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金元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14(3):19-20,30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长余辉荧光材料荧光亮度的装置,对于长余辉荧光材料的余辉亮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测量中的不确定度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长余辉荧光材料荧光亮度的装置,对于长余辉荧光材料的余辉亮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测量中的不确定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助剂对紫外荧光喷墨油墨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获得衰减不明显的高荧光强度的紫外荧光喷墨油墨,选用乙醇和三乙醇胺分别作为干燥剂和pH 值调节剂,配制油墨样品,探讨了乙醇和三乙醇胺含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选用不同种类及含量的紫外吸收剂,分别制备油墨样品,探讨了紫外吸收剂种类和含量对荧光强度、荧光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三乙醇胺含量的降低,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紫外吸收剂UV-7292 对荧光强度影响较小,且能改善油墨的耐光性能。在满足其它性能的前提下,当乙醇、三乙醇胺和紫外吸收剂UV-7292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0. 6%和0. 5%时,紫外荧光喷墨油墨发光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5.
利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一种可用于白光LED封装的Ce:YAG陶瓷荧光体。用X射线衍射仪、光致发光激发谱、光致发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这种陶瓷荧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陶瓷荧光体的主相为Y3A l5O12,该荧光体可以很好的被470 nm蓝光激发,发射出550 nm的黄光。该陶瓷荧光体封装蓝光芯片所得的白光LED器件在110℃的高温下老化600小时,光衰只有10%,色坐标无变化,证明其寿命及稳定性远远好于采用传统方式封装的白光LED。研究结果表明,该Ce:YAG陶瓷荧光体是一种非常适合大功率白光LED封装的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直接沉淀法,通过改变沉淀剂(氨水、NaOH)及反应时间制备纳米ZnO粒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对所得产物的形貌及其荧光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不同沉淀剂制备的ZnO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均不相同,用Zn(NO3)2和NH3.H2O反应可制得花状的纳米粒子,而用Zn(NO3)2和NaOH反应则会生成球状的纳米粒子,其尺寸分别为500和200nm左右;反应前期,反应时间主要影响粒子的尺寸,随反应时间的增加粒子的形貌也发生变化;与以NaOH为沉淀剂制备的纳米ZnO粒子相比,以氨水为沉淀剂制备的纳米ZnO粒子具有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东雪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5,(1):59-60
检测实验室的样品标识管理对于保护实验室和客户利益十分重要,本文结合赤峰地区检测实验室单位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样品标识的实际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认为建立惟一标识系统是样品标识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了形貌为准球形、棒形、球棒混合型和菱形,粒径在50nm以下、尺寸均一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对合成出的纳米晶TiO2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光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在330 nm的激发光下,分别在345 nm、363nm、380nm和402 nm处存在4个发光峰位。在实验中,首次发现和证实了理论计算出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的两种直接跃迁发光,分别对应为X(1b)→X(2b)(345 nm)和X(1b)→X(1a)(363 nm),主要因为油酸改变了TiO2纳米晶的{001}晶面族晶面的表面态。TiO2纳米晶的紫外吸收峰位于229 nm,且与其形貌无关;禁带宽度的计算值接近其理论值3.2 eV。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纳米二氧化硅改进外墙涂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不同添加量纳米二氧化硅 (SiO2 )对外墙涂料性能产生的不同效能进行了表征 ,从而找到纳米SiO2 对外墙涂料影响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8.
活性碳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材料,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但传统的活性碳纤维都是微孔型的,这就造成了活性碳纤维在应用上的局限,利用自己开发的一种超细固体颗粒加入到纺丝溶液中,然后合理控制碳化、活化温度成功开发出了平均孔径在4.2nm的中孔型的活性碳纤维,其中大于2nm的孔占50%以上,并用VB12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活性碳纤维的吸附能力达到1325.35mg/g,用美国麦克公司产ASAP2000型自动吸附仪对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比表面积达到1635.24m^2/g。 相似文献
19.
聚甲醛流变性能及其纺丝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熔融指数仪测、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聚甲醛在不同熔融温度、时间下的流变性能,由此,为研究聚甲醛的融法纺丝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聚甲醛在所测定环境下的流变性质属于假塑性流体,熔融指数(MI)值都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大;在低剪切速率下,POM熔体的黏度值对温度敏感性高,剪切速率大于1000s-1,POM熔体黏度值变化对温度依赖性减弱;此外,提高剪切速率可以较大范围地降低POM熔体的粘流活化能;熔融时间对熔体流变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通过熔融挤出,确定纺丝温度在210℃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