纤维与未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评价。在对改性羊毛与未改性羊毛染色性能的评价中,主要研究染料种类、染料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5个因素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并且评定了改性羊毛染色牢度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