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德球 《中华建设》2014,(11):102-103
城市供水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内容,它对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正在引起新一轮的人口集中、城市扩张、产业集聚、生活需求等变革。与此同时,城镇化也随之带来了水、电、路、热、电讯、文化、教育、卫生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用水保障、饮水安全等城市"水"问题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长江建设》2013,(11):34-34
毕马威全球卓越中心负责人大卫·奥布赖恩指出,城市无序扩张会导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从而阻碍城镇化的发展。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良好的城市规划、严格和优质的开发控制方案都是城镇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良好的规划和监管控制不仅有助于缓解大规模城镇化所带来的冲击,也可以成为缓解城市贫民边缘化的工具。未来的城市必须更加关注其中的居民,要为其提供平等的机遇与和谐的生存空间。现在,人口老龄化、失效或不存在的社会保障网络以及基础设施的严重老化是巨型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现在是停止制造巨型城市的时候了,中型城市和卫星城市是城镇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李燕 《长江建设》2009,(8):9-15
在日前举行的“共建低碳都市”国际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发表题为《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时强调:“当前迫切的问题是要反思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发展道路。低碳生态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华建设》2010,(6):34-34
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指出,未来中国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将更加注重城市发展与生态效益,着重发展“低碳城市”。中国还应警惕城镇化进程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将下一步发展城镇化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面。  相似文献   

5.
走进低碳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中华建设》2009,(8):9-15
在日前举行的“共建低碳都市”国际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发表题为《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时强调:“当前迫切的问题是要反思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发展道路。低碳生态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柯敏 《中华建设》2012,(12):10-13
中国城镇化正在高歌猛进中,未来20年,预计将有超过3.5亿的人口迁入城市。有分析认为,对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智慧化"似乎可以解决很多城镇化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刺激经济、提高服务效率、提高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修复环境生态等等。目前,发展新型的城镇战略,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达 《中华建设》2014,(7):66-67
正一、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对首都城市发展的新认识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52.6%。城市发展作为中国发展奇迹的主要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同时,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是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新四化"叠加交叉之点,也是社会热点、聚焦关注之处。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和十字路口,中央选  相似文献   

8.
黄学杰 《中华建设》2012,(11):64-65
正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进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黄石市在建设大园区、打造大产业、发展大城市"三大战略"的引领下,城镇化发展逐渐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非农化,它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城镇化引起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国外专家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严家冬 《中华建设》2012,(10):16-19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一半以上的中国居民将生活在城市,中国步入真正"城市化时代"。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难以持续、城乡二元分割的"非完全城镇化"道路难以持续、区域不协调的空间格局难以持续,中国城镇化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中部的龙头省份,湖北省将如何应对城镇化转型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未来十年是湖北城市发展的"黄金期",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湖北省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城市发展理念,破解当前城市发展的难题,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9月28日~29日湖北省政府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重大举措,以适应"五个湖北"(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各省市推动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城镇水生态文明建设低影响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过程稳步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随之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也备受关注。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由此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内涝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备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结合多年水文地理科研实践,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城镇水生态文明建设低影响发展模式,并根据我国现存水资源安全问题给出若干维护城镇流域良性水循环的对策、建议,旨在综合解决城镇突出的水生态安全问题,为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健康、安全宜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存荣 《治淮》2001,(12):41-4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尚低于全国水平。新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对城市水利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保持城市水利与城市协调发展,必须加强部门协作,集思广益,科学制定城市水利发展规划,为城市建设与发  相似文献   

14.
《长江建设》2011,(2):31-31
北大方正集团CEO李友认为,城市化运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城市运营需要基础建设,需要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目前,中国发展城市化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离开资金扶持,要解决城镇化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民生问题、环保问题都无从谈起。而仅仅依靠国家税收很难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一资金缺口。因而,“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需要城市运营商等市场企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全球极端气候变化和我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使城市内涝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严重制约了以低碳、绿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智慧城市"的建设,降低了居民们美好生活的体验感,给社会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城市洪涝灾害的文章进行梳理,概括了中国内涝的发生特点,导致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水力学原因,主要探讨了城市内涝中的水力学问题,如排水系统空蚀、明满流交替、提高消能率、水位顶托等,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治涝措施,提出了防控策略和城市内涝水力学问题治理未来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过去十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回望十年,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协调,从高能耗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使人们对城镇化的未来充满期待。"十八大"期间,"新型城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这一切都表明,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已经进入决策层视野。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很多城市依河而建,城市河流与人类关系密切。城市河流的治理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在满足防洪、供水等功能前提下进行河流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大大改善城市面貌,也带来生态、环境、经济等效益。随着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对城市河流景观的要求不再是单纯追求视觉享受,而是包含了生态、休闲、娱乐、文化等多方面要求。文章就城市河流景观的有关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中华建设》2013,(4):7
在3月17日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第一场记者见面会上,他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是城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可能都会在城镇化进程中遇到。李克强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特色的本质是一种地域文化,是城市魅力的根本所在。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城市文化出现趋同化趋势,城市“特色危机”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化的“设计+建造”的造城方式,使得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出现模式化,城市面貌趋同化了,城市可识别性没有了,人类在城市中迷路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规划专业出身并曾在规划部门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指出,着力推进转型、统筹城乡、保障民生,对在更高层面上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