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Planning》2014,(7)
本着更好地发挥专业导论课的潜在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强调四要素关系、差异性教学以及利用外部辅助工具三方面对材料专业导论课程进行了建设与改革研究,为提高材料专业导论课的课程效果与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乡规划专业导论课是学生认知专业知识体系宏观架构的基础性课程,在城乡规划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文章基于29所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评估数据,分析其专业导论课设置特征及实践成效,回顾专业导论课的内容组织、课时时长和后续课程衔接等,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得出:高校城乡规划导论课程设置主要受办学定位影响,研究型大学导论课偏向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应用型大学的导论课集中设置在第一学年;导论课内容组织上多数学校仅关注原理导引和专业介绍,学科素养、专业学习和职业相关的引导性内容缺项;导论课多采用考试和写小论文的方式考查学习效果,效果不佳,导论课与后续课程设置衔接不够好,存在导论课与后续课程内容一致,教学方法接近等问题。研究建议:城乡规划导论课在内容组织上应关注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方式应增加辩论、校外调研、演讲比赛等方式,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应明晰与后续课程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建筑节能导论符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科需要,有益于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建筑节能的相关知识.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可以同时达到专业知识获取和语言能力提高的目的.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目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建筑节能导论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响.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中文与英文的关系,同时采用启发互动、案例教学等多种手段,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2)
为了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教师针对计算机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运用BOPPPS模型,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活动重新设计,改变原来"满堂灌"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利用课上课下的及时测评,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快速整合所学知识,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0)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中一门主干课程。本文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适用工程教育,需从理论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实践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理论教学方面:使用雨课堂软件辅助教学,可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的师生互动性。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有好的提问而且在课尾可增设"学生提问"环节。以上方法和手段都可实时了解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中提出一些工程实际问题,需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培养学生的工程团队协作意识和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实验教学方面:将演示性实验改为综合性设计实验,以便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问题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
为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满足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教学所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率先进行了工程实践教育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尝试。文章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系统论述了在工程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从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相融合的视角来进行"知行一体"课程模式设计,并从课程实施方式、典型任务提炼、评价方式改革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课程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工程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也是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介绍了工程结构课程的特点,对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工程管理专业特点以及工程结构课程教学实践,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采用综合考核手段、教学评价机制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当前工程行业BIM人才供需矛盾,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行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管理专业BIM教学课程体系改革。采用将实践融入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学校现有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下明确课程的改革目标,按照开发BIM实践教学课程、建设BIM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学生课外学习机制和教师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度、建立BIM工作室的"四步走"实施方案,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源动力,制定相应环节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期对同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BIM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9)
可以根据高等工程教育要求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析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及其所构成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实践技能、工程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也应及时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开展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课程建设工作。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法。首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课程的定位和任务;之后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构建了相应的课程知识体系;最后采用面向产出的模式,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论文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为工科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工程伦理教育融入策略。实践表明,工程伦理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协同促进,可有效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绪论课是一门课程的推荐会,也是任课教师的推荐会,对后续教学有着重要影响。供暖工程绪论课教学分为引入、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和考核要求四个模块,回答了"是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五个问题。绪论课既要突出科学性,又要讲究人文性和趣味性,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专业和人文素养要求较高。任课教师只有长期有意识地积累和提高才能上好绪论课。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学校将桥梁工程概论设为专业入门课,也有少部分学校将其设为校选课供其它专业的学生选修。按专业入门课的方式来讲这门课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所讲内容无法理解,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为提高授课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根据校选课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表明:合理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以讲故事、讲经典桥例、课堂讨论、动手画桥等方式教学,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易于理解,学习热情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深刻了解课程思政内涵、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及其实施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5个思政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及其对应的知识或能力目标,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目标融为一体,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教学方式创新和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进四个方面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落实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效果,在总结同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荣誉感、改革教学方法、灌输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职业规划、提高教师执教水平等方面,结合该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对授课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实践表明,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高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观念不强,思政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缺乏可借鉴的实践经验;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无法有效落实思政教育。文章以岩土工程系列课程为例,提出以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从提升专业团队教师思政教育水平、开展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训环节一体化协同思政教育、编写专业课思政教育辅助教材、开展专业课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协同联动,为培养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工程特色引导性课程体现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建筑工程概论作为代表课程之一,已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多个工程管理类专业开设,可为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工程基本理论,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较多矛盾待解决。在界定建筑工程概论课程定位和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课程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基于工程管理类专业执业能力大纲的要求,制定了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了“学科通识、专业提升、创新设计”三层次内容的虚拟仿真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并强化了实践教学的过程考核,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工程管理类专业执业能力大纲的要求,可为相关院校开展工程特色引导性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水质工程学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传统核心主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综合性强等特点,需要聚焦新工科内涵和国家重大需求改革创新课程。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价值引领"设计的多层次教学目标,根据行业最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多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推行教师引导和陪伴式的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教学环节顺序的调整与教学组织的融合创新,运用兴趣实验导入、案例解析、课堂辩论、翻转课堂等多种课堂形式,辅助新型信息技术,强化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构建全周期系统性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有效实现方式,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塑造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通识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理工科院校在推进通识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通识与专业教育矛盾、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识教育重"育"而非"教",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地铁文化漫谈为例,探索了理工科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以"研、论、践、训、核"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达到通识育人目的。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通专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将育人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同时,通识课程建设需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管理,实现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磊  袁丁 《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179-181
文章探讨土建类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土建类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认为土建类专业教师应该从职业道德修养、社会热点分析和人生理想确立等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要注意自身修养,坚持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为土建类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