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通过SEM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Ca(OH)2浓度、不同添加剂及其加入量等因素对CaCO_3的结晶形态和粒径的影响, 得出合成立方晶形纳米CaCO_3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碳化液Ca(OH)2浓度0.25 mol/L、以EDTA-2Na为添加剂、 添加量为EDTA-2Na:CaO = 3:1000. 添加剂的加入量少,不足以抑制CaCO_3的生长;而加入量过多,则容易产生凝聚. 随着反应温度升高,CaCO_3的结晶呈现高面网密度的晶体形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重-微分分析仪和灰熔点测试仪,研究了O2/CO2和O2/N2气氛下添加剂对重庆南桐高灰分劣质烟煤燃烧特性和煤灰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CaCl2,Ca(OH)2和CaCOs均能有效地增加煤粉反应表面的活性,降低煤粉反应表观活化能、煤粉点燃温度和燃尽温度,提高煤粉可燃性指数C和燃尽指数Cb,但三种添加剂对煤粉燃烧促进作用有差异,其促进性能大小顺序为CaCl2>Ca (OH)2>CaCO3.添加剂CaCl2的加入能够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添加剂Ca(OH)2和CaCO3的加入显著降低了煤灰熔融点温度,增加煤灰结渣可能性,而添加剂CaCl2的加入对煤灰灰渣熔融点温度降低不明显.CaCl2作为劣质煤燃烧添加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合成超微细CaCO3的非稳态体系中,通过电导率仪、pH计、SEM以及化学分析等手段,跟踪测定了添加剂Na5P3O10存在时Ca(OH)2悬浮液的碳化过程.结果表明,Ca(OH)2的碳化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恒速反应阶段和末期的变速反应阶段.在恒速阶段,碳化的表观反应级数为-2,碳化反应速率随Na5P3O10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变速阶段,碳化的表观反应级数也随Na5P3O10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出了在恒速反应阶段碳化过程由Ca2+和CO 反应速度控制,CO2吸收的影响可以忽略,变速反应阶段由Ca(OH)2溶解和Ca2+及CO 反应速度控制的传质模型.  相似文献   

4.
研制开发了一种适合于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固硫剂,以熟石灰[Ca(OH)2]和石灰石(CaCO3)混合作为主固硫剂,蛭石、珍珠岩和Na2CO3作为添加剂.并进行燃煤固硫试验,对其加入量、加入方式和燃烧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Ca/S=2.25时,加入蛭石(9%蛭石/钙基)、珍珠岩(17%珍珠岩/钙基),并用少量Na2CO3调质,分别可以达到86.4%、84.8%的固硫率.  相似文献   

5.
王江  赵冬涛  李光  符新 《弹性体》2005,15(1):12-15
采用CaO、CO2和天然胶乳等为主要原料,将纳米CaCO3的制备工艺和NR的制备工艺相结合,在可控反应条件下先将Ca(OH)2与CO2反应制备纳米CaCO3乳液再与天然胶乳共混、共凝制备纳米CaCO3/NR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结晶控制剂对CaCO3粒径和形态以及CaCO/3N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5P3O10是制备纳米CaCO3/NR复合材料最适宜的结晶控制剂。  相似文献   

6.
利用熟石灰[Ca(OH)2]和石灰石(CaCO3)混合作为主固硫剂,蛭石、珍珠岩和Na2CO3作为添加剂,研制了一种适合于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固硫剂,并进行了燃煤固硫试验,对其加入量、加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S=2.25时,加入蛭石(11%蛭石/钙基)、珍珠岩(22%珍珠岩/钙基),并用少量Na2CO3调质,分别可以达到85%、84%的固硫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微孔PVC/超微细CaCO3复合母粒,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反应体系、晶形控制剂、乳化剂及螯合剂柠檬酸对超微细CaCO3复合量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OH)2-H2O-CO2反应体系中加入乳化剂和螯合剂,能使超微细CaCO3的反应生成量增大,并且使CaCO3粒径变小且在微孔PVC中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8.
在合成超微细CaCO3的非稳态体系中,通过电导率仪、pH计、SEM以及化学分析等手段,跟踪测定了添加剂Na5P3O10存在时Ca(OH)2悬浮液的碳化过程.结果表明,Ca(OH)2的碳化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恒速反应阶段和末期的变速反应阶段.在恒速阶段,碳化的表现反应级数为-2,碳化反应速率随Na5P3O10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变速阶段,碳化的表现反应级数也随Na5P3O10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出了在恒速反应阶段碳化过程由Ca2+和CO2-3反应速度控制,CO2吸收的影响可以忽略,变速反应阶段由Ca(OH)2溶解和Ca2+及CO2-3反应速度控制的传质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CaO、CO2和天然胶乳等为原料,将CaCO3的制备工艺和NR的制备工艺相结合,先将Ca(OH)2与CO2反应制备CaCO3乳液再与天然胶乳共混、共凝制备CaCO3/NR复合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Ca(OH)2用量、炭化温度、成核剂(Na5P3O10)和分散剂(EDTA)的用量对CaCO3/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获得制备CaCO3/NR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CaCO3/NR复合材料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为:Ca(OH)2质量分数为7.5%,碳化温度为20℃,晶形控制剂质量分数为0.60%,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65%。  相似文献   

10.
以Ca(OH)2、MgO、纳米CaCO3为固硫剂,Fe2O3、Al2O3、La2O3为添加剂,对煤中有机硫进行了固硫研究,讨论了固硫剂的种类、固硫剂用量、添加剂的种类、添加剂用量、煤样粒径大小、固硫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煤中有机硫固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纳米CaCO3为固硫剂,La2O3为添加剂,煤中有机硫固硫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煤样粒径为0.250 mm,纳米Ca CO3的用量为固硫煤样质量的10%,La2O3的用量为固硫煤样质量的1.0%,固硫反应温度为800℃。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煤中有机硫的固硫率为8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