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诺威克隆FN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菠萝纤维、棉纤维和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染色温度、元明粉用量和纯碱用量对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同浴染色时同色性的影响,得到实现同色性的优化染色工艺:染料2%(omf),元明粉40 g/L,纯碱12 g/L,染色温度60 ℃。  相似文献   

2.
颜怀谦  贺江平 《印染》2014,40(17):23-26,39
先用改性剂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再用阳离子荧光染料进行染色,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优化改性和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棉针织物改性工艺为:改性剂用量10%(omf),改性时间40 min,改性pH值10,改性温度90℃、氯化钠用量50 g/L;优化的阳离子荧光染料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染色pH值6。改性染色织物的表观深度、色泽鲜艳度、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和色牢度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代用碱ALKAFLO~ CPB作为棉针织物B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固色助剂,探讨并分析了碱剂类型、碱剂用量、尿素用量、氯化钠用量、冷轧堆染色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染色织物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代用碱ALKAFLO~ CPB作为活性染料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的固色助剂,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高于其他碱剂;当染料用量为10 g/L,冷堆温度为30℃时,最佳染色工艺为:代用碱30 g/L,尿素30 g/L,氯化钠10~30 g/L,染色时间6~9 h;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对汉麻/棉/涤网孔针织物(Han/C/T)通过用碱处理、常规染色和预碱法染色,得出碱处理工艺能改善织物染色效果。经碱处理后,进行预碱法染色,织物染色效果改善明显。经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工艺为:染料2.5%(owf),Na2SO4用量30g/L,Na2CO3用量10g/L,浴比l∶50,90℃×50 min,接近纯棉织物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中主要研究了天然靛蓝染色棉针织物的光氧化褪色现象及其褪色规律,探讨了染色过程中染料用量、NaOH浓度、Na_2S_2O_4浓度及皂洗温度对天然靛蓝染色织物光氧化牢度的影响,并使用茶多酚、没食子酸等抗氧化剂提高靛蓝棉织物的光氧化牢度。结果表明,天然靛蓝染色棉针织物随着光氧化时间的延长,褪色程度不断增加,褪色速率逐步降低;织物褪色过程中,天然靛蓝染料C=C断裂,生成新的靛红结构;染料为1.0%时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NaOH 2.0 g/L,Na_2S_2O_4 10.0 g/L,皂洗温度为90~100℃;使用抗氧化剂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不能明显提高天然靛蓝染色棉针织物的光氧化牢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活性红K-7B染料对菠萝/棉混纺纱线进行染色,以上染率为考察指标,依次分析活性红K-7B染色过程中氯化钠用量、温度、碳酸钠用量、染料用量对菠萝/棉混纺纱线染色工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钠质量浓度4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10 g/L,温度60℃,染料质量分数1%。  相似文献   

7.
选用还原型植物基染料,采用隐色体浸染法对罗布麻与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还原剂R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温度、时间、元明粉浓度和染料浓度等因素对染色深度的影响,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染色优化的工艺条件如下,甜油桃红:还原剂R 18 g/L、氢氧化钠4 g/L、温度80℃、时间40 min、元明粉45 g/L;橄榄绿:还原剂R 10 g/L、氢氧化钠16 g/L、温度80℃、时间40 min、元明粉45 g/L;菊黄:还原剂R 14 g/L、氢氧化钠8 g/L、温度80℃、时间50 min、元明粉30 g/L。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均达3级以上,抗菌性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郭利  刘俊英 《针织工业》2011,(11):26-28
文中对棉与海藻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练漂工艺和CibacronFN染料溢流染色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保护不耐强碱的海藻纤维,采用双氧水对棉与海藻纤维混纺针织物进行漂白,织物手感柔软,强力达到489 N,白度达到81。采用三原色Cibacron黄FN-2R、Cibacron红F-NR和Cibacron蓝F-NR对其进行染色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染色工艺即染色温度为70℃,保温时间为60 min,浴比为1∶12,染浅色时Na2SO4的用量为6~12 g/L,代用碱的用量为3~8 g/L,染中色时Na2SO4的用量为12~30 g/L,代用碱的用量为10~12 g/L。并指出通过控制漂液pH值和升温速率、加染料快慢等因素,可避免白度不稳定和褶皱、两相不均匀等生产中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指出前处理的丝光和碱缩可使染料利用率提高16%~40%;染料应选用亲和力和直接性较低、有一定耐碱水解稳定性的活性染料;碱剂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碱为宜,且应控制这两者的使用比例;盐(NaCl)用量一般为30~45 g/L,尿素可加入10~60 g/L,渗透剂用量1~3 g/L;另外,注意打卷条件并控制堆置时间12~20 h和堆置温度,可以保证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的均匀和固色量。最后,对此工艺所消耗的水、热能、染料及助剂用量,与传统浸染工艺作了对比,发现每加工1 t织物,冷轧堆染色可节约1.74×106kJ热能,且大大降低了水和化学品的消耗,说明棉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在节能、减排、降耗及降低成本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使用自主开发的活性染料安诺素蓝SNE和碱剂色丽牢SF-01对未前处理的棉针织物进行低温无盐染色,研究了表面活性剂SA用量、色丽牢SF-01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测定了K/S值及染料提升力。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SA的浓度4 g/L,固色碱色丽牢用量为25 g/L,染料浓度30 g/L时,染色效果最好,染色K/S值为42;染料浓度为20 g/L、4 g/L表面活性剂SA条件下染色,与染料浓度50 g/L、未加表面活性剂染色K/S值相当,达到相同染色深度,同时,大大节约了染料的使用量,且降低污水处理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选用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进行预处理,然后应用于棉针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的最佳壳聚糖用量。染色优化工艺为:染料1.5%,上染时间20 min,盐用量30 g/L,上染率提高了9.9%,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均为4级。用该工艺染色可减少盐用量,缩短上染时间,提高染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从商陆浆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不同染色方法、染色工艺条件对棉织物K/S值、染色牢度的影响,探讨商陆浆果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商陆浆果植物染料采用预媒染色对改性后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较好,确定了最佳的染色工艺条件为:p H值2左右,染色温度55℃,染色时间60 min,媒染剂用量20 g/L,媒染剂作用时间20 min;10%浓度的商陆浆果染液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织物的上染百分率为17.5%,K/S值1.236,且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商陆浆果染液对棉针织物的染色仅限于染浅、中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盐酸羟胺对腈纶针织物进行改性,并对改性织物用活性红B-3BF和雷马素红RGB两只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探讨了三氯醋酸作为染色p H值调节剂对染色的影响,分析了染色温度、三氯醋酸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和染料用量对改性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染料用量为2%时,改性腈纶针织物最适染色条件为三氯醋酸4~6 g/L,氯化钠10 g/L,98℃染色60 min;活性染料在改性腈纶针织物上的提升性能较差,但染色织物无需皂洗和固色,且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溢流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利 《针织工业》2003,(4):93-94
为探讨大豆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性能,文中对前处理和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碳酸钠、元明粉的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得色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大豆棉混纺针织物前处理采用加氧漂助剂的碱氧-浴法工艺。采用BES活性染料染色,碳酸钠用量:浅色为5-10g/L,中色为13-15g/L,元明粉用量:浅色为10-15g/L,中色为20-50g/L,染色温度65℃,染色时间为45min。  相似文献   

15.
大豆纤维针织物Lanaset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豆纤维针织物的染色性能,文中就Lanaset染料染大豆纤维针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探讨了醋酸用量、元明粉用量、Albegal SET助剂用量、染色温度、染料浓度及染料种类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和元明粉均有促染作用,醋酸用量为5mL/L。元明粉用量为20g/L。Lanaset染料上染大豆纤维针织物的上染百分率较高,上染速率较快,但染色深度和染色鲜艳度较羊毛差。  相似文献   

16.
顾东雅 《针织工业》2014,(10):48-51
采用汽巴克隆FN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染色温度、元明粉用量和纯碱用量等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和上染率的影响,同时测试了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FN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元明粉用量为40 g/L、纯碱用量为12 g/L、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50 min、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为30 min;染色后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德司达公司的依索伦NHF-S型染料对散纤阳离子改性棉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料用量、染色温度、醋酸用量、染色时间、元明粉用量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在染料质量分数为2%,浴比为1∶20的条件下,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为80℃、染色时间为30 min,元明粉质量浓度为20 g/L,染色时无需添加醋酸。染料上染情况良好,染色织物的匀染性、染色牢度均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天然染料染色棉织物时存在直接性低、色牢度差的问题,文中选取天然植物染料榄仁树染色棉针织物,通过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工艺优化,配合固色剂的使用,榄仁树染料在棉针织物上的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均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棉针织物改性工艺为:改性剂GX-H23用量10%,pH值为10,温度为80℃,时间为40 min,改性棉针织物染色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级及以上,固色处理后的耐日晒色牢度达到3级。  相似文献   

19.
将葡萄籽提取物作为染料用于棉针织物染色,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温度80℃、染料质量浓度5 g/L、pH值3。并对染色后的织物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葡萄籽提取物染色的棉针织物的色牢度较好,织物的密度和顶破强力变大,织物的悬垂性有一定的变化,为葡萄籽提取物用于棉针织物染色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3只L型活性染料安诺素黄棕L-F、安诺素红L-S和安诺素藏青L-3G用于棉针织物染色,探讨了碱剂类型、碱剂用量、氯化钠用量、固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比为10∶1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碱作为固色碱剂,染色织物可获得较高的表观色深,当染料用量为2%(omf)时,最佳染色工艺为:混合碱4 g/L,氯化钠50 g/L,固色温度40℃,固色时间90 min,染色织物的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3~4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