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幅度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沉积环境复杂,油田范围内断层非常发育,构造复杂,断块多而小,储层横向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岩石成分复杂,岩电关系不清,导致油层识别难度大。同时由于含油高度低,导致含水上升快。具有多套油水系统,油水关系复杂,勘探开发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厚层砂砾岩具备形成大面积低饱和油藏的条件,勘探潜力大;储层有煤、泥岩各层,纵横向非均质性越强越容易形成低饱和油藏。隔夹层的存在,导致油水分异不充分,纵向上多套泥岩、煤层、致密砂岩均能形成隔夹层,将大套储层分割成多个独立油水单元,各单元幅度低、油水分异不充分,是形成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主要原因之一。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低饱和油藏发育于侏罗系八道湾煤层之上的砂砾岩储层,其低饱和油藏的地质特征有别于国内其它地区,研究其油藏地质特征对国内同类油藏有很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达尔其构造是白音查干凹陷较早发现的主要含油构造之一.随着对白音查干凹陷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油藏地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很多构造问题、油藏发育与分布、成藏规律等问题急需攻关研究.本文结合白音查干凹陷的勘探开发历程以及达尔其油田的发现、开发历程,结合该区油藏具有“油气垂向运移、侧向运移、横向运移、高点聚油”的成藏特点,通过将传统的滚动增储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细化和升华,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白音查干凹陷特色复杂小断块油藏的滚动增储技术.  相似文献   

4.
房19断块是北大港油田六间房断鼻的一个含油断块,主要目的层为明化镇组下断Ⅱ油组的曲流河砂体2小层,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划分为4个细层。研究了各细层的储层厚度、物性参数的分布情况,认为该套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然后依据测井曲线和试油、生产数据确定油藏的油水界面为959米,原油性质为重质稠油,油藏类型为断块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川口油田川46井区的储层和油藏特征,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川46井区的沉积相和储层的研究分析,对川46井区油藏的地质和储层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油层是一套三角洲沉积平原沉积,储层为块状砂岩夹粉砂质泥岩或为砂泥岩互层沉积。长6油层物性差,粘土含量较高,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油层为弱亲水-亲水,长6油层的非均质性强。油藏类型属典型的弹性-溶解气驱动岩性油藏。长6^1为本区最好储层,是主要油层之一。川口油田川46井区为浅层、低产、特低丰度的中型油田。  相似文献   

6.
新站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对上部的黑帝庙油层储层研究较少.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通过地层划分和对比,对研究区内黑帝庙油层黑二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对主要含油层系的岩性特征、展布特征、沉积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确定其沉积特征,为新站油田浅层油气层勘探开发提供很好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
油井含水的变化及水淹特征取决于产层的地质、物理特性,地层油水分布以及油田开发方式等,即是在一个油藏范围内,对各井含水变化及水淹特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油井或注采单元的含水变化过程有自己的特点,而含水采油也使油藏储量的开采过程复杂化,特别是多层层系的注水开发油田,当含水率较高时,有时令使一些地层压力低的小层不出油等等.为了研究油水驱替过程能反映出该井泄油范围内所发生的现象及各因素影响下的水驱过程特征,本文在常规特征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能更显著的反映水驱特点,在此提供一种新的无因次量分析方法,以补充特征曲线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克拉玛依五3中区克下组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田高含水,水驱动用程度低等特点,以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层内,层间,平面及空间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复杂多样,总体表现出较差的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和井网系统的控制,在空间上主要存在4种类型的剩余油分布,对于指导该区块挖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除受不同程度的五敏影响,还会受到压力敏感性伤害,导致渗透率下降,并且这种伤害具有不可逆的特点,特别是对低渗透油藏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对大庆某厂油田储层岩石的压力敏感性伤害程度的研究,认为在油田投产后,随着地层流体的采出,地层孔隙压力逐渐降低,储层上覆有效压力增大,导致储层渗透率有较大的降低,影响了该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尤其是对油田构造低部位油井的产出和水井的注入情况影响较大。以同步注水或超前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采,是有效控制压力敏感性伤害、保持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哈尔温油田葡萄花油层砂体分布零散,分布规模小。通过对测井、岩心等基础资料分析后发现,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主要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微相。油水分布规律复杂,纵向上油层、同层、水层间互发育,同一时期沉积砂体含油性不同,可见含油性不仅受沉积相控制。储层物性及断层对油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油藏类型总体上为断层-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1.
PNN测井即Pulsed Neutron Neutron,是在中子寿命测井技术上发展而来的测井方法,能在套管中直接探测地层。该技术能在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分辨近井地带的油水分布,计算含油饱和度、划分水淹级别、求取储层孔隙度、计算储层内泥质含量及主要矿物含量等等。是油田老区储量动用评价、确定油水关系的可靠手段。该技术为剩余油的挖潜、指导提高水平井水平段动用措施、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S#地区处于多条控边断层的交汇处,断层发育、含油层系多、储层横向变化大、油水关系较为复杂等特点,采用构造精细解释、相干数据体分析、测井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地震频语分析、正演模型分析、储层特征重构、波阻抗地震反演等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初步查清了区块内地层的构造特征、油水分布规律以及成藏规律。认识到本区主体部位油藏主要受断层控制,以构造油藏为主,岩性油藏相对较少;第三系目的层岩性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主要的油气藏形成于较薄的砂层中。由此建立起此类储层预测和评价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某油田以三角洲相储层为主,具有平面上分布面积大、相变较快,纵向上层多、层薄的特点,开发实践证明:该油田成藏控制因素复杂,油藏类型多,油水关系复杂。本文以取心井为基础,结合试油、开发动态等资料开展砂岩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参数精细解释,认识油藏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满足潜力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14.
油水相对渗透率是研究油水两相渗流的基础,是油田开发中参数计算、动态分析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应用范围广泛。文章以A油田长6特低渗透储层为对象,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该储层相对渗透率曲线受储层岩石润湿性、孔隙结构以及粘土矿物含量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大王庄油田D8块构造上处于大王北洼陷和义和庄凸起之间斜坡带,为近东西向断层切割所形成的断鼻、断块构造。D8块储层具有埋藏深,压实作用强烈,单层厚度小的特点,储层平均孔隙度9.1%,渗透率7.32md,为低孔低渗油藏。该油田储层特征复杂,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储层物性印象因素分析,可更好的表征储层特征,为落实油田各区块勘探潜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低孔-低渗性油层是海拉尔油田主要的油藏储层类型。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油水层识别是制约海拉尔油田开发的难点之一。本文以乌尔逊油田乌134-85区块为例,在详细了解基本地质情况的基础上,以测井资料为主导,结合试油、录井及开发现状,对乌134-85区块进行油水层综合识别,探索识别适合乌134-85区块的油水层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元城油田B区块长4+5储层物性较差,水驱规律复杂,导致油藏开发形势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平面、剖面水驱不均矛盾突出;油水关系复杂,生产过程中见地层水;低产低效井数量多,影响区块稳产。本文从储层纵向、平面非均质性等方面出发,研究工区储层的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隔夹层、渗透率对注采对应关系的影响,为更好的开发油藏、编制注采调控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勘探至今已经步入后期,开发面临难度逐渐增大,水平井的开发比重不断增多,水平井开发的油藏类型日趋多样化,完井方法日益丰富,同时,越来越看重固井质量。实践证明,低渗透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断裂储层和超薄油藏可以用水平井成功开采,大大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水平井对老井的二次开采也十分有效。A油田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断层及裂缝多,地层压力层系混杂、储层薄,渗透率低,含较多盐膏层,易漏失,固井难度大,改善起来困难。针对A油田复杂的地质构造,对固井工艺和水泥浆性能加以改进,以提高A油区的固井质量[1]。  相似文献   

19.
李锐 《辽宁化工》2014,(5):566-568,572
延长油田近年来在三叠系延长组长10层不断获得新发现,该层位已成为后期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层位之一。作者精确编制了长10层顶面构造图,研究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根据岩石类型、岩石结构、测井资料等综合判识沉积环境,划分沉积相类型并研究其空间展布;绘制了砂体展布图并对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和油藏特征;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可对后期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X地区发现大量低阻油层,流体性质识别困难,给油田的开发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岩心毛管压力实验、岩电实验、阳离子交换容量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数据,对X地区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研究,发现X地区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岩性细导致储层高束缚水含量并且降低了储层的胶结指数m和电阻率指数n,以及储层油藏幅度低导致油水的分异作用弱,次要原因是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