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汽车的主动悬挂系统和被动悬挂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以主动悬挂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1/4车辆动力学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二次型最优控制器设计,并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1/4车辆悬挂系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控制方法的主动悬挂系统可以较好地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主动悬架的最优控制研究,首要的问题是建立车辆的1/4主动悬架模型。通过对车辆1/4悬架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目标性能函数,并设计最优控制器,利用MATLAB下的模块SIMULINK进行仿真得出性能数据,通过比较得出,运用最优控制的主动悬架的各项性能都比被动悬架提高较多。说明最优控制方法在主动悬架设计中有良好的作用。该设计从数学建模到最优设计以及最后的仿真数值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6.
建立了履带车辆悬挂系统主动控制的力学模型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极点配置法对采用主动控制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采用被动悬挂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了主动控制悬挂系统的车身振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比较三种基于在线自调整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构成和原理,并利用MATLAB/SIMULINK和模糊逻辑工具箱进行仿真分析,可得出控制规则自调整的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是相对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SPWM变频调速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的动态仿真功能(SIMULINK)来仿真开环SPWM变频调速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系统建模、参数设置的过程,且对仿真结果——仿真输出波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是影响列车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制动工况变换则是导致列车冲动的主要原因。针对列车在制动工况下的纵向动力学分析,详细论述了列车纵向冲动仿真建模的过程。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中,可以计算出每节车体的加速度及车钩力大小,为进一步分析并减轻列车纵向冲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表明,此方法对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具有较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履带车辆悬挂系统与地面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贝克理论建立路面,研究了高速履带车辆在工况为爬行60°坡时悬挂系统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分析了车辆爬60°坡在2种不同路面上左、右履带的平均转矩,并且和计算求得理论转矩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仿真数据和理论数据误差率在5%内,模型特别考虑了履带对履带车辆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导杆机构的MATLAB运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数法对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研究摆动导杆机构中摆杆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滑块的速度、位移.应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对导杆机构运动进行了仿真,输出了仿真图形,直观地揭示了摆动导杆机构中摆杆、滑块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实现履带车辆主动悬挂减振性能和能耗达到综合最优,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开展履带车辆主动悬挂多点布置优化设计。首先,建立了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道路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开展了履带车辆悬挂系统正交试验,分析了4种典型路面下各子悬挂对悬挂系统减振性能影响的敏感性;最后,设计了主动悬挂作动器的6个布置方案,通过建立基于线性二次最优(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简称LQR)控制的履带车辆主动悬挂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典型路面下各布置方案对悬挂系统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能耗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对履带车辆主动悬挂作动器的布置优化,可以实现悬挂减振性能和能耗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MATLAB软件中SIMULINK的机构运动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定机构的尺寸参数,列出所要分析机构加速度关系的闭环矢量方程,使用MATLAB软件中SIMuLINK仿真工具可以方便地求出机构在所计时间域内连续运动中各个构件的瞬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作为一种运动分析的新方法,改变尺寸参数,可以方便地观察到机构运动特性的变化。使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一种无级变速器机构。 相似文献
19.
动力学是高速码垛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但要建立机器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比较困难.通过UG建立机器人实体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在仿真环境中调整相应参数,得到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再利用SIMULINK建立控制框图,通过两者的结合进行机器人控制系统仿真.机器人控制算法采用基于CMAC与PID的复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算法可有效地用于机器人实时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较,机器人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鲁棒性等动态特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