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在高转速比时第一涡轮存在阻力矩,通过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曲线求得—涡轮阻力矩的计算方法,改变了双涡轮液力变矩器设计中将高转速比时—涡轮的阻力矩当作零的处理,从而得到转速和各种液力损失,使之设计计算更加符合实际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机电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科研试制工厂在YJSW315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系列的基础上,研制成三种具有端面密封装置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该产品系实用新型专利90208265.5的实施例。它大大提高了可靠性,解决了变矩器泄漏  相似文献   

3.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在我国正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但对其特性的研究还进行得不多。为提高性能以及为系列工作提供资料,我们对双涡轮液力变矩器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作为一种内分流的液力机械式变矩器,其叶轮部分和汇流机构应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看待,图1是结构简图和无因次特性曲线图。图中以第Ⅰ涡轮的脱开点A为界,把转速比分成二个区域即二个涡轮共  相似文献   

4.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对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系列叶栅第二轮的试验研究已于1983年11月中旬结束,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系列设计工况能容λ_1R10~4≈16~30,低速比工况的最高效率达80  相似文献   

5.
液力变矩器泵轮铸态机械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为提高其机械性能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热处理。YJSW315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泵轮,其材质为ZAlSi9Mg合金,铸造后采用铝合金T6热处理工艺。通过调整铝合金热处理中主要工艺参数,探索适合YJSW315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泵轮的T6热处理工艺,并结合新型的铝合金热处理设备,设计适合生产用的工艺装备,制定出相应的生产工艺规范。对液力变矩器泵轮T6热处理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可保证铸件热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国内装载机普遍应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无级变速,简化变速箱结构,但其整体效率很低.导轮带单向自由轮的单涡轮液力变矩器可以在高转速比区提高效率,涡轮带闭锁离合器的单涡轮液力变矩器可以大幅提高变矩器在高转速比区的效率,它们与多挡位的定轴式动力换挡变速箱结合,将会成为未来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内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装载机普遍应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无级变速,简化变速箱结构,但其整体效率很低。导轮带单向自由轮的单涡轮液力变矩器可以在高转速比区提高效率,涡轮带闭锁离合器的单涡轮液力变矩器可以大幅提高变矩器在高转速比区的效率,它们与多挡位的定轴式动力换挡变速箱结合,将会成为未来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种装载机传动系统的行星式变速器,应用单涡轮液力变矩器代替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同时取消了超越离合器,通过一个离合器毂连接单涡轮变矩器与传统的2进1退行星式变速器。离合器毂在电控系统作用下可以输出2个速比的动力,与2进1退式变速器组合后,使行星式变速器具有4进2退的变速功能。计算分析表明,选择合适的单涡轮液力变矩器参数及离合器毂速比,单涡轮变速器性能可以比传统双涡轮行星式变速器性能更优,同时解决了超越离合器的可靠性问题,为国产装载机提供了一种新型传动解决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变速系吸收了卡特彼勒技术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动力换挡变速箱,主要轴承采用进口件,对参数进一步优化,结构紧凑,高效可靠,操纵方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YJSW系列的试验研究,论述了第一涡轮的叶栅设计参数,对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性能,特别是低转速比工况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ZL50装载机变矩器超越离合器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L50装载机变矩器属于内功率分流式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一、二级涡轮动力输入到变速器是借助于一个超越离合器来实现的,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超越离合器的作用,变矩器可自动适应装载机工作和运动阻力的变化。由于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具有变矩系数较大,高效区较宽,又可减少变速器的排挡数等特点,故国内ZL50装载机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型式的变矩器。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超越离合器的故障一直是国内众多变速器生产厂家倍感棘手的问题,现根据超越离合器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导致超越离合器产生故障的原因,并进行解决。1超越…  相似文献   

12.
刘作寿 《工程机械》1990,21(5):47-49
1 前言液力变矩器铸造铝合金叶轮,国内外大都采用砂芯铸造。而双涡轮变矩器的一级蜗轮,国内多用手工制芯,质量、产量都不够理想。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可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并进行了试验与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双蜗轮变矩器一级蜗轮基本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13.
王新存  瑞典 《工程机械》2008,39(2):47-49
瑞典WORK公司Dr.wang博士,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它可以实现涡轮组件的轴向定位、实现涡轮组件两端支撑、并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外力;同时形成变矩器叶栅系列化,可以匹配80~165 kW的柴油发动机,已获得专利保护.介绍变矩器结构、叶栅系列化和不同功率发动机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ZL30和ZL20装载机需要,对D310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导轮的出口角做了一系列的改变试验,选择了相应的出口角度,达到降低能容,提高输出性能的目的。双涡轮滚力变矩器有一个轴流涡轮和一个向心涡轮。原始设计者为了提高变矩系数及传递能量的效率,把轴流涡轮的工作特性用在起动工况和低速工况。而在高速工况时只允许向  相似文献   

15.
装载机作业环境一般较为恶劣、连续使用时间较长,加上维修保养不及时,各零部件出现故障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其中变速器尤为突出。ZL40/50装载机变速器包括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和  相似文献   

16.
装载机变速箱-变矩器常见故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装载机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因此装载机变速箱-变矩器的损坏故障在装载机全部故障中占有很大比例。国产ZL40、ZL50装载机多采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与行星式变速箱,由于使用了超越离合器,出现故障的机会又会大大增加。现将我处多次维修装载机变速箱-变矩器中常见的故障及其分析、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曾仕林  陈礼光  刘林 《工程机械》2006,37(10):15-18
介绍双涡轮变矩器与超越离合器的联合特性特别试验,得出超越离合器对双涡轮变矩器性能的具体影响.期待高可靠性超越离合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液力变矩器在推土机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优化其与发动机的匹配,以改善推土机综合作业效率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一种分流式液力机械变矩器在推土机产品中得到了应用,即在液力变矩器的输入或输出端设计一组行星排机构,通过液力传动与机械传动的组合来实现发动机功率的分流传动,用以优化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基于某型号推土机产品应用的分流式液力机械变矩器,研究了行星排与液力变矩器各元件在分流传动时的转速与转矩关系,并开展了测试分析。研究及试验表明,分流式液力机械变矩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三元件液力变矩器的效率范围及变矩能力,但并不能提高原有三元件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对应用CFD数值仿真技术设计液力变矩器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利用ANSYS-Turbo Grid生成液力变矩器网格模型,提高了液力变矩器网格模型生成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合理设置和选择网格模型、湍流模型、壁面函数及边界条件,提高了液力变矩器CFD数值仿真的精度。应用CFD对液力变矩器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液力变矩器的CFD数值仿真完全可以用于工程实际,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双渴轮变矩器无因次特性的计算”一文中,获得了双涡轮变矩器在辅助涡轮T_I自由旋转和锁住时,双涡轮变矩器的透穿系数e、变矩比K,和效率η_y的计算公式,以及能量平衡方程式如下。T_I涡轮自由旋转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