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液共凝聚是目前聚合物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共凝聚粒子的制备、影响因素、理论计算及其应用。着重介绍了Zeta电位、pH、搅拌速率、凝聚剂和温度等因素对共凝聚粒子的影响。其中,粒子的表面电荷是控制聚合物胶乳共凝聚过程最重要的因素;当两种粒子的Zeta电位相反,且绝对值接近时,可大幅度提高共凝聚效率。  相似文献   

2.
聚四氟乙烯乳液的稳定性在乳液产品的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十分重要。为了提高聚四氟乙烯乳液的稳定性,研究了四氟乙烯的聚合工艺过程中分散剂、引发剂及其他助剂的种类、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环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杨琴  延卫 《中国胶粘剂》2003,12(5):12-15
研究了环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工艺。对共聚乳液的稳定性、粘度和结构进行了测试,探讨了聚合过程中引发剂、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搅拌速度对于反应过程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较佳配方。  相似文献   

4.
5.
交联聚合物微粒改性乳液聚合物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成膜性很好的聚合物乳液和交联聚合物微粒 (CMP)乳液 ,并将二者共混 ,研究了CMP对聚合物乳液的成膜性及膜性能的影响 ,试验表明CMP对合成的乳液聚合物涂膜有增强作用 ,但其改性工艺仍需改进。对CMP的合成稳定性、成膜性和膜强度以及功能单体对CMP的改性性能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为原料、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微纳米粉体为增强体,采用机械拉伸法制备了PTFE/YSZ复合微孔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运用单因素法探讨了分散剂聚乙烯醇(PVA)、拉伸倍数、YSZ含量和热处理温度对复合微孔膜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微孔膜中添加PVA以及增加YSZ含量均使复合微孔膜的孔隙率增大;在拉伸3.5倍、YSZ含量为8 %(质量份数)、热处理温度为320 ℃时,复合微孔膜孔隙率高达73.09 %。  相似文献   

7.
据M.P.1995,72(11),90报导,美国宾夕法尼亚州Custom Compounding公司推出一种可在负荷下抗变形、减少蠕变以及比现有的氟塑料更光滑的表面的新型改性聚  相似文献   

8.
纳米Si02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溶性环氧树脂对纳米SiO2进行化学改性,有效改善了纳米SiO2的表面性能。通过原位聚合法和共混法制备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发现纳米SiO2的加入明显改善了涂膜的硬度、附着力、拉伸强度和耐候性,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乳液综合性能优于共混法。  相似文献   

9.
纳米SiO2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溶性环氧树脂对纳米S iO2进行化学改性,有效改善了纳米S iO2的表面性能。通过原位聚合法和共混法制备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发现纳米S iO2的加入明显改善了涂膜的硬度、附着力、拉伸强度和耐候性,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乳液综合性能优于共混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力空化与机械搅拌(H-M)协同强化技术,强化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合成工艺,提高了乳液固含量,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均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同时根据H-M协同强化技术原理设计了H-M协同强化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合成设备示意图。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聚合工艺。H-M协同强化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m(PVA)=5. 4%VAc、m(10%过硫酸铵)=12%VAc、m(VAc)=100 g、m(H_2O)=50%~65%VAc、m(10%碳酸氢钠溶液)=2%VAc、H-M复合强化转速756 r/min、H-M复合强化压力0. 082 MPa、H-M复合强化时间19. 5 min,固含量达到65. 67%。H-M协同强化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1.
PTFE分散乳液的浓缩,行业上主要采用浊点法热浓缩,即在PTFE分散乳液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加热至表面活性剂浊点温度以上,乳液在重力作用下呈现相分离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浊点法热浓缩需要消耗质量分数为5%~8%的表面活性剂并消耗大量的热能,在上层清液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对环境污染较大。由于浊点法热浓缩存在诸多不足,故研究了PTFE分散乳液的真空浓缩方法,即在PTFE分散乳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 5%~2. 5%的表面活性剂,利用抽真空系统、冷凝系统去除PTFE分散乳液中的水分,达到浓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混合设备及混合工艺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对工业上常用的混料设备混合特点及对PTFE混料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评价。然后选用生产上常用的碳纤维、氧化铝作为PTFE的填料,其中氧化铝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采用冷压烧结法制备出PTFE复合材料,研究混料过程中的不同温度、转速等工艺参数对材料分散性及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环-块摩擦试验机表征材料的截面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混料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是影响PTFE混合的关键因素,控制混料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低于19℃,提高高速混合机转速可提高材料的分散均匀性,但转速过高会引起PTFE发热而引发团聚。将PTFE原料进行预先冷却,然后在混合过程中采用液氮冷却,当混合机转速达到2?500 r/min时,混合分散效果和PTFE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17.5 MPa,100%和65.2 kJ/m2,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分别为6.38×10-6 mm3/(N·m)和0.21。  相似文献   

13.
尝试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为原料制备PTFE微孔膜,选定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异的纳米二氧化锆(ZrO2)作为增强剂以提高微孔膜强度,采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力学强度,用单因素法讨论了纳米ZrO2含量、拉伸比例、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微孔膜拉伸强度的影响;同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PTFE/ZrO2复合微孔膜以改善其表面亲水性。结果表明,PTFE/ZrO2复合微孔膜的拉伸强度与纳米ZrO2含量成正比,与拉伸倍数成反比;其拉伸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或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别在310 ℃和10 min时出现最大值;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最佳时间为30 s。  相似文献   

14.
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实现对醋酸乙烯酯的改性。文章对乳化剂,丙烯酸酯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某型号水润滑轴承要求在高线速度、高温、高转速下长期工作,不能出现抱轴、变形、磨损等缺陷。通过对铜粉改性PTFE、铜基-改性PTFE复合材料、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3种耐磨材料进行对比,最终选用铜基-改性PTFE复合材料,用其试制的轴承完全满足工况条件,顺利通过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氟聚合物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聚合物市场迅速崛起。它具有高熔点、高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对化学试剂的惰性、低摩擦因数、不粘性、低介电常数、低吸水率、耐候性、不燃性等众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电气、军工、汽车、机械、航天航空、医药、建筑等多个领域,并经过不断地改性研究,用途仍在不断扩大,预计至2006年世界氟聚合物年均消费增长率为5.1%,其中我国的增长率将超过25%。  相似文献   

17.
POM/改性PTFE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POM/改性PTFE合金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M/改改PTFE共混合金综合了POM和PTFE的优点,减摩耐磨性良,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好,是一种理想的自润滑材料。  相似文献   

18.
苯丙乳液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孟瑜  谈尊燕  杨治国 《粘接》2006,27(1):25-26
在苯丙乳液制备的基础上,探讨了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丙烯腈和三聚氰胺等不同改性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微乳液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惠弟  刘菁  薛淑娥 《山西化工》2009,29(6):6-8,23
以环氧树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采用共聚改性工艺、三乙胺前中和法、DMPA溶液加入法、反相分散工艺制得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固含量高、乳胶粒径小、储存稳定性好、胶膜机械强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蒋裕平 《化学与粘合》2003,(4):198-199,206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共聚物乳液。在确定配方成分及工艺条件下,采用改变引发剂的用量、酸性单体的用量、乳化剂体系的不同配比及不同pH值,研究乳液的粘度和耐水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