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维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在桂西南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夕卡岩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产在深部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的夕卡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平行产出。文章对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初步研究表明,区内成矿流体包裹体主要有NaCl-H_2O型和NaCl-CO_2-H_2O型两种类型,成矿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00~360℃)、中低盐度(2.00%~9.00%NaCl_(eq))和中低密度(0.621~0.987g·cm~(-3))流体,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深部偏高盐度流体与浅部偏低盐度流体的混合,矿床形成的平均压力为108.9×105Pa,计算得出的平均成矿深度约7.86 km。结合区域成矿分带特征进一步提出,罗维钨多金属矿床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属岩浆流体与地层中的钙质岩石发生双交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大悟县板仓大型萤石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桐柏—大别褶皱带东部,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该矿床至今未开展成矿流体的相关研究。本文在进一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了解其流体包裹体形态、温度、盐度、密度和成分特征,推断其成矿流体主要为低温低盐度、较低密度的含Na_2SO_4-NaCl-H_2O成矿流体体系的热液流体。本文认为板仓萤石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三大岩体侵入时形成的岩浆热液有密切关系,矿床属于断裂控矿、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刘冬勤  杨伟卫  闫芳  黄婉  胡凯  杨振  刘锐 《矿产勘查》2021,12(3):582-592
大箕山铜矿床地处湖北省鄂东南地区,位于阳新岩体西北段岩体内。铜矿体受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通过对其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以及H-O-S稳定同位素研究,探讨大箕山铜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流体来源及硫的来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讨论其矿床成因类型。大箕山铜矿床的形成过程符合典型的矽卡岩矿床成矿过程的"二期五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干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以及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包括铜(铅锌)硫化物阶段和银(金)阶段,其中铜(铅锌)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低温(140~300℃)、中低盐度(6%~12%NaCleq)特征。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18OH2O值为3.51‰~5.92‰,δDV-SMOW值为-75.4‰~-60.5‰,表明其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可能有地层组分的加入;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的δ34S值为-0.6‰~2.7‰,且集中于0~2‰,表明矿石的硫具有幔源硫特征。以上表明,大箕山地区铜成矿作用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综合上述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以及H-O-S同位素研究结果,认为大箕山铜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内矽卡岩带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青海祁漫塔格中西段探获的一处中型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本文认为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近EW向大规模逆冲断裂控制着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其成矿地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系列从高温到低温的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分带,从内矽卡岩带→外矽卡岩带→远离矽卡岩带,呈现出由高温成矿元素向中低温成矿元素的逐渐过渡,并构成一套完整的矽卡岩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5.
梅仙铅锌矿床位于闽中裂谷带南段,是福建省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东岩组变质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状与围岩片理一致。尽管前人对梅仙矿的矿化特征、成岩成矿学、岩石学及矿床成因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对于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别是流体包裹体研究非常薄弱。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的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成矿期次的划分,并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梅仙铅锌矿存在两期铅锌矿化,两期闪锌矿均以富液相包裹体型为主,晚期闪锌矿温度与早期闪锌矿相似,盐度略低于早期闪锌矿,可能与更多的大气降水混溶有关。晚期闪锌矿与伴生石英原生流体包裹体温度与盐度均一致。拉曼测试表明两期的闪锌矿与晚期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均为水蒸气,不含其他气体成分。这种流体包裹体数据与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的流体特征相一致,这一认识对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财  李社  何财富 《矿产勘查》2014,5(6):887-896
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东南段,其中铅锌矿体赋存于流纹质凝灰岩中,矿体形态多呈似层状,矿体有明显的层控特征;而金铅锌银矿体主要产于灰岩与流纹质凝灰岩的层间断裂或附近的裂隙中,Au含量与重晶石含量呈正相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该矿床的铅源自地幔,硫同位素组成显示富34S,说明混染了海水硫或者海相硫酸盐的硫,认为铅锌硫化物矿体与海底喷流沉积有关。重晶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流体来源有晚期热液流体特点,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为低温热液成矿,说明Au的矿化与后期热液叠加有关。成矿元素相关特征也显示,Pb-Zn元素相关性好,Au-Pb、Zn的相关性较差,说明Au与Pb、Zn不完全是同一矿化作用的产物。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海底喷流沉积+晚期热液叠加改造型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为能够在撒纳龙哇地区有更大发现,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性岩相学研究基础上,运用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等知识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测得的区内玄武岩锆石U-Pb年龄为(221±2. 1) Ma,确定为晚三叠世地层。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查明及分析了撒纳龙哇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并建立成矿模式,确定了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该地区后期找矿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大河崖金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其空间产出受台前—陡崖断裂带和岩浆活动制约。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对其开展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激光拉曼及S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包裹体可划分为Ⅰ型富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Ⅱ型含CO2三相包裹体和Ⅲ型纯液相包裹体3类,矿石中的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二相包裹体和含 CO2 三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期流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6~298 ℃,盐度为3.71%~9.98% NaCleqv,密度为0.80~0.90 g/cm3。成矿晚期流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24~181°C,盐度2.41%~5.56%,密度0.91~0.98 g/cm3。表明该矿床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热液脉型矿床。从主成矿期(Ⅱ和Ⅲ阶段)到成矿晚期(Ⅳ阶段),成矿温度和盐度降低,成矿密度略有升高。矿石中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为+5.1‰~+6.51‰,与栖霞—蓬莱金成矿带其他金矿床基本一致。显示主要为岩浆硫,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根据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大河崖金矿床的成矿与白垩世岩浆关系密切,受台前—陡崖断裂带控制,在其次级断裂形成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
青海什多龙铅锌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上一个中型矿床,本文通过对铅锌矿石开展包裹体测温和硫同位素测试,综合前人成果资料认为什多龙铅锌矿形成于早三叠世,是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矽卡岩期后酸性淋滤成矿的中低温热液接触交代一充填型锰质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麒麟厂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麒麟厂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矿山镇镜内。矿床受北东向构造带和有利地层的控制 ,具有较好的地质成矿背景和找矿远景。铅锌矿体规模大、品位富 ,国内少见。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 ,成矿金属组分主要来自围岩矿源层 ,即较老的震旦—寒武系 ,成矿流体成分具有深部来源与浅部来源混合的特点 ;成矿作用持续时间长 ,成矿期为二叠纪晚期、燕山期 ;矿床具有沉积改造、叠加、层控的特征。麒麟厂铅锌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戴雪灵  邓湘伟  刘继顺 《矿产勘查》2018,9(6):1134-1144
合江口锡钨多金属矿为钦杭缝合带上锡田矿田中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为探讨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演化及成因机制,文章分别研究了3个成矿期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并重点对第Ⅱ期的流体特征进行了分阶段剖析。发现第Ⅰ期为L+V型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盐度H_2O-CO_2-Na Cl体系,流体不混溶作用不明显;第Ⅱ期有L+V、Cl、Cl+Cv、Aq+Cl+Cv和S型几类包裹体,初始成矿流体为高温、中盐度的H_2S-N_2-CO_2-H_2O-Na Cl体系,本期不仅新发现了大量的N_2包裹体,还见到了萤石子矿物,同时检出了大量的CO_2、H_2S、CH_4、N_2、CO、F、Cl等挥发分,挥发分对矿质的析出、溶解和搬运起了重要作用,温度-盐度的降低、挥发分逃逸、流体不混溶作用、还原至氧化环境的改变、大气水的参与是导致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本期的成矿深度约为4. 5 km,N_2的检出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提供了证据。第Ⅲ期主要为L+V型包裹体,流体为高温、中—高盐度的H_2O-NaCl体系。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第Ⅰ期流体以壳源为主,第Ⅱ期为壳幔混合源,初始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水混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归纳总结了早子沟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早子沟金矿成矿地质体为215~230Ma侵入的规模较大的中酸性隐伏侵入体;成矿构造为NE向、近SN向、NW向断裂,成矿结构面为断裂构造与侵入接触结构面;蚀变、矿化具有分带性,以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为主,金均以自然金形式产出,成色较高,成矿热液主要来自于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流体为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的Na ClH2O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河、老里湾银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崤山东部发现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本文详细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地质特征,探讨成矿模式,总结归纳了找矿标志并划分找矿远景区。研究表明:NNW向断裂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由宽变窄、由陡变缓部位是形成厚大矿体的有利部位;成矿地质体为早白垩世燕山期的花岗斑岩体,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期后热液,岩体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动力来源;崤山东部地区存在斑岩钼-中低温热液脉型银铅锌成矿系统,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即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中心的铜钼矿化,周边是铅锌银矿化。成矿元素比值在垂向上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Cu/Mo比值在花岗闪长斑岩岩体中呈现低值,在岩体上盘夕卡岩中值较高。Pb/Zn比值在宝山北部脉状矿体呈现下部比值低,向上比值逐步增高的特点。在宝山西部矿体中,一部分为下部比值高,上部比值低;另一部分为下部比值低,上部比值高,可能是由于测水组砂页岩盖层的影响,成矿热液部分被阻挡反向,向下运移成矿。推测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热液运移主要通道为断裂构造,夕卡岩期成矿热液沿F_0断层上涌,硫化物期成矿热液沿F_(21)、F_(25)等断层上涌。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以铜钼矿与铅锌银矿为两个中心,表现为两个控矿构造,进而推测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铜钼矿与铅锌银矿形成于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对独山锑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以及矿物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含矿层(中下泥盆统)中成矿元素含量很高,构成了重要的矿源层;硫来自含矿层;有机炭在成矿中起了重要作用;成矿流体中的水应主要为大气降水;铅主要来自泥盆系围岩。因此认为,成矿物质应主要来源于地层,矿床的形成是地下水环流热液强改造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成矿集中区之一。夕卡岩型金属矿床多分布于二叠系大理岩或结晶灰岩夹层内,复背斜轴部的虚脱带和断层交汇处是赋矿的有利场所。白音诺尔和浩布高是近年来发现的两个大型铅锌矿床,均经历了中温、高温两个矿化阶段;矿石铅同位素属于放射性成因铅,暗示其成矿物质以壳源铅为主;硫化物硫同位素均多为较低正值并呈塔式分布,具有岩浆硫特征;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单矿物的氧同位素表明矿床成矿流体具有深部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或地层水混合的特征,矿床应属于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的中—高温夕卡岩型铅锌矿床,矿区深部隐伏岩体的侵入产生岩浆热液并携带Pb、Zn等成矿物质与地层水或大气降水混合,受构造作用控制形成的该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黑山金矿是在中天山地块中发现的第一个颇具规模的金矿。该矿床产于受沙泉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酸性火山中。通过蚀变岩特征和流体包裹体实验确认黑山金矿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63~216℃)、低盐度(3.05%~5.09%NaCl_(eq))、H_2O-NaCl流体。黄铁矿中Pb同位素特征(~(206)Pb/~(204)Pb值为18.5365~18.7465,~(207)Pb/~(204)Pb值为15.6033~15.6294,~(208)Pb/~(204)Pb值为38.4035~38.6851)表明黑山金矿的成矿元素来源于俯冲带的岩浆作用。综合黑山金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黑山金矿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形成于造山带环境中与中酸性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新生代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其成矿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对该矿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正长斑岩进行了系统岩矿鉴定和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正长斑岩内斜长石An为6.04~14.42,Ab为80.03~93.37,Or为0.59~9.80,主要为钠长石、更长石;原生正长石An为0~0.48,Ab为3.91~8.58,Or为90.40~95.91;蚀变成因钾长石An为0.27~0.83,Ab为20.56~37.45,Or为61.90~78.95,属于正长石、Na-正长石。本次研究认为斜长石蚀变为钾长石的过程中,K2O含量明显升高,而Na2O含量明显降低,而钾长石交代原生正长石的过程中,Na2O含量增高,K2O含量降低。根据成矿流体富K质特征,结合Au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本研究认为在钾长石化过程中金被活化迁移,随着钾质沉淀以及成矿流体温度和压力降低,金发生沉淀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