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如何更好地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如何解决好农村“两工”取消后组织、投入等方面的问题,是各级水利部门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根据近几年对石家庄市农田水利现状水平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其主要思路就是着眼解决“三大问题”,突出抓好“四项工程”,积极采取“四项措施”。 一、当前全市农田水利现状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 3个方面 一是农业综合抗灾能力较低,与抗御频繁水旱灾害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市历来水旱灾害频繁,旱涝交替或同…  相似文献   

2.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来川视察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要求“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多灾之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三农”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扩大投资、  相似文献   

3.
人类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个是生存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生存问题的关键是吃饭,所以农业是基础。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能源,能源是发展的先导。上述两大基本问题,都和用水有关,水将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华北缺水,西北缺水,有不少人主张“缺水”由“节水”解决,因为“节水”和“调水”相比,成本更低廉,但冷静地算一下“细账”,我们就知道仅靠“节水”,不足以支撑中国未来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语曰:“无粮不稳”、“农业安天下”。对于拥有9.4亿农民的中国来说,粮食问题是关乎国泰民安的大事。榆林也不例外,榆林总人口353人中有82%的农业人口,这一群体的安康富裕,是确保全市稳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头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四荒”开发,促进生态效益农业建设为主题,研究了探讨本地区“四荒”拍卖后,“四荒”地在治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四荒”开发的方式、效益及治理后对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受访人: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1 背景提出“利水型农业”是农业发展重要方向这一观点,主要基于农业用水在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中的地位和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冰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江总书记的讲话,全市农民群众盼水、怕水的急切心情和治水、办水的可贵实践,驱使我结合春耕,对农业水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深深感到“水多了、水少了、水浑了”的问题已经危及农业长足发展,要把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打好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硬仗”的部署落到实处,基础在水,关键在水,出路也在水。解决了水的问题,我市农业就会如虎添翼。一、关注水资源,确立兴水强农意识我市水资源相对丰富,总量为90.5亿立方米(地表水79亿立方米,地下水11.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041立方米,…  相似文献   

8.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农业灌溉运行机制改革和管理体制创新,既要整合多元要素实现协调推进,又要立足方法创新实现持续推进。“以电折水”是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的方法创新,依据测定或率定的泵站水电转换系数及其灌溉用电量计算灌溉用水量。针对改革中存在的节水控制责任不清、系统方法操作繁琐等问题,在“以电折水”计量方法的基础上,论证了“以电节水”管控的内涵、适应性及其实际操作路径,从协调推进和持续推进的视角,提出了推行“以电节水”管控的方法措施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缺水状况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该市无稳定的地表水源,地下水是唯一可靠的水源,在全市现有的27.75hm^2有效灌溉面积中,24.15万hm^2是完全由地下水灌溉的,但由于地下水受降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在地域上分布不均,从而造成不同区域的采补失,科缺各异的局面,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0%,所以从农作物灌溉这个用水大户入手,科学合理地解决水的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稳定农业生产,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走建立适水型农业的路子,这是按照以供定需原则调整农业结构的客观要求,本文提出了通过“节流”,“开源”、“优化水资源配置”等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9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水资源商品化的三个问题是:(1)市场问题,主要包括农业水资源市场特征、市场交易原则,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培育和利用国内外市场,通过不同途径开展水资源贸易;(2)水资源“农转非”问题,包括水资源“农转非”趋势、利弊分析及其对策;(3)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机制问题。目前一种新型的经济自立灌排区的水管理机制已在我国江苏、山东等省进行试点,效果较好。建议北京市结合自己的特点,对该种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不仅再度强调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且把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决定”的重要内容。第一次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水平,才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水利建设随着农村的各项改革和“两工”的取消前后,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验和总结值得思考,现就此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我国农业水土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潜力和当前节水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适合于我国的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并对“四水”在农业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存在的问题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一直在同水做斗争,干旱、洪涝灾害、水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要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而且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彭州市相继在敖平镇、蒙阳镇、九尺镇、丹景山镇104个村建立农业用水协会。据悉这是成都市第一个大规模建立农业用水协会的区(市)县。农村用水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的大问题,建立农业用水协会是农村水利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广大农民群众非常支持。“有了农业用水协会,到了大、小春用水季节,我们再不会为用水发愁了!”彭州市敖平镇农民如是说。现转载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两高一优”农业的内容,指出了灌溉排水是“两高一优”农业的基本保障。文章认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灌溉排水需要加强五方面工作:①积极改造已有灌区;②增加灌溉面积;③加快耕地改造工作;④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⑤加强农田排水,治渍改碱  相似文献   

17.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型灌区基于其管理和工程优势,已渐成提高单位面积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而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的黑龙江省,不仅灌区数量不足,少真正上规模的大型灌区,更为严重的是:目前,黑龙江省灌区建设普遍存在诸多问题,遭遇发展“坚冰”。  相似文献   

18.
李江  李志军  张鲁鲁 《中国水利》2023,(3):30-34+50
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水资源、蓄水工程、灌区状况及农业节水现状的调查梳理,总结研判南疆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当前节水面临的形势及农业节水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构建包括开源、节流、增效三部分措施在内的新时代南疆农业节水体系。“开源”即新建山区水库增加调蓄库容、山区水库替代平原水库功能改造、加大微咸水使用力度;“节流”即应用现代“坎儿井”模式,对骨干渠系进行防渗改造和管道化能力提升;“增效”即兴建高标准农田、推广“干播湿出”等农艺节水措施、调整种植业结构、精细化管理和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深度节水控水措施,以期达到“节水控用、节水保安、节水增绿、节水提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区节水灌溉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在节水灌溉中工程设施不完善、农艺措施不系统、治理途径不对路等原因,造成节水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分区治理的原则,并依据各类型区的生态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以及经济状况,提出了以利用自然降水为主,地表水、地下水为辅,结合农艺措施节水的新思路,强调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物 候期采取“耦合”方法是实施“雨养农业”的必要措施,为我省农业节水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和城市的血液,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进程中,我们迎来了第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十六届“中国水周”。200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河北省属严重资源型缺水省份,如何依法治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此问题,记专访了河北省水利厅厅长韩乃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