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东平湖老湖“07.8“洪水的基本情况和庞口闸围堰破除与堵复过程,针对东平湖防洪运用中存在的北排流路不畅等问题,建议:①尽快扩建庞口闸,增强北排泄水和防淤控制手段;②全面开挖疏浚出湖河道;③尽快打通东平湖紧急南排流路;④加高加固二级湖堤,提高防风浪能力;⑤更新改造进、出湖闸及备用电厂机电设施;⑥更新改造东平湖水情测报设施;⑦统一出湖闸的调度运用。  相似文献   

2.
东平湖老湖"07·8"洪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平湖老湖"07·8"洪水的基本情况和庞口闸围堰破除与堵复过程,针对东平湖防洪运用中存在的北排流路不畅等问题,建议:①尽快扩建庞口闸,增强北排泄水和防淤控制手段;②全面开挖疏浚出湖河道;③尽快打通东平湖紧急南排流路;④加高加固二级湖堤,提高防风浪能力;⑤更新改造进、出湖闸及备用电厂机电设施;⑥更新改造东平湖水情测报设施;⑦统一出湖闸的调度运用.  相似文献   

3.
《治淮》2019,(4)
正一、前言大汶河发源于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台子村,迂回西流,途经山东莱芜市、泰安市,在泰安市东平县马口村注入东平湖,经陈山口出湖闸出东平湖,进入黄河。大汶河全长208km,流域面积9069km~2。大汶河汶口坝以上为大汶河上游,是大汶河的主要集水区,汶口坝至戴村坝为大汶河中游,戴村坝以下至东平湖为大汶河下游,其中上游主要支流有柴汶河,中下游主要支流有漕浊河和汇河。  相似文献   

4.
警戒水位是衡量洪水量级、工程防洪能力和采取应急响应的重要依据。随着废黄河干流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运行,与建闸初期相比,中山河闸闸上水位大幅下降,原先确定的警戒水位已不能反映废黄河防洪现状。根据废黄河(杨庄闸以下段)近年来的降水量、水情和工情变化,以闸上日最高水位频率计算结果为依据确定中山河闸警戒水位和应急响应水位,该水位特征值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废黄河防洪现状。  相似文献   

5.
东平湖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工程之一,有五座大型进湖闸。为防止闸室淤积和闸门漏水,建成以后,均在闸前铺盖上修做了围堰。其中,林辛进湖闸闸前围堰长175.3m,顶部高程49.1m(大沽,下同),背河坡脚距闸墩约10m,临河坡脚以外滩面宽50m;十里堡进湖闸闸前围堰长366m,顶高程48.5m,背河坡脚距闸墩80~140m,临河坡脚以外滩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5,(12):142-145
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黄河下游河床冲刷下切,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主河槽下切明显并北移,引黄闸实际引水能力远小于设计引水流量,需降低闸底板高程才能满足引水要求。整理2001—2013年花园口站水情资料,综合分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中的黄河下游冲刷预测成果,确定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冲刷速率及拆除重建新闸设计引水位。考虑花园口闸引水需求及闸后泵站使用要求,确定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推求计算工况与上下游边界条件。拟定不同闸孔宽度,采用《水闸设计规范》推荐公式计算闸室过流能力,绘制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确定能够满足上下游边界条件的新闸闸底板高程为86.79 m(闸孔净宽2.5 m)。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东平湖蓄滞洪区概况及东平湖蓄滞洪区的作用,分析东平湖新湖围坝堤防护坡存在问题和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安全、生态、旧石高利用率的适用于东平湖新湖围坝堤防护坡的建设方案,以确保山东黄河和汶河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8.
通过延长黄河、汶河实测洪水系列重新计算不同重现期设计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分析黄、汶河12日、45日洪量的遭遇情况,得出现状东平湖蓄滞洪区调蓄黄河、汶河洪水的频率及洪量。  相似文献   

9.
正东平湖分洪工程位于黄河、汶河交汇处,跨山东省东平、梁山、汶上3县,用于滞蓄黄河、汶河洪水,控制黄河艾山站下泄流量,确保济南市、津浦铁路、胜利油田和黄河下游堤防安全,是黄河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途经的最后一级蓄水湖。东平湖是古代大野泽的遗留水域,也是汶河、济水尾闾汇水的天然湖泊。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东平湖便与黄河连通,成为河湖不分的黄  相似文献   

10.
庞口防倒灌围堰的破除与堵复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庞口防倒灌围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破除围堰对老湖水位的影响,并选取黄河2001年、1996年、1964年洪水分别作为不顶托、中度顶托、严重顶托的典型洪水,对围堰破除的时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围堰的破除要慎重;遇到汶河、黄河交替来水时,围堰的破除和堵复将变得复杂,极易形成出湖河道的淤积,给防洪带来被动;为争取防洪主动,建议将围堰改为防倒灌闸.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东平湖老湖出现了建库以来第三高水位,洪水期间一度破除了庞口出湖围堰,加大了出湖泄洪流量;但围堰破口处上下游导流堤遭受水流冲刷,经昼夜抢险,最终提前关闭出湖闸抢堵围堰,围堰具备挡水条件后再次开闸泄洪;东平湖老湖警戒水位以上持续长达15天,围堰破堵抢险耗资800余万元。本文对洪水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东平湖滞洪区的作用一是分滞黄河洪水,二是接纳汶河来水,通过对黄河、汶河洪水遭遇分析,探讨新、老湖的调度措施,以减轻东平湖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13.
王杨洁 《陕西水利》2022,(4):166-168
针对武障河闸存在的自身结构、设备老化、管理不便等方面问题,进行现状老闸安全复核计算,主要包括闸顶高程、闸孔过流能力、闸室下游消能防冲、闸室防渗、闸室稳定计算、结构强度等方面的计算复核分析,本次计算结果复核为本工程及同类型河闸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新时期东平湖出湖流路、二级湖堤标准、分洪闸和泄洪闸供电、卧牛堤与沿湖部分排灌涵闸工程强度、滞洪区安全建设、围湖造田等因素对防洪的影响。建议:扩建庞口闸、打通南排流路;二级湖堤加高和防渗处理尽早动工;分洪闸和泄洪闸配电设备老化及供电难等问题应加快整改步伐;尽快解决滞洪区撤退路网密度低和道路质量差的问题;加强围湖造田和无序采石的治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东平湖老湖生产堤对防洪的影响,认为:①闸前生产堤的存在直接影响东平湖老湖的排水能力,从而严重影响老湖的调蓄能力;②金山坝对东平湖的整体防洪存在不利影响,但该生产堤在汶河来水量较小时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老湖西区的作用;③为确保东平湖防洪安全,同时兼顾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建议对金山坝进行规范管理,彻底破除出湖闸前的生产堤,同时做好相关群众的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16.
平原出海闸消能工一般采用挖深式消力池,而消力池设计主要内容是消力池深度的确定。结合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通过对现行规范消能计算公式合理变换和改进,分析论证了消力池深度计算中如何确定跃前水深、跃后水深、下游水深以及出池落差等参数,并以上海市东平河出海闸为例,阐明了消力池深度计算的工况组合、计算步骤和最终成果选用,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1东平湖水库基本情况东平湖水库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历史悠久,古为野泽和宋代梁山泊的一部分,因受黄河决溢改道的影响,历经沧桑,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后大致形成现在的湖体。1947年黄河回归山东故道后,东平湖成为黄河和汶河的自然滞洪区。1958年黄河发生大洪水,东平湖滞蓄洪水9·5亿m3,消减洪峰3300m3/s,对保护济南、京沪铁路、胜利油田和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195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修建位山枢纽,将东平湖自然滞洪区扩建为能控制蓄洪的反调节水库,以综合解决山东黄河防汛、防凌、灌溉、航运、渔业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苏州河河口局部流速大、流态复杂、水流对河床的冲刷力大等特点,采用解析计算、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相对照的方法,对苏州河河口水闸的消能防冲水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不同运行工况下水闸运行对上下河床的冲刷及工程区的局部流动规律,研究最大流速及其出现的位置,确定消能防冲的保护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河口水闸闸门运行时不仅要控制上下游水位差.而且需要严格控制闸门的启闭速度,以防止护坦外河床冲刷。  相似文献   

19.
苏州河河口水闸采用水下卧倒门,运行时门顶溢流。闸门门顶溢流是典型的湍流流动问题,局部流速大,且流态复杂,对河床的冲刷能力大。采用解析计算、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相对照的方法。对苏州河河口水闸的消能防冲水动力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揭示不同工况下水闸运行对上下游河床的冲刷及工程区的局部流动规律,研究最大流速及其出现位置,确定消能防冲的保护范围,进而为水闸工程设计及工程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东平湖水库综合运用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平湖滞洪区担负着分滞黄河洪水、接纳汶河洪水、确保艾山以下黄河防洪安全的重要任务,同时老湖区还将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蓄水库.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黄河下游分滞洪区运用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对新时期东平湖滞洪区与北金堤滞洪区运用几率、黄河与汶河洪水遭遇情况下东平湖运用方案、东线南水北调调蓄与东平湖运用的关系、东平湖分洪运用对上下游河段河势及河道工程安全的影响、东平湖北排不畅与分洪闸工程安全运用等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