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在国家计委、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科学规划的一项特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如果开工建设将对青海省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概况及对青海省经济建设带来的效益等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首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讨会”在西宁召开1995年6月24日至26日,由青海省政府主持,在西宁召开了“首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水利部南水北调办公室、黄委勘测规划研究设计院、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国家计委国土规划研究所、国家科委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沈凤生  谈英武 《人民黄河》2001,23(10):4-5,22
论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介绍了1952年以来工程研究进展情况,明确了调水规划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范围,从缺水量预测,可调水量分析,区域地质条件,调水工程方案及实施意见,投资估算等8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求,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西北地区增补水资源,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重大举措,应该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40亿m^3,从水权角度分析了对长江中下游已建梯级电站的发电损失,提出了补偿措施。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调水170亿m^3,建议主管部门,对中下游新建或规划的梯级电站,根据已减少的径流量调整开发目标以减少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展情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谈英武  刘新 《人民黄河》1999,21(2):19-2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多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了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  相似文献   

6.
从50年代初期毛主席根据北方干旱缺水提出南水北调宏伟设想以来,经过40多年前期工作,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的总体规划布局,并进入准备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主要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并促进黄河治理开发。西线工程不解决我省供水问题;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新开挖输水干渠到北京,沿途向鄂、豫、冀、津、京五省市供水。中线工程可向我省中南部整个平原供水;按照最初的规划设想,东线工程从江苏杨州长江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  相似文献   

7.
杨清贵 《四川水利》2008,29(2):51-5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及其支流各断面调水,其调水量占当地径流量的比例,目前规划较大,将对阿坝州所涉地区在诸多方面造成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该州独特的民族文化理念和自然地理情况,简述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阿坝州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经过近50年的勘测规划和设计研究,已经形成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受益区涉及大半个中国的工程方案。调水区和受水区的自然和生态系统复杂多变,东线和中线穿越我国的人口稠密地区,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也十分复杂,西线工程基本是在高寒的无人区兴建,要修建高坝和长隧洞。在这种状况下,要合理地、科学地调度和保护水资源,协调好各类矛盾,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效益,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效益,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因此,笔者认为南水财工程信息化建设应纳入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大西线南水北调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延伸与大西线联合调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大西线东坝—洮河线可调水1198亿m3,在现规划中线调水量的基础上通过香溪—浪河隧洞增加中线调水340亿m3,从而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计调水达到1816亿m3。联合调水工程可以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且技术上是可行的;估计工程总投资为20216亿元,未超出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建议国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论证,进而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受水区包括吕梁煤电能源基地、临汾煤化机械制造基地和运城煤化冶金基地,规划到2030年需调水量10.67亿m^3,建设碛口和古贤两条引水线路,工程总投资153.5亿元。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上游。阐述包括向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和缺水的黄河调水的必要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历经半个世纪的研究;以及工程方案技术。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汉江水资源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调水需求,迫切需要从长江干流引水作为补充。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期需调水量和调水过程。对大宁河剪刀峡水库和三峡水库的调水量和调水规模进行了研究,并且给出了最终的调水工程布置方案。该方案可充分利用大宁河水资源、减少抽水费用、占地少且对环境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入水量前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2020年调水40亿m^3,2030年调水100亿m^3,2050年调水190亿m^34进行了分配研究,提出了重点水资源利用的水源工程和不同调水量的受水区范围,并建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第一期工程应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实施以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供水目标及范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确定合理的供水目标和范围是调水工程可行与否的重要依据。根据西线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规模约170亿m^3,其中第一期调水40亿m^3,第二期调水50亿m^3,第三期调水80亿m^3。在对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缺水形势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线调水的供水范围为黄河上中游的六省(区)及其邻近地区,供水对象主要为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并对西线调水进行了初步配置。  相似文献   

15.
论水资源在西北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忠 《人民黄河》2001,23(5):16-18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是地均、人均占有量少,地区间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且存在着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西北地区是中国西部开发的主战场,水在西北大开发中至关重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集水、节水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对区内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但由于区内水资源本身的有限性,难于治本,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根本改善应主要依赖于引水工程,特别是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自鲜  尚宇鸣 《人民黄河》2001,23(10):17-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后,引水坝址下游局部河段水量明显减少,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两岸环保力度的加大,排污量的减少,径流量减少对局部江段水质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预估调水后下游水质不会发生类别变化。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振强  张玫 《人民黄河》1998,20(10):20-2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是关系到调水工程是否可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调水地区水资源和影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各主要因素的分析,对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3条河代表性引水坝址的可调水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西线工程有可靠清洁的水源保证,设计年调水量190亿m^3。  相似文献   

18.
在调水工程项目勘测设计过程中,输水方式、输水路线的选择确定对工程的建设难度、安全性、工程投资以及后期运行管护费用等多方面具有较大影响。文章以“泸州纳西区清溪河—马庙水库—野鹿溪河水系连通工程”为例,通过此工程输水方式及线路选择方案的比选,重在说明方案确定需比选和优化的过程及意义,以及它们对工程建设及投资所产生的影响,为其他类似的调水工程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收集调研大量水文、地质、水资源、工程技术资料,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论述西线工程方案优化, 提出工程研 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利用多指标比对法, 从西线工程调水断面下移自流方案和抽水方案入手, 通过调水河流可调水 量、环境影响、移民范围、投资费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探讨方案的优劣, 论证工程下移自流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同时, 为减轻调水对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分析并拟定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多年平均年调水总量为 170 亿 m3。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工程建设决策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