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针对伤口愈合中新生肉芽组织易粘连敷料引起创面二次感染的问题,通过等离子体刻蚀协同喷涂聚硅氧烷疏水改性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防粘连潜力的非织造基医用敷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等离子体放电时间、等离子体放电功率及喷涂线速度工艺参数,同时对优化处理前后材料的疏水、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防粘连、生物相容等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放电时间为9 min、放电功率为25 W、喷涂线速度为5 mm/s时,纯棉水刺材料疏水效果最佳,接触角为141.1°;优化处理能有效提升材料的防粘连性能,其纵向剥离能为(350.0±29.9) J/m2,横向剥离能为(363.1±46.9) J/m2,满足医用敷料防粘连要求;同时优化处理材料溶血率小于5%,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提升且无细胞毒性,满足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7.
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在海水淡化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因此开发水蒸发效率高、成本低、可生物降解的光热转化材料对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纤维素纳米纤丝(CNF)为原料,辅以炭黑、胶黏剂等,制备出炭黑/CNF复合光热转化材料,并对其光吸收性能、海水平均蒸发效率、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海水平均蒸发效率和隔热性能。最佳炭黑用量为1. 0%,此时其太阳能总吸收率为92. 05%,海水平均蒸发速率可达到1. 17 kg/(m~2·h),导热系数为0. 05 W/(m·K)。 相似文献
8.
9.
10.
将石墨烯(GR)纳米颗粒掺杂到聚丙烯腈(PAN)纺丝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石墨烯/聚丙烯腈(GR/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PAN质量分数、GR用量、纺丝电压及接收距离对GR/PAN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和过滤性能的影响,发现最优纺丝工艺参数为PAN质量分数14.0%、GR用量1.5%、纺丝电压26 kV、接收距离14 cm、注射速度1 mL/h。此最优纺丝工艺参数制备的GR/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为98.86%,过滤阻力为110.30 Pa。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淀粉(PVA/SS)纳米纤维膜,再将其与PP纺黏布复合。通过SEM和FTIR表征纤维表面形貌和分子结构,探究PVA/SS纳米纤维膜的最优纺丝工艺参数,并测试PVA/SS纳米纤维膜的抗水解性能及PVA/SS/PP复合膜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当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1%、PVA/SS质量比为3∶1、纺丝电压为30 kV、喂液速率为0.8 mL/h、接收距离为19 cm时,纤维表面形貌最优,经160℃热处理的PVA/SS纳米纤维膜的抗水解性能优异。采用最优工艺参数纺制的PVA/SS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分布在378.00~742.00 nm,平均孔径为689.00 nm。PVA/SS/PP复合膜对直径大于0.3μm的细微颗粒的过滤效率最高可达到99.363%,过滤阻力为137 Pa,低于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UHMWPE/PANI复合导电纤维。探讨了氧化剂种类及过硫酸铵浓度对复合纤维电导率及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研究了UHMWPE/PANI复合纤维的化学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形成的聚苯胺导电层赋予了纤维一定的导电性能,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得的复合纤维的导电性能最强,其电导率可达10-1S/cm;随过硫酸铵浓度的增加,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以30g/L时制得的复合纤维的电导率最高。复合纤维是基质纤维与聚苯胺的共混体系,且导电处理未引起基质纤维分子链结构的变化。导电处理后,纤维的断裂强度较未处理前有少量增加,断裂伸长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14.
非织造布需具备一定的初始强力以承受固结过程中受到由机械力、热和化学反应等引起的应力作用,最终得到所需强力。水刺工艺是通过一系列高速水针使纤维相互抱合缠结的技术。水刺法能够制备出具有特殊物理、力学和其他功能性的非织造布。综述了水刺法工艺参数设置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包括水针直径、水针间距、管压力及管数对非织造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刺木浆复合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研究了水刺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水刺复合非织造布的结构与纤维固结机理。 相似文献
16.
浆粕水刺复合非织造布成形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木浆粕水刺复合非织造布的性能、纤维缠结机理及生产工艺,对比了两层和三层木浆粕水刺复合非织造布的基本性能,并与传统涤粘水刺产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