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化工类人才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们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 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适应化工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确定新的人才模式,将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出富有时代特征、适应性强、综合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 衡量化工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从其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考虑,本文探讨化工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并对进一步推进教改,培养化工类学生的综合素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的政治思想教育职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政治思想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需要综合的,立体的教育形式,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窗口",应当在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净化校园文明环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正在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其核心是:教育质量、创新能力、人才素质。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前提:思想变革、观念更新。 ——迈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应当从发展战略的边缘地位上升至中心地位; ——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的双向性、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远比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变革更加艰巨和深入,21世纪的教育,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的升华,意味着从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上升至伦理、道德、心理和知识、能力等的综合,面向21世纪的人才观,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的实践,需要“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到心头” ……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建立适宜的体制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为创业型经济,创业活动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大学生是对新思想新形势最敏感的人群,自然会参与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客观需要。同时,创业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教育创新的重要遥径,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文章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我国无论在大学数量上还是在招生人数上都已逐渐进入大众教育时代。然而多数知名高校仍然开辟各种各样的教育实验基地,选拔部分优秀大学生加以不同模式的培养,以期发现和孵育更多优秀人才。本文根据对国内多个高校的调研结果并结合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理工优秀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进行了多维度探究。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工程。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逻辑,将教育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结合,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在信息技术深度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的今天,青年大学生“圈层化”现象日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知识碎片化、仪式距离化、思想“佛系化”、实践景观化等问题,这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加强高校教育主体间的协同性,在教育过程中注重针对性,在教育方法上突出社交性,在教育评价上立足实效性,采取入“圈”破“壁”、有“圈”无“壁”的教育方式,才能引导青年学生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管理教育,建立高校新秩序是实现大学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刚入学的大学生基本素质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生长在千差万别的家庭里,从小受到各不相同的家庭教育,受到社会上不同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虽经统考录取,但思想素质、学习基础、自治能力、身体状况等差异较大。入大学前,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生活、自治能力、自学能力和劳动观点都很差。要把这样的学生纳入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新生的主体也在发生着变化。面对着新的大学生,高校在入学教育方面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它能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完成角色转变。高校要结合新的发展形势,针对新的问题,推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块化,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文章从校风校纪、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多个模块对大学新生实施教育,促进新生在入学教育中更快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家实施的人才培养、科教兴国战略,在推动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培养,使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化学学习当中并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一直是一线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我们结合自身讲授的大学一年级化学课程,从教材选取、课前绪论、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及课后跟进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福建化工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对大学生培养的要求,将更加重视由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方法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了使化工高等教育能够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系正在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今年暑假,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上述的教育新观念、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梦秋  任晴晴  邵从英 《广州化工》2022,50(10):208-209
当代大学生被网络信息包围,他们的判断能力仍不完善,身心发展很可能受到不利的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必然之举。“课程思政”可以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这一理念的落实需要高校积极探索。《材料化学》是一门与新材料密切相关的课程,而新材料是工业发展的关键,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因此对该课程授课质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在《材料化学》教学活动中进行“课程思政”作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在21世纪的教育中能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研究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当务之急并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原国家教委1996年6月批准立项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组,由天津大学牵头,会同主持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参加单位大连理王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余国琮院士的领导下,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针,认真学习我国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化工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举行了5次研讨会,形成了《面向21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这个方案以传统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底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发出了“关于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的通知,旨在通过制定和实施本计划,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材培养的规格,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整体结构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和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当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人材。 一、21世纪生物化工人材的培养方向和规格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里既有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性,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又有我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4.
杨烁 《化学试剂》2020,42(3):341-341
现代高校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出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重任。有关教育部门在早年间已经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将高素质人才作为核心培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素质和技能。以技能为核心,以高素质为基础,所以素质教育成为21世纪我国高校现代化课程改革的核心。一般来说可以将素质教育划分为两个方面,也就是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课内外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华 《江西化工》2008,(3):155-156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化学教育作为中学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最近就素质教育又提出了十个重要措施,把“强化素质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高校的各门学科都在加紧研究、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课,更应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改革,把“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教学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去。 一、“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应上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性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课,理应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7.
创新与实践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洁生产课程教学改革在环境工程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如何提升和评价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也是评价课程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来,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引起许多高校的重视。国家教委也从95年开始将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中的两项主要任务之一,在49所院校中开展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提出要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入手,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全面素质教育的状况,探索高校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途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信息,它预示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将有可能产生一次大的变革和突破。但笔者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本是工程教育中的题中之义,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为地扭曲了它们之间互为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逐渐将教育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文化素质教育首当成为各大高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然而,应当明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并非否定专业教育,切不可将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放在对立的位置上,而是应当两种教育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在专业教育的全程贯穿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通过两种教育的相互带动和相互促进,从整体上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探索两种教育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学生现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为了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融入大学生活,对其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便十分必要。为此通过面向九江学院部分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性调查,把握和诊断目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高校在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所涉及的内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