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针对煤矿监测系统存在网络瓶颈、采集终端不兼容的不足,研究了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安全分布式监控系统,根据矿井的特点设计了通用智能环境监控终端和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终端,并通过CAN总线实现多节点高速、高可靠性的网络互联,对煤矿环境安全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各监控终端可根据优先级别自主通讯.主机对全局参数进行信息融合、综合分析与诊断及预警连锁及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分布式煤矿安全监管系统存在着故障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协议的分布式系统的故障监管子系统,介绍了故障监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分布式煤矿安全监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际需求分析及相关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以应用系统为主体的监管技术设计思路",并采用WMI、Windows API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过构建分布式的运行监控模式,实现了监控系统对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控。经过机房的实际运行,获取了真实的监控数据,并可以直观的用于应用系统运行问题的解决及预测判断。  相似文献   

4.
为实时掌控井下环境,实现煤矿安全监控,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格的煤矿安全自动监控系统。系统以采用传感节点采集矿井风险因素信息,将风险因素信息传送至传输层并存储到数据库,然后采用模糊粗糙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煤矿安全状态识别结果,将结果发送到服务监控终端展,实现煤矿安全监控。最后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干扰情况下依旧能够准确感知环境因素信息,识别煤矿安全状态识别,可以保证煤矿安全。  相似文献   

5.
CWebGIS煤矿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监管系统的应用,为各级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提供了及时的数据和快捷的平台。介绍了CWebGIS煤矿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监管系统的硬件配置、从监控数据收集分析、通抽监管、无线信息发布、管理信息查询等4个方面阐述了软件功能。从阳泉煤业集团应用的典型事例可以看出,该系统提供的数据为分析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煤矿安全生产、瓦斯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矿自动化》2015,(7):95-97
为了解决大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业务数据和通信数据相互竞争网络流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个网络设备实现网络数据流量负载均衡的通信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保证了监测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能够完整、及时地上传,对大型煤矿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DCOM的分布式数据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传统的矿用监控系统由于监控数据传输量大而易发生网络堵塞的缺陷,结合实际开发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DCOM的新型分布式数据通信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实现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减少了数据传输量,解决了网络堵塞问题,同时提高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神火集团公司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信息孤岛"的现象,应用数据库技术、Web技术、井下工业以太环网技术、VPN技术等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集团公司实时监管全公司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当前工业过程中一种比较理想和先进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本文具体介绍两个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的应用实例:电网微型机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并结合这两个实例重点讨论了系统结构、软硬件设计、工程实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文章中所介绍的两个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目前均已投入使用。实践表明: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系统可靠,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动浇铸过程中生产效率低、数字化程度低、浇铸信息不完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组态技术以及PLC技术的浇铸监控系统;该系统以MCGS组态软件作为监控系统开发平台,对分布式网络下PLC采集的设备运行状态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层次地解析,实现了对浇铸过程的实时监控;采用无线AP Client的网络架构搭建了底层移动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保证了系统能够快速且稳定地完成数据采集以及设备的运行控制,实现了浇铸监控系统的实时信息显示、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该系统已经应用于消失模铸造车间,极大提高了车间的数字化程度,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现了浇铸工位定位,当读写次数达4000~8000,RFID的准确率为100%;以浇铸100 kg的变速箱体为例,平均耗时低于35 s,每包铁水用时累积节约180 s,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煤矿数字化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肃省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信息监控网络系统的建设,介绍了煤矿数字化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信息传输模式、系统软件等的设计以及实施该系统所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存在仅建立在煤矿或矿业集团层次、安全监管部门仅能监控简单数据的问题;分析了物联网在煤矿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可基于物联网构建一种涵盖省级和国家级安全监管的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信息结构,并探讨了该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信息标准、安全因素分级、安监体系、信息采集内容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分析了我国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乡镇煤矿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7.8%,发生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却占全国煤矿事故总起数的73.5%和74.1%,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7倍。乡镇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包括技术装备落后、矿井系统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安全责任不落实、现场管理松弛、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而技术装备落后和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是最主要的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措施之一。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方法:中心站(或主机)应及时向监控中心上传有关监控信息;中心站(或主站)和监控中心应具有符合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接口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运用MapInfo软件,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可视化设计。通过设计被测点地理信息、实时测量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的集成,实现了矿井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远程管理,提供了GIS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处理工作中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安全监控历史数据及监测参数特点,提出了一种煤矿安全监控信息特征快速发现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误差带的历史数据压缩算法分析采样数据,发现并存储包含重要特征的信息片段,分析该信息片段的含义,并进行主题抽取和关联分析,研究瓦斯序列的相关分析,从而可得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重要数据的信息特征。该方法对完善煤矿科学管理、挖掘煤矿多传感器信息和煤矿瓦斯涌出规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煤矿安全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洁 《软件》2011,(12):36-38,41
摘要:近年来,煤矿重大事故频发,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较为封闭,隐患信息只能通过监控中心获取,缺乏及时性与移动性,安全隐患不能随时随地传递给相关负责人,安全监管较为被动;随着3G网络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监控系统实时化、移动化成为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煤矿安全监控的必然需求。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煤矿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整体框架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层次结构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煤矿现有安全监控系统种类多,传输协议、格式、内容不统一,各个厂商生产的安全监控系统中所使用的接口、标准和协议也不尽相同,很难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信息应用集成以及煤矿安全远程监控和联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数据接口标准的设计方案,分析了该数据接口标准建设的目的及原则,详细介绍了该数据接口标准的3个组成部分即信息分类编码、文本格式的数据文件和XML格式的数据文件的结构及作用。该数据接口标准的应用能够统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数据交换的内容和格式,从而实现煤矿各级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8.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的信息网络实时发布是安全生产和加强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根据煤矿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煤矿监控信息网络实时发布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信息发布中利用了OPC信息采集、内存实时数据库、XML及FLASH等技术。实验表明:该网络发布信息的动态特性与实际监控系统同步。  相似文献   

19.
代劲  张磊  王国胤 《控制与决策》2021,36(10):2359-2368
以大规模物联网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为基于海量大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知识发现提供了实现的可能.现有的针对煤矿安全大数据的研究大多基于定量模型,其解决问题的角度单一且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煤矿监管中多时空、多粒度的管控需求,使得数据中蕴含的煤矿风险知识未得到客观、全面的发现.从煤矿监管中的多粒度需求出发,借助云模型定量数据与定性概念间良好的转换能力,从煤矿监管中的时间、空间监管架构角度,提出基于自适应混合云变换的面向煤矿安全大数据的多粒度表示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满足煤矿监管中其基于宏观、微观,不同时间、空间维度的变粒度需求,实现煤矿安全大数据在不同粒度认知结构中特性的深入挖掘. 通过在煤矿数据概念提取中的应用并与高斯云变换算法对比,其提取的概念覆盖度更全且更客观,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在煤矿监测数据预测应用中,其预测精度相较于ARIMA算法更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