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姚鸣 《华北电力技术》2005,(1):31-35,46
分析了影响锅炉风道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现场消振过程中,通过对叶片整流器和阻旋板进行优化设计,彻底消除了由于入口集流器和入口风箱内部涡流所引发的风道振动,降低了风道系统运行噪音,改善了风机叶轮的进气条件,使风机运行的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发电厂锅炉一次风机在运行中存在节流损失大、电耗高的实际情况,在不同负荷下对一次风机进行热态试验与计算,发现一次风机存在设计选型不当、运行效率低、裕量大、风机性能与管网阻力不匹配等问题。根据试验结果,重新进行了一次风机的选型参数计算,通过论证确定了采用高效叶轮替代风机原装叶轮的节能改造方案,即保留原一次风机的电动机、基础、轴承箱、主轴、进气箱和入口导叶等部件,只更换一次风机叶轮、集流器和机壳3大部件。改造后,一次风机运转稳定,对改造前后热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一次风机在同等工况下电流降低约45 A,每台风机每小时可节电415 k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型风机及风道系统运行分析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鸣  徐颂梅 《华东电力》2003,31(8):54-56
分析了影响锅炉一次风机及风道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确认一次风机运行电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风机实际运行效率较低及风机选型裕量偏大 ,风道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是风机叶片入口气流发生旋转失速和风机入口集流器内部存在中心诱导涡流所致。预计解决方案实施后 ,锅炉风道振动幅值和风机运行电流将显著下降 ,制粉系统通风电耗也将随之下降 ,节电效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4.
目前火电厂使用的排粉风机,效率都仅为60%~70%,且叶轮的使用寿命都较短,影响火电厂的安全发电。从1984年开始,我厂在华中电网125MW机组的发电厂协作组指导下,先后对河南省开封火电厂、江西省贵溪发电厂、江西省九江发电厂的7-29型排粉风机,在不动原风机基础,电机,传动轴等,而只对风机机壳,叶轮,集流器作更动,改造成高效防磨排粉风机。使火电厂运行增加了安全感,同时又达到了高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离心式风机变频调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方式,然而该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节能效果,甚至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对此,本文收集了大量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了电厂风机变频调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新建和在役机组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表明离心式风机变频调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风机性能与烟风系统特性不匹配;变频器的转速与风机性能上的转速差较大。提出解决方法:提高风机与烟风系统的匹配性,如通过优化选型、增加叶轮宽度等;控制系统效应影响提高风机实际性能,如控制系统现场安装精度、通过烟道优化改善风机进气条件。该结论可供风机制造厂、安装单位、运行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江西省电力修造厂先后对河南省开封火电厂、江西省贵溪火电厂和江西省九江火电厂的7-29型排粉机在不动原风机基础、电机传动轴等,而只是对机壳、叶轮和集流器作以更动,改造成6-30型排粉机。改造后,增强了火电厂风机的运行安全性,同时又达到了高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风机机壳振动原因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海发电有限公司^#6炉引风机进行了不同入口导叶开度下的机壳振动特性试验,分析了引起风机机壳振动的原因,提出了消除机壳振动的具体方案。在现场消振过程中,通过对叶片整流器进行优化设计,消除的由于引风机入口集流内部存在的中心诱导涡流引发的机壳振动,且改善了风机叶轮的进气条件。风机消振改造后的测试表明,效果显著,使风机的运行经济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叶片加长是工程中提高风机出力的常用方法之一。为研究风机叶片加长后的内流特征,以G4–73型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叶片加长前、后的离心风机进行三维定常数值模拟,分析流动变化对风机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叶轮叶片加长前、后的G4–73№.8D离心通风机进行性能和噪声实验,得到实验风机在叶轮叶片加长后运行工况点的变化规律及无因次性能曲线。性能实验结果与切割定律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当风机叶轮叶片加长后且叶轮出口宽度不变时,按抛物线形切割定律计算的结果在大流量区误差较小。噪声实验结果表明,叶轮叶片加长后,叶轮与蜗舌间距离减少,导致旋转噪声升高,同时蜗壳内流动恶化,也使涡流噪声加大。文中所得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风机的叶片加长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得胜  魏萌  闫宏  王引珠 《热力发电》2020,49(12):120-127
以自主设计的单级动调轴流模型风机为研究对象,在动叶角度为0°工况下利用数值和实验方法研究了后导叶安装角度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导叶安装角负向偏转(?=–40°)会显著降低模型风机和叶轮级的性能;与后导叶正常状态相比,后导叶安装角度异常会导致模型风机全压系数最高降低35.3%,模型风机效率最高降低28.9%;在模型风机最高效运行点(φ=0.19),后导叶安装角度异常会导致模型风机叶轮级全压系数降低27.2%,模型风机叶轮级效率降低24.9%;后导叶负向偏转性能优于后导叶正向偏转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进口气流速度不均导致电站离心式引风机性能恶化问题,借助先进的三维流场分析软件,以在电厂中较为通用的某双吸式离心引风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进口气流速度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厂引风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进口气流速度的分布方式对风机性能有重要影响;当进口截面气流速度为均流或接近均流分布时,叶轮进口气流分布均匀,流道涡流少,风机效率较高;当进口截面气流速度分布不均时,叶轮进口气流会产生不同方向的轴向旋转,流道涡流较多,导致风机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1.
麻石水膜除尘器烟气带水原因分析及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麻石水膜除尘器烟气带水的原因,主要存在制水槽水被抽干、内筒不能形成正常水膜、入口烟气卷吸入口上方水帘带水及漏风等原因使烟气带水,从而使风机叶轮挂灰、腐蚀引起风机振动。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基本消除了烟气带水现象,经实际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使用恒流充放电方法研究了电流密度、负极集流体材料(石墨、紫铜和镍)及电解液中甲基磺酸浓度对铅酸液流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电流密度下工作时由于极化作用,电池的性能下降较大;使用紫铜为负极集流体的电池性能较高;随电解液中甲基磺酸浓度的增加电池的库仑效率轻微下降,电压效率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13.
刘家钰 《热力发电》2012,41(6):38-40
分析了目前我国电站风机节能改造中出现的改后风机失速抢风、共振和轴系扭振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造前应从设计和运行操作方面采取措施防止2台并联风机出现抢风现象;计算各构件(如叶轮、叶片、离心风机前、后、中盘)的自振频率,避开引起共振的频率,如在某转速下已出现共振,则应避免在该转速下运行,或采用调节门与转速联合调节的方法防止风机共振;为了防止变频调速风机由于扭矩脉动引起风机轴系扭振,在变频调速改造前,应计算轴系扭振固有频率,若引起轴系扭振的频率落入风机调速范围,则可通过调整扭矩脉动频率或扭振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电站常用的G4-73型离心风机在气流掠过翼型时流速较低,雷诺数与航空翼型的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对G4-73型离心风机翼型失速性能进行研究。对翼型附近网格采用局部加密,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冲角下气流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风机叶片翼型失速发生在非工作面。通过分析冲角与分离点位置的关系,以及由失速区域的流动情况得出:为保证风机安全运行,冲角应小于-20°;大冲角的情况下,处于翼型吸力面在X方向上相对翼型总弦长C的位置X/C=0.5处的漩涡最强烈,此漩涡将危及风机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王志成  张新平  董康田 《热力发电》2006,35(3):54-56,66
国电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引风机裕量过大,风机运行效率低,电耗高。对此,先后采取了降低风机转速、改进风机叶轮设计等措施,使风机运行效率大幅提高,节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某引风机出现振动超标、出力不足及抢风等故障,分析认为是烟气中粉尘含量较高,粉尘对引风机叶轮及叶片的不均匀磨损造成转子质量不平衡诱发风机振动,并引起风机特性改变造成出力不足及失速“抢风”.对此,进行了叶片修复及动平衡处理.  相似文献   

17.
轴流泵运行工况对叶轮室进口预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  陆林广  王刚  董雷 《水力发电学报》2012,31(1):213-219,225
轴流泵叶轮室进口水流的流态对大型低扬程泵站水泵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和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轴流泵泵段装置叶轮室进口和立式轴流泵装置叶轮室进口的流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叶轮室进口流态与水泵运行工况密切有关;(2)在正常运行工况范围内,叶轮室进口水流基本上为轴向流动,无预旋现象;(3)在小流量工况运行时,叶轮室进口的外圈水流出现与叶轮转动方向相同的预旋流动,但内圈水流仍向叶轮室方向流动,而中圈的水流则在预旋流动与轴向流动两种状态之间摆动;(4)轴流泵叶轮室进口在小流量工况发生预旋现象是泵内发生"二次回流"的内特性表现,水泵性能曲线出现马鞍形区则为其外特性表现。  相似文献   

18.
结合海水泵的实际运行工况,介绍三元流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包括三元流动理论的产生,三元流方程表达式及解法等。设计海水泵叶轮三元流,分析海水泵叶轮材质的选择对改造前后的参数进行对比,节电量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