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制备高铁酸盐后所留的氢氧化铁残渣制成六氟合铁酸钾再与次氯酸钠的高碱度溶液反应,第二次生成高铁酸盐溶液。随后用制得的含氟的高铁酸盐溶液处理甲基橙有色配水,其最佳pH在7.0左右,质量浓度为20mg/L的甲基橙的水样500mL,耗用17mg的高铁酸钾,脱色率可达95%以上,处理后的水体中氟离子残留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制得的含氟的高铁酸盐溶液作为脱色的水处理剂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工艺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BT-04复合混凝剂应用于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BT-04复合混凝剂混凝处理活性染料模拟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的效果,考察了药剂投量、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投药量情况下可获得良好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pH值对脱色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pH值5-6的范围内,可取得最佳脱色效果。在相同的投量下,比PAC—PDMDAAC复合混凝剂脱色率高。  相似文献   

3.
新型复合混凝剂PAC-PDMDAAC 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简称PAC-PD-MDAAC)对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处理,探索了药剂投加量、原水的pH、沉淀时间和搅拌时间对脱色牢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PAC-PDMDAAC处理印染废水,对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色度具有显著效果,COD去除率为67.4%,脱色率为50.4%。处理效果优于PAC,略低于PDMDAAC。  相似文献   

4.
采用煤渣与PAC复合混凝剂对橙黄Ⅱ模拟废水进行脱色处理,考察了煤渣粒径、pH值、煤渣投加量和PAC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煤渣/PAC复合混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可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出水色度和浊度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PAC-PDMDAAC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处理,探索了药剂投加量、原水的pH、沉淀时间和搅拌时间对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PAC-PDMDAAC处理印染废水,对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色度具有显著效果,COD去除率为67.4%,脱色率为50.4%。处理效果优于PAC,略低于PDMDAAC。  相似文献   

6.
采用煤渣与PAC复合混凝剂对橙黄Ⅱ模拟废水进行脱色处理,考察了煤渣粒径、pH、煤渣投加量和PAC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煤渣/PAC复合混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可获得良好脱色效果,出水色度和浊度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主要脱色机理为煤渣对染料分子的吸附,PAC可促进细小煤渣颗粒结成絮体,强化脱色和去浊效果。  相似文献   

7.
复合混凝剂PMFC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废熔盐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混凝剂PMFC(聚合氯化镁铁)。应用该复合混凝剂对印染模拟废水以及实际废水进行了处理,并对其混凝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混凝剂在合适的条件下对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其脱色效果明显优于PAC。此外,该复合无机混凝剂具有成本低、脱色率高、沉降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高色度印染废水脱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使用氧化絮凝复合订新技术同色度印废水,研究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一系物理化学因素。PH值,电压,处理时间,填料组分与粒径等,色度 〉10000倍的印染废水,脱色率.〉99%,CODcr去除率〉75%。  相似文献   

9.
印染废水物化处理的试验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染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较差,用传统的生物法处理难度大。通过试验发现以无机混凝剂与高分子脱色絮凝剂WK-301复合使用,不仅脱色效果好、有机物去除率高、处理费用低,且使用简单,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义久  钱君律 《上海化工》2000,25(13):4-5,8
用混凝沉降-催化氧经法对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探讨了混凝条件、催化氧化体系对脱色效果以及氟离子、氰离子、CODCr、氨氮等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用于焦化废水脱色处理的新工艺。以聚三氯化铁为絮凝剂、PAM为助凝剂,新型复合氯氧化剂SD101为催化氧化剂,在pH值为6.5~7.0、水温为30℃条件下处理3小时3小时,废水的色度从140倍降至50倍以下,其他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铁酸钾氧化脱色三苯甲烷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铁酸钾对水溶性三苯甲烷染料结晶紫和碱性品红废水进行氧化脱色研究。考察了高铁酸钾投加量、反应温度和染料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能够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色度,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均存在最佳值。当结晶紫和碱性品红废水的质量浓度低于50mg/L时,脱色率几乎不受染料浓度的影响。2种三苯甲烷染料相比较,碱性品红比结晶紫更容易被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2.
吴志敏  赖经妹  张丽 《广东化工》2010,37(3):167-168,166
探索了高铁酸钾降解活性染料模拟、实际废水的过程,分别考察了高铁酸钾投加量、pH、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与对象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拟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高铁酸钾与模拟废水中染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pH范围为7~9,反应时间约为20min;对于实际废水,高铁酸钾对色度、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7%、38%。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铁酸钾处理多晶硅废水,考察了初始p H、高铁酸钾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通过氧化和絮凝作用去除污染物。初始p H为4时,高铁酸盐对COD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初始p H在5以下时高铁酸盐除F-效果好;初始p H为4、最佳投加量为500 mg/L情况下,高铁酸盐对COD的去除率达到43.4%。纳滤分析表明高铁酸盐氧化能使聚乙二醇断链降聚,改善了多晶硅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铁酸钾对各种污水的COD去除效果,发现高铁酸钾对水可溶性有机物如苯酚、葡萄糖等引起的高COD污水处理效果不好,而对COD主要来源于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污水,如皮革综合废水、造纸综合废水、鱼塘水、人工甲苯污水等效果较好,结合理论分析,认为高铁酸钾对COD的强力去除功能主要依靠于新生成的Fe(OH)3的多相絮凝...  相似文献   

15.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小雄 《广州化工》2011,39(20):6-8
介绍了近年来强氧化剂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成果及现状。高铁酸钾可有效地去除水中微生物、无机以及有机污染物、水中重金属和除臭的功效,指出高铁酸钾与其他水处理药剂的独特之处。分析了高铁酸钾在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为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铁氧化-活性污泥耦合工艺去除水中甲草胺的效能.高铁首先氧化废水中的甲草胺分子,然后进一步氧化其降解中间物.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高铁可在10 min内完全去除40 mg/L甲草胺,但无法实现对甲草胺的完全矿化,氧化后水体中仍有大量CODCr残留.延长高铁氧化时间可提高甲草胺废水的可生化性,并降低废水对活性污泥处理能力的抑制.高铁氧化废水与市政污水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后,进一步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可最终实现对甲草胺的完全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高铁酸盐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辉  孙婧  何英华 《辽宁化工》2010,39(5):517-519
考察了高铁酸盐在环境治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污水处理和消毒;合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饮用水治理中的消毒能力。高铁酸盐作为氧化剂/消毒剂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优越性能已经显示在各种最新的研究里,但由于高铁酸盐溶液的不稳定性和固体高铁酸盐的高昂成本,要实现高铁酸盐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尤其是水处理中的全面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烧杯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高铁酸盐和臭氧氧化降解双酚A的影响,并对试验过程中的生物毒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针对质量浓度为1 mg/L的双酚A模拟废水,在高铁酸盐和臭氧的投加量分别为5.0和1.20 mg/L的条件下,高铁酸盐降解双酚A的能力更强,去除率达到91.6%,而臭氧氧化法仅为80.9%;同时,高铁酸盐法具有更广的pH值(3~11)和温度(10~50℃)适应性。不同的干扰离子对氧化体系的影响不同,HCO3-对2个氧化体系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Fe3+的存在具有催化作用,有利于臭氧氧化降解双酚A,但是不利于高铁酸盐的稳定性从而不利于双酚A的脱除。2种方法处理后水的生物毒性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而言,高铁酸盐法对处理后水的毒性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The use of potassium ferrate, K2FeO4, a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chemical reagent containing iron in the + 6 oxidation stat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new approach for dyeing wastewater purification.The performance of this product,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ationic organic polymer and/or power ultrasound, wa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biologic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a tertiary treatment featuring ozonation.Experimental tests showed that, thanks to its unique properties (high redox potential and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ferric coagulating species), potassium ferrate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in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fact, treatment with ferrate at the optimal dose of 70 mg/L as Fe(VI) was found to allow a high removal efficiency of relevant parameters such as turbidity, total suspended solids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Whilst potassium ferrate alone had a minor effect on colour, the combination of ferrate with the organic polymer allowed a good decolourisation: this suggested the eventual application of this combined process for reuse of dyeing wastewater, resulting i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possibility of reusing the purified effluent in textile processes that do not require softened water was demonstrated through dyeing tests.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解法制备的水处理剂高铁酸盐,氧化降解模拟废水中的联苯胺。结果表明,当pH为5,在高铁酸盐相对过量的条件下,联苯胺的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达80%以上。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的分析表明,联苯胺最终被矿化成小分子无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