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利》2008,(10):65
技术简介:土石坝抗震加固及快速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砂土堤坝抗液化技术、土工合成材料的快速防渗和导渗技术、堤坝渗水险情的快速抢护技术、堤坝管涌险情的快速抢护技术、崩岸险情的快速抢护技术和震后土石坝裂缝险情的快速抢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堤坝险情需要快速高效的工程处置措施,但传统抢险方法的效率和可靠性很难提高。钢板桩作为紧密连续的板式刚性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封水挡土性能,研究把钢板桩应用于土质堤坝险情处置中,针对堤坝渗水、漏洞、管涌、滑坡、决口等险情特点设计的抢险处置方案,具有技术可靠易控、抢险效率高、可永临结合、综合成本低、社会资源多等优点,是一项快捷高效的堤坝抢险新技术。要形成应用钢板桩处置堤坝险情的能力,必须要有专业队伍,并建立专项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战略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3.
外观完好的堤坝,怎么会有似水管贯通堤坝一样发生管涌漏水险情呢?这的确使一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费解,并时常解释为由于群众运动施工造成工程质量不佳.其实不然,他们往往小看了白蚁危害堤坝的巨大破坏性,更不理解小小白蚁竟然具有攻穿长堤巨坝的高超本领.  相似文献   

4.
王甫钊  吴斌 《中国水利》2010,(12):52-53
<正>白蚁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分布面积和活动空间广泛。我国南方诸省白蚁危害土质堤坝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水库大坝的老化,多数水库出现不同形式的渗浸、漏水、管涌等险情,许多险情与蚁害有关。蚁害隐  相似文献   

5.
抢险知识     
防洪工程设施出现危及安全的异常现象称险情。常见的堤坝险情有:渗水、管涌、漏洞、跌窝、滑坡、裂缝、满溢等。渗水:堤防的背水堤坡或堤脚附近出现土层潮湿或发软有水渗出现象,如不及时抢护,有可能导致集中渗水、脱坡、管涌等现象。一般采取临河截渗、反滤沟导渗、反滤层导渗、透水后戗等方式抢护。  相似文献   

6.
流场拟合法在堤坝渗漏管涌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灾发生较频繁,危害极大.由渗漏发展形成管涌,往往导致堤垸溃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流场拟合法作为一种特别适合汛期探查堤坝渗漏管涌等险情隐患的物理探测高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电流场比拟水流场,通过测量电流场的分布来确定堤坝管涌渗漏所产生的微弱水流场,进而确定渗漏入水口.用此方法在近几年的防汛抗洪中,在数十个堤段,查找出上百个渗漏管涌入水口,为护堤堵漏防止溃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堤坝高水位大面积风浪险工、渗水(散浸)、漏洞、管涌、流土等不同险情的抢护方法及措施,论述了新型工程材料土工织物在抗洪抢险中的应用,可供其他中小型水利工程防汛抢险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8.
白蚁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之一,有人称它是无牙老虎。不仅对房屋和家俱等有危害,它还可以攻穿巨大的堤坝,导致水库大坝和江河大堤发生管涌渗漏、塌窝和滑坡等险情,严重者还能酿成崩堤垮坝,所以人们称堤坝白蚁是水利工程的凶恶敌人。堤坝白蚁属土栖白蚁,主要来自:(1)兴建堤坝  相似文献   

9.
根据堤坝管涌破坏的机理,研制了抢护管涌破坏的新产品——防汛土工滤垫。防汛土工滤垫由减压层、过滤层和保护层构成,其作用为“滤土排水”,即防止土颗粒流失,排除渗水,削减全部或大部分渗透压力,以保护土体结构不发生变化,达到稳定险情的目的。它既可用于抢护单个管涌,又可抢护管涌群。汛期防汛抢险实践表明:防汛土工滤垫抢护管涌效果好,抢险速度快、劳动强度低。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就枞阳江堤1998年汛期发生的几种管涌险情的处理情况进行了归纳,介绍了两类管涌险情除险措施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使用土工布处理管涌险情的看法。对今后沿江圩管涌险情的处理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堤防是最主要的防洪工程,基础渗流是堤防工程最为常见的现象。高洪水位时,砂基堤防渗漏严重,常发生渗透破坏,引发管涌险情,防汛风险极大。据洞庭湖多年汛期险情分析,堤防基础险情(管涌险情)占险情总数量50%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堤防曾多次发生特大管涌险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堤防特大管涌应急抢护技术研究十分必要。文章以2017年7月烂泥湖垸羊角堤段特大管涌险情发展变化、应急处置为例,结合洞庭湖区曾发生的特大管涌应急抢护实际,提出共性的观点,开展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堤坝管涌现象的监测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模型的堤坝管涌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改进的残差块及替换模型的激活函数来提升YOLO v3模型的网络性能,构建了基于堤坝管涌感兴趣区域提取的Piping YOLO模型来提取管涌感兴趣区域,并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管涌现象的特征,将其作为多权值神经网络的输入,经训练后实现管涌状态的分类识别。基于自主搭建的管涌渗漏试验平台建立了数据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识别堤坝管涌现象,在堤坝管涌无人巡检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防汛装配式围井是由单元围板现场装配而成,是抢护堤坝管涌险情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一种全新、快捷、廉价、环保型防汛抢险器材,具有施工高效,抢险强度低,装配灵活,适应性强,便于运输,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其原理是使围井内保持一定的水位,降低管涌孔口处的水力坡降,减少动水压力,使  相似文献   

14.
管涌破坏是发生堤坝险情乃至溃决的主要原因。传统渗流力学涉及管涌机理、发展过程及控制措施,对管涌过程定量判别及非线性特征研究尚显不足。开展不同级配砂砾石管涌试验,指出细颗粒含量及均匀程度是影响砂砾石管涌破坏的主要因素;分析管涌破坏过程中水流状态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雷诺数Re的管涌过程判别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砂砾石管涌过程可定量分为孕育阶段(Re<0.85)、形成阶段(0.85≤Re≤5.00)、发展阶段(5.0050.00)。孕育和形成阶段,可动细颗粒启动并缓慢调整,水力坡降与渗流速度呈线性关系,黏阻力占主控作用,渗流运动符合达西定律;发展和破坏阶段,渗流通道形成并逐步扩展,可动细颗粒快速流失,渗流速度变化较大,惯性力占主控作用,水力坡降与渗流速度呈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关系,层流逐渐向紊流过渡,可用二次方程描述。研究结果可为管涌险情预报和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管涌险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涌险情演化机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汛期与非汛期应急抢险技术等方面。管涌险情发生受临界水力条件与地层岩性结构等因素控制,但尚未系统考虑力学、河流动力学以及管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与非连续扩展,且研究模型存在尺度效应。汛期管涌抢险仍以传统方法、人海战术为主,抢险效率明显不高;非汛期管涌险情控制主要以减压井和防渗墙等措施为主。可拆换式减压井成功解决了传统减压井淤堵问题,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垂直防渗墙的防渗控制效果显著,但工程造价高,且缺乏全生命周期监测与评估,对运行效果难以掌握。从水土耦合角度开展管涌险情致溃机理研究,研发便携式、装备式抢险材料与设备是当前堤防管涌险情急需研究解决的科学难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1998年长江流域管涌险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虽然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但也发生了大量险情,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管涌险情最为严重,占较大堤防险情总数的50%以上。文中对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的管涌险情进行了统计,对管涌险情的位置分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对管涌抢险的合理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98·8”洪水江堤险情两个科研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几年的专项课题“堤防渗流与防冲”的研究,结合’98洪水期间,安庆市水电设计院王华棠院长和九江市水利局的同志共同查看并向我们介绍的长江大堤险情情况,现就管涌与崩岸两个防洪抢险问题讨论如下。 管涌险情问题 1998年长江洪水险情以渗流险情最为普遍,沿长江6000余处险情中就有4000余处属渗流险情。其中管涌被视为险中之险。如果冒砂管涌洞口出现在堤内脚附近,外侧江水面有漩涡迹象,自然以迅速在外侧堵漏为上策。但如果管涌  相似文献   

18.
管涌是堤防主要险情之一,在总结前人管涌砂槽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尺度效应问题在传统砂槽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将模型尺寸扩大到10.0m×3.0m×2.5m;对模型结构和防水止水进行了特殊设计;在管涌口周围不设置约束。随后开展了一组大尺度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管涌发生过程中管涌口的扩大会起到消减水头的作用;管涌险情在其临界水力梯度时,险情可在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随着管涌口的扩大管涌有休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利科技》2003,(2):56-56
往复式垂直铺塑防渗施工设备及工艺主要用于因堤坝坝体、坝基渗漏产生的管涌、滑坡等险情的处理 ,利用该技术截断渗流通道 ,确保堤坝安全。该技术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 ,结合前期勘探资料 ,查明堤坝隐患 ,分别在坝顶或坝前趾利用专用施工设备进行开槽 ,将设计选用的土工防渗膜垂直铺设于槽内 ,形成连续的防渗帷幕 ,达到防渗目的。该项技术尤其适合平原水库的坝体、坝基加固防渗工程。在预期效益方面 ,考虑到大多数平原水库 ,由于坝体、坝基渗漏造成大坝不安全的因素占很大比例 ,通过该项技术解决已出现的险情 ,可大量减少每年投入防汛抢险的人…  相似文献   

20.
水利设施是保障沿河居民生产安全的重要工程,在水库上建设的堤坝,河道两侧的护坡大多为土质结构,一旦遭遇大水,长期受到水侵的堤坝便会出现管涌现象。管涌发生时,如不及时处理,空洞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其势不可挡,从而导致堤坝坍塌。文章对管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研究了管涌封填装置的机理,并对比了几种不同封填装置的应用,对管涌现象的快速补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