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扫描速度调制电路的功能是检测出图像亮度信号迅速变化的边缘成分,用以控制电子束的水平扫描速度,使亮度信号显著变化的地方对应的图像边沿更加鲜亮与清晰,从而消除图像在出现亮度过调(即过冲)时引起的图像信噪比变坏和边沿模糊及图像散焦等不良现象。很显然,扫描速度调制电路也是改善图像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扫描速度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一定量的电子束轰击显像管荧光屏时,若水平扫描速度较快,则单位面积内轰击荧光屏的电子数目减少,使荧光屏显得发光较暗;反之,则荧光屏显得发光较亮。显然只要有效地按照视频信号的幅度不同来控制电子束的扫描速度,即可控制图像的明暗程度,起到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提高重现图像的水平清晰度,长虹C2919PV彩电在亮度处理电路中采用了松下公司生产的图像清晰度增强集成电路AN5342K。AN5342K具有水平轮廓校正、动态细节校正、动态清晰度控制、核化处理以及扫描速度调制信号形成等功能,可使彩电重现有深度感且层次分明的高品质图像。 AN5342K内部框图及引脚功能 AN5342K内部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AN5342K具有30根引脚,它们分别是:①脚为接地端;②脚(DSC-IN)为动态清晰  相似文献   

3.
浅谈5D     
黎泽华 《电子世界》1999,(10):11-11
<正> 所谓5D画质提高电路是指动态瞬态增强(DLTI)、动态彩色瞬态增强(DCTT)或称为动态彩色锐度增强(DCAI)、动态扫描速度调制(DSVM)、动态数字梳状滤波(DDCF)和动态景物层次控制(DSC)。 1.动态亮度瞬态增强(DLTI)电路 包括亮度信号的轮廓增强和细节增强。轮廓增强电路采用延迟线型校正电路,克服传统二次微分勾边电路存在相频特性不良的缺点,使图像的轮廓部分的跳变边缘陡直,从而使图像的轮廓界线变得清晰。细节增强电路采用与轮廓增强的同样方法,但只使图像中如毛发等细节部  相似文献   

4.
钱立文 《电视机》2002,(10):26-27
彩色电视机中,彩色显像管的第二阻极高压通常都在20kV以上,R、G、B三电子束的总电流之和接近1mA,因此,消耗了相当可观的功率。如果电子束电流超过额定值太多,易造成高压电路过载,甚至损坏行输出管或高压包。而显像管束电流的大小。正比于图像亮度的高低,自动亮度限制(ABL)电路就是防止显像管束电流超过规定值而采取的措施,束电流规定值大小,视彩色显像管尺寸大小而定,一般将束电流限制在800μA以下。ABL电路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显像管柬电流大小,进而控制图像的亮度或对  相似文献   

5.
亮度调制无扫描激光三维成像系统中,采用脉冲激光器作为照明光源,ICCD面阵接收,对ICCD中像增强器进行恒定增益和线性增大增益调制,通过两次得到的CCD图像灰度值反演出目标距离信息.这种方式成像效率高、不需要扫描装置.对影响亮度调制无扫描激光三维系统中成像距离分辨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针对HDR图像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应用于LCD-LED双调制高动态显示器,旨在使显示器更好地显示HDR图像要求的亮度细节,提高视觉质量。首先,建立HDR图像亮度与LED亮度范围对应关系,使用光扩散函数作为背光LED亮度取值范围的权重。然后,统计LED的亮度辐射区域内不同LED发光强度等级的权重,取权重最大者对应的亮度作为该背光LED亮度。最后,利用依据LED亮度生成LED背光扩散图像与HDR图像计算出LCD显示图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使显示器亮度失真率系数低至0.006以下。在LCD-LED双调制高动态显示器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的层次感,有效抑制LCD-LED双调制高动态显示器的"光晕"以及亮度截断现象,提高显示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 自六十年代初剑桥大学A.N.Broers在第六届三束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可以利用电子束进行微细加工的理论和实验之后,68年美国OKeeffe等人提出采用电子束投影成像曝光法制作集成电路。到70年代中期,只短短十几年,电子束微细加工已经从诞生、成长走向成熟阶段。在这段过程中,曾经突破了几项关键技术。比如用L_aB_6提高电子枪的亮度;提高电子束的扫描速度;提高工件台定位精度和扫描速度;改变束斑形状等。其中,研究数字定  相似文献   

8.
视频处理电路在电视发射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UF电视发射机的视频处理板的功能是对电视中心传送来的视频信号进行AGC放大和箝位放大,从而自动调整调制电平并消除信号传输过程中50Hz交流等低频干扰;同时为伴音调制器提供同步信号。在视频处理板中,箝位电路是关键,箝位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恢复视频信号的亮度电平,二是消除在传输过程中迭加在视频信号中的低频于扰信号。在电视图像传送过程中,除了要反映图像的细节以外,还要重显其背景亮度。图像细节的亮度变化,相当于图像信号中交流分量,交流分量沿平均值基准上、下变化是对应于像素之间的亮度电平变化,因此直流分…  相似文献   

9.
显像管屏幕上出现的光栅,是通过显像管内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光点)在屏幕上不停地进行左右、上下扫描产生的。为了避免电子束在扫描逆程(返程)时间内对光栅产生的干扰,一般将行、场逆程脉冲(即消隐脉冲)与图像亮度信号混合放大后,再加至基色矩阵电路中的R、G、B末级视放管e极,迫使它们在扫描逆程时间内电子束截止。提高显像管阴极电位,即增加栅、阴极之间的负偏压,使显像管  相似文献   

10.
王忠诚 《电子世界》1999,(12):35-36
<正> 大屏幕彩电水平枕形失真都很严重,一般需设置专门的校正电路来予以校正。水平枕形失真校正原理是用场频抛物波调制行扫描电流,使电子束在屏幕中部扫描时,扫描电流幅度相对增大,从而将中部光栅向左右方向拉出一些,使枕形光栅变成矩形光栅。 康佳T2517、T2528、T2510、T2512、T2806、T2910等新一代大屏幕彩电枕校电路如图1所示,它由场频  相似文献   

11.
由于显象管的曲率半径大于电子束扫描轨迹的球面曲率半径,因此电子束在扫描过程中虽然有着相同的角速度,但在屏幕上的线速度却不相同。从行扫描过程来说使光栅左右拉长,从场扫描过程来说使光栅上下边缘部分拉长,  相似文献   

12.
<正> 常规的大屏幕彩电中,行输出级和超高压产生电路融为一体,由行逆程脉冲整流得到超高压和聚焦电压。而投影机的超高压所需功率较大,亮度、对比度变动以及画面内容的变化,都将引起束电流的大幅变动,必然引起行扫描电流的不稳定。束电流的变动,还直接影响超高压聚焦电压的不稳定,其结果是:光栅幅度不稳定,几何失真增大,电子束的聚焦变差。因此,名牌投影机中,除将行扫描电路和超高压变换器分开以外,同时还采取了可靠的超高压稳定电路,以改善效果。 图1是索尼KP-E53MG11型背投影的此部分电路。由IC603(LA7856)组成的行振荡电路,经内部同步电路及AFC电  相似文献   

13.
刘武 《电子世界》2001,(5):18-19
<正> 四、动态对比度校正电路动态对比度校正电路又称为图像人工智能电路(AI)。传 统的方法是采用事先设定的固定数值对图像中亮度信号的对比度进行校正,然而实际中图像的亮度信号对比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大屏幕彩电采用了人工智能电路,侧重对暗图像的明暗程度进行动态校正,以使极暗部分更暗,从而突出微暗部  相似文献   

14.
MCRT是一种多枪结构的CRT,是大屏幕扁平CRT的经典模式之一。它是由多个小尺寸(如10厘米左右)的CRT,采用低熔点玻璃粉的封接技术,做成一个具有较大显示面积(如大于100厘米)的CRT。MCRT具有一些优良的特性如;较大的显示屏幕,较小的厚度、良好的电子束光点,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以及较高的分辨率等,它非常适合于户外使用。MCRT的整幅图像是由一些单元图像所组成的,拼接的图像往往会在单元图像之  相似文献   

15.
线阵TDI探测器成像中扫描速度偏差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阵TDI探测器同步脉冲周期与扫描速度不匹配,会降低航空相机总体光学传递函数水平。分析扫描速度偏差与系统调制传递函数间关系,可为扫描系统设计与调试提供有效的评价准则。以某航空相机为例,介绍了线阵TDI探测器扫描成像原理,给出由扫描速度偏差计算系统运动光学传递函数的算法,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扫描速度偏差对系统调制传递函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统计方法得到的系统运动调制传递函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误差在5%以内,可有效用于评价扫描速度偏差对运动调制传递函数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将多普勒探测与正弦相位调制复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正弦相位调制的全深度频域多普勒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利用正弦相位调制B-M扫描方法,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结合带通滤波的方法重建复干涉谱信号,获得全深度层析及多普勒图像。成像深度范围扩大为原来的2倍,在整幅图像范围内均可获得较高的速度探测灵敏度。基于该系统获得了血流仿体的全深度层析图及全深度多普勒图。实验测量的系统最小可探测速度为5.35μm/s。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全屏幕快扫描观察时,突然图像下部发亮并跳动,屏幕左侧边沿由内向外闪出耀眼亮度,随即出现,以屏幕中心线为界线,上白下黑的图像,整帧图像亮度高于正常状态。故障分析及检测1.首先关闭图像显示器上与图像显示有关的所有开关,在监视图像同时,逐个开启显示面板主操作板、副操作板上与图像有关的开关,查找主要故障部位。在开启数据显示开关时(DataEraseSwithON/OFF),图像出现上述故障。说明此故障与自动数据显示电路有关。2.由电路原理框图(图1)分析可知,自动数据形成电路按信号情况大体可分为五部分:(1)数字符号输出控制电路(35318…  相似文献   

18.
按四机部《电子束管寄生放射的测试方法》(SJ460-73)中的定义:电子束管各电极加上规定的电压后,使管子处于截止状态或规定亮度;规定扫描光栅尺寸时,由杂散电子引起荧光屏发光的现象,称为寄生放射。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具有螺旋后加速电极的示波管,当把扫描光栅沿水平扫描(X)方向,位移至电子束扫描到荧光屏边缘时,屏上会出现烟火状的发光现象。此现象同样影响对  相似文献   

19.
刘少斌 《电视技术》2000,(8):40-40,42
1引言 由于彩电屏幕尺寸的加大,加至显像管上阳极高压的提高,随之带来了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通病:高压(显像管高压阳极)不稳,其故障现象为图像尺寸随着图像亮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图像亮度较亮时,束电流较大,由于阳极高压没有稳压电路,故阳极高压下跌,则图像尺寸变大;若图像亮度较暗时,束电流较小,阳极高压上升,则图像尺寸变小。因此,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内设置高压稳压电路具有重要意义。2自动亮度限制电路 设置自动亮度限制电路(ABL)的目的在于自动限制显像管的束电流,使之不超过设定的额定值,因为束电流过大,会使阳极…  相似文献   

20.
电子束的速度很容易变化,这个特性现已应用在一种新的微波延时技术上.一束电子群(电子束)离开阴极(见附图),在输入螺旋上受到正电压V_a加速,并在通过此螺旋时,电子束为输入信号(此信号将予延迟)所调制,电子束离开输入螺旋后,在装置的“漂移,区进一步受到电压V_b之加速或减速.电子束以新的速度穿过漂移区,在最后到达收集器之前,将调制信号传与输出螺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