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基于EEMD-AR模型的丹江口水库年径流随机模拟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水库历史年入库径流序列组分分析和识别,采用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有序聚类法、方差线谱法等方法,推求出序列趋势项、跳跃项及周期项等确定性成分,提出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方法)的水库年径流自回归随机模拟模型(EEMD-AR),并应用于丹江口水库的年径流随机模拟和预报中。通过EEMD分解,解决了当丹江口水库历史年径流序列为非平稳序列时不能直接应用自回归模型(AR)进行随机模拟和预报的问题。模拟结果表明,EEMD-AR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丹江口水库年径流序列并保持原历史序列的统计特性,且模型预报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作物需水量的基本概念出发,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模拟农田根层土壤水循环的计算机模型-ISAREG.这一模型具有多种功能,可模拟根层土壤水分变化,评价给定的灌溉制度,计算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也可用以制订多种供水限制条件下的优化灌溉制度.用望都灌溉试验站的小麦、玉米、棉花3种作物两年的试验观测资料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金华市安地灌区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基于多源感知信息,构建灌区实时灌溉预报模型及开发模型系统,主要涵盖气象信息预报、作物需水量预报、田间土壤墒情监测、灌溉预报决策等4大功能模块,通过向灌区用水管理者发送灌溉预报决策信息,辅助灌区科学决策,达到适时、适量灌溉,节约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彭曼公式法、试验法、K值法在作物灌溉需水量计算中的应用,为精细化的灌溉管理奠定技术基础。文章介绍了彭曼公式等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彭曼公式计算白龙江引水工程受水区各代表站典型作物(冬小麦)的亩均灌溉需水量,通过与其他方法计算成果对比,结果证明彭曼公式的计算成果更为精确,从而为白龙江引水工程规划需水量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按照晴、云、阴、雨等几种天气类型并利用历史资料来分类统计计算ET0,以实时的天气信息数据和土壤水分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实时的ET0进行修正,再充分利用预报的日降水量,根据作物非充分实时灌溉预报模型和计划湿润层深,对土壤水分修正参数、作物系数进行修正。以冬小麦为例,进行作物需水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作物需水量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5.29%,该方法用于作物需水量预报有效、可行,为实时优化配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以Penman Monteith(PM)方程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ET0)为因变量,天气预报可测因子(日最高、最低气温、反映天气类型的阴晴指数、风力等级)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进行修正残差的改进模型.通过与PM计算ET0结果分析,改进模型预测结果相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精度高、整体拟合度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改进模型的输入项完全可以从当前短期天气预报中获得,且将两种基础方法结合,操作运行简单等优点,在实时灌溉预报中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物需不量与灌溉制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作物需水量的基本概念出发,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模拟农田根层土壤水循环的计算机模型-ISAREG。这一模型具有多种功能,可模拟根层土壤水分变化,评价给定的灌溉制度计算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也可用以制订多种供水限制条件下的优化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8.
大区域的水资源评价,水文模型的建立,地面水和地下水调度模拟分析,以及灌溉制度设计等,均需要作物需水量资料,更需要需水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模式。以往对作物需水量推估方法的研究,多偏于考虑气象因素。如水面蒸发量法和彭曼法等都强调供水充分条件下的大气因素作用结果,而没有考虑作物在由小到大又转为枯萎这一生长发育过程中蒸发蒸腾所占比重不同这一因素的调节分配作用。因而用水面蒸发量法或彭曼法等推求阶段(旬等)作物需水量时,其中的系数吻合度较差。近几年各省大多都按全国统一要求的方法进行了作物需水量试验研究。因此利用好这些试验资料,分析建立适合当地  相似文献   

9.
基于随机水文原理,建立梨园河年径流模拟和预报自回归模型,利用足够长度径流系列,反映河流水文统计学规律。模型实用性较好,可为梨园河流域农业灌溉、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模拟方法计算灌区灌水和排水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中,灌区灌溉用水计算,一般是分别计算各种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净灌溉定额,用净灌溉定额乘作物面积得净灌溉用水量.净灌溉定额是用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减有效降水量求得.常规的方法在确定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水量时考虑当时土壤水分条件和蒸散发能力的影响不够,甚至未考虑,因而由此计算出的作物各生长阶段需水量与各年作物的实际蒸散发量有很大差别.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水量是作物散发量和棵间蒸发量的总和(即蒸散发量),而蒸散发量又与作物的供水条件(旱作地可用土壤含水量来代表)及蒸散发能力(受气象条件制约)有密切关系,这两种因素在不同的年份差别很大.根据山东省冶源、石马等灌区的试验资料,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