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MSC.Marc软件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形过程中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设计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实验模具,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实验研究。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刚性凹模拉深成形相比,粉体软凹模成形工艺可以改善零件成形受力状态和壁厚分布,能有效抑制圆筒件凸模圆角破裂危险区域微裂纹的产生,提高板材的成形极限。  相似文献   

2.
采用MSC.Marc软件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形过程中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设计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实验模具,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实验研究。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刚性凹模拉深成形相比,粉体软凹模成形工艺可以改善零件成形受力状态和壁厚分布,能有效抑制圆筒件凸模圆角破裂危险区域微裂纹的产生,提高板材的成形极限。  相似文献   

3.
《模具工业》2016,(7):68-71
描述了汽车门外板拉深模凹模门把手镶件结构及其常规加工方法,通过分析该常规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加工方法后生产的门外板拉深模凹模门把手镶件合格率高,有效降低了镶件报废率,提高模具的制造效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对此类汽车覆盖件模具零件的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汽车覆盖件的拉深凸、凹模常用几种表面强化处理方法,分析各自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领域,为合理选择凸、凹模表面处理方法,提升拉深件质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工艺、拉深模的设计及拉深模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阐述了解决和排除汽车覆盖件在拉伸过程中起皱或撕裂现象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Pro/DIEFACE优化汽车覆盖件拉深模的拉深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恒 《锻压技术》2002,27(1):58-61
从汽车覆盖件拉深模拉深方向的设计现状谈起,分析了目前拉深方向仅凭经验设计无法进行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拉深方向的判别指标无法实际应用和拉深方向的难以改变,进而结合Pro/Engineer中的专业模专Pro/DIEFACE所提供的设计和分析功能,讲述了如何利用Pro/DIEF-ACE将这两个问题合理地解决,从而实现了拉深方向的优化。并举实例证明。  相似文献   

7.
万良辉  何利 《锻压技术》2005,30(5):26-29
对宽凸缘筒形件拉深模工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给出设计优化的拉深工序的思路,并对拉深模CAD系统的开发进行了讨论。在输入相关参数后,拉深模CAD系统可完成拉深模的设计并绘出实体图,显著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模具设计中拉深筋设计的经验原则,利用DYNAFORM软件的等效拉深筋技术,针对具有不同的模口形状的拉深件进行拉深模拟,分析验证拉深筋的一般设置规律及不同拉深筋对拉深过程中材料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汽车前底板冲压工艺分析与拉深模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汽车前底板结构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零件的成形工序,应用AUTOFORM V3.22软件对工艺方案进行了优化,以UG为辅助工具,设计出拉深成形所需的凸模、凹模以及压边圈,对于模具零部件装配,得到拉深模具的装配体三维数模.同时,介绍了覆盖件拉深模结构设计要点.通过实践验证,设计的拉深模工艺性良好、结构合理、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杰  赵促冶 《锻压技术》1999,24(4):49-52
叙述汽车发动机罩成形中拉深件设计时,为提高锌基合金模寿命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25~87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厚度为2.0 mm纯钼板的单向拉伸试验,建立了高温拉深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确定了纯钼板高温变形摩擦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成形温度、润滑、压边间隙和模具尺寸对热拉深工艺的影响,并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平底杯形冲头热拉深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条件对纯钼板热拉深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成形温度;在成形温度870℃,拉深速度30 mm/min,有润滑,压边间隙2.5 mm的参数组合下,最大拉深比可达1.94。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在模具设计初期预测产品的成形质量,优化工艺参数,从而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降低成本。基于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S梁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起皱和未充分拉深等缺陷,提出了压边力和拉深筋工艺参数的改进方案并加以比较,得到了较好的成形模拟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压边力为400kN(不加拉深筋)或300kN(加拉深筋)时成形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双重压边结构的薄壁阶梯件拉伸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伸模设计时增设第2种压边装置———利用拉伸凸模提供进给力 ,引入辅助压边圈和弹性补偿装置 ,既解决了大径处压边力空白区问题 ,又弥补了在驱动压边圈时因阶梯状半成品口部与成形底部高度变化不同步造成的压边相对位置不同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层组合压边圈。在无需对常规薄板拉伸液压机进行改造的情况下 ,只需要改变压边圈的结构 ,即能实现连续、灵活方便地控制实际压边力的分布状态和大小 ,从而提高大型复杂零件的薄板拉伸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5.
变压边力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盾  陈炜  姜银方  高霖 《模具工业》2006,32(4):37-41
介绍了传统压边力控制技术,分析了复杂拉伸件特点,指出复杂拉伸件所需要的压边力既是行程的函数,也是位置的函数。综述了国内外变压边力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随行程变化的变压边力理论控制曲线和不同的变压边力加载模式,以及随位置变化的变压边力控制方法。并探讨了变压边力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热水器封头零件拉深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热水器封头顶部曲面形状,其拉伸工艺参数只能通过反复的试验才能确定,费工费力。应用有限元Dynaform软件对热水器封头的拉深工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压边力、拉延筋设置、毛坯尺寸等参数对热水器封头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针对原工艺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小尺寸毛坯和环形半圆形拉延筋改进的新工艺方案。它能显著降低压边力、提高拉深件的可成形性和成形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LS-DYNA3D软件建立了多点拉延成形用有限元模型,采用BWC壳单元,BT壳单元以及六面体单元,对带法兰的斜壁盒形件多点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压边力和成形深度与起皱与拉裂关系的多点拉延成形的极限图。研究表明,压边力过小,法兰中部将明显起皱;压边力过大,斜壁角部将被拉裂;大小适度的压边力能够得到表面光顺的成形件,即将压边力控制在所给出的起皱极限与拉裂极限之间。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板料液压拉深方法原理和分析国内外板料液压拉深典型装置的基础上,将板料液压拉深方法分为液压软凸模拉深、液压辅助压边拉深、对冲液压拉深、液压—机械拉深和内高压拉深等5种。对这些典型板料液压拉深装置及其工艺原理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后对板料液压拉深工艺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模拟水槽拉伸的实际压边过程。压边力采用不同的压边间隙和施加不同的分离力来实现。通过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案来确定一个优化的压边力和压边间隙。研究发现 ,板料的法兰区域随着压边间隙的增加起皱变形严重 ,由于起皱引起的板料刚度上升导致压边力迅速上升。采用分离力时的模拟厚度比压边间隙小是由于法兰区域的变压边力。通过厚度和法兰边缘实验和模拟结果的比较 ,发现采用压边间隙可以更好地模拟板料成形的压边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具体的实例,不仅阐述了使用激光强化技术解决拉深模具压边圈拉伤问题,而且通过模具材料及热处理的选择,进行激光强化处理,改变模具压边圈传统的制造工艺,并对模具的加工手段、方法、材料的选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还阐述了激光强化处理的性能特点.模具采用激光强化技术后在使用寿命、降低废品率方面都有明显效果,数套模具验证结论显示了激光强化技术在模具应用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