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八十条规定: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应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目前煤矿井下现使用的ZBZ-4综合照明保护装置各种保护齐全,但在实际使用中控制系统若没有保护插件,或保护插件损坏情况下,保护装置仍然能合闸送上电,由此可以看出,综合照明保护装置控制系统在设计中存在着缺陷。  相似文献   

2.
1存在的主要问题《煤矿安全规程》第480条规定: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应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目前,煤矿生产中普遍使用ZBZ-4型矿用隔爆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用于煤矿井下127 V照明及信号负  相似文献   

3.
ZBZ-4.0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的故障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BZ—4.0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在井下使用过程中出现保护插件脱落或损坏时仍能正常运行这一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保证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李晓刚 《煤矿机械》2007,28(5):135-136
老式高压隔爆配电装置由于采用多油断路器及其他“先天不足”,与国家现行规程和标准有抵触,已不能适应井下安全供电的要求。采用现代电子保护和真空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可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郑绪坤 《山东煤炭科技》2020,(3):126-127,130
基于煤矿井下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可靠运行,将跑车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霍尔辛赫煤业公司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用于煤矿斜井的跑车防护装置。斜井跑车防护装置运行稳定,发生跑车事故后可以有效地进行保护性拦截,降低跑车事故发生后的各项损失。  相似文献   

6.
国产薄煤层综采设备开采技术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厚度在0.8~1.3m的煤炭称为薄煤层,0.8m以下的煤层称为极薄煤层.我国薄煤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根据原煤炭工业部"九·五"末统计的数据,全国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可采储量分别占全部煤炭可采储量的16.9%和2.8%.由于薄煤层开采单产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缺乏适应性好、生产效率高的开采装备,致使很多煤炭企业放弃薄煤层开采,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15,(10):204-206
针对带式输送机撕裂保护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现场经验,经过探索研究找到新设备替代原有装置,达到了系统稳定、降低投入、提高效益的目的,使用状况极佳,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洗选加工环节造成严重块损的现状,找出了造成商品煤块率偏低的原因,并对可能造成块煤破碎损失的环节因素进行辨识,对原煤破碎系统、系统筛分转载环节、斜轮分选环节进行创新性改造,通过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改进破碎环节的生产工艺,对运输环节溜槽进行改造,对斜轮控制系统实现悬浮液密度智能控制改造等,提高了商品煤块率,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每年可多生产块精煤15万t。  相似文献   

9.
为使工矿电气工程人员对可编程控制器(PLC)有专业的了解,重点介绍了基于PLC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过流保护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的过程。通过试验及现场调试可知,该装置完全能满足恶劣工况条件下工矿企业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并为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及技术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磊 《煤炭科技》2020,41(1):56-58
张双楼煤矿9421切眼处于深部煤层合成区,又有火成岩的不规则浸入,地质条件复杂。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采用高强、高预应力锚杆、锚索和双层金属网支护以及"单体液压支柱+工字钢棚"和木垛加强支护,提高了支护体的整体性、强度和刚度,实现了对煤层合成区切眼的有效支护,取得了较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连朝阳  姜宁 《煤矿机械》2013,34(9):173-174
针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电压瞬时跌落导致大面积停电现象,设计了一套欠压保护装置,弥补了目前各大煤炭企业和科研院校对欠压保护研究的不足,解决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电网电压跌落对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该装置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欠压状态下设备的可靠动作,改善了电气设备的使用特性,满足了煤矿井下特殊环境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小明 《煤》2009,18(3)
从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出发,针对综放工作面异形煤柱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采用锚杆、锚索和临时支柱等控制措施,对需要保护的巷道进行机理明确的综合加固与控制;采用多种监测技术手段,对留巷在不同煤柱宽度处围岩的压力、变形和破坏进行了现场监测,揭示了不同宽度煤柱留巷在采动影响下沿倾斜和走向方向岩层压力分布、巷道围岩移动变形与破坏的演化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并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