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开发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天然环烯醚萜类染料,增加蓝色天然染料的种类,选用鸡屎藤苷酸对柞蚕丝绸进行染色。利用UV-vis分析了染色过程,测试了染色柞蚕丝绸的色牢度、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染色机理。结果表明:鸡屎藤苷酸质量分数为4%(omf),pH=5,染色温度45℃,保温时间2.0 h时,柞蚕丝绸染色效果最好,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经20次水洗后UPF值仍大于40,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仍高于20%。  相似文献   

2.
于颖 《印染》2023,(3):25-29
选取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獐芽菜苦苷进行结构修饰,研究了修饰产物对柞蚕丝绸的染色性能。利用UVvis分析了整个呈色反应过程,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测试了染色柞蚕丝绸的色牢度,初步探讨了獐芽菜苦苷结构修饰的原理和染色机理。结果表明:獐芽菜苦苷可通过“苷交换”结构修饰方法获得与母体结构相似的目标产物甲基獐芽菜苦苷苷元,在其质量分数为5%(omf)(以干柞蚕丝绸质量为计),pH为7.5~8.0,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2 h的条件下,染色柞蚕丝绸的K/S值最高,色牢度达到4~5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有机溶剂萃取、大孔树脂、制备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山茱萸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马钱苷和莫诺苷两种主要成分。考察了正丁醇30%乙醇洗脱相(Fr.Bu-2)、马钱苷、莫诺苷对Hep G2细胞及其胰岛素抵抗模型摄取葡萄糖的影响以及对Hep G2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马钱苷和莫诺苷对Hep G2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影响;Fr.Bu-2、马钱苷和莫诺苷均能显著促进Hep G2细胞葡萄糖摄取(GU),其中马钱苷促进作用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在0.5 mg/mL浓度时,马钱苷组和莫诺苷组GU分别是对照组的3.24倍和1.64倍;此外,Fr.Bu-2、马钱苷、莫诺苷在高浓度(≥0.1 mg/mL)下均能显著促进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GU,在0.5 mg/mL浓度时,马钱苷组和莫诺苷组的模型细胞GU分别为对照组的1.76倍和1.27倍。这些结果说明Fr.Bu-2、马钱苷和莫诺苷均能通过促进Hep G2细胞及其胰岛素抵抗模型摄取葡萄糖发挥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天然染料黄连在柞蚕丝绸染色中的应用,确定出合理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黄连提取液可以上染柞蚕丝绸,其最佳染色工艺为:直接染色:pH7,90℃,30~40min;后媒法染色:媒染剂3-5g/1,60-70℃,30-40min。后媒法染色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5.
从红王子锦带花中提取天然染料并对其在柞蚕丝绸上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测试了提取液的耐热及耐酸碱稳定性,优化了提取液对柞蚕丝绸染色的工艺。探讨了媒染剂和染色方法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染色丝绸的颜色特性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红王子锦带花染料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的颜色,红王子锦带花染料可直接染色织物,直接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0.8A,温度70℃,时间60 min,pH=4.5,浴比1:30。媒染可提高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和色牢度,各项色牢度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于颖 《印染助剂》2017,(1):36-40
以紫叶矮樱落叶为原料提取天然染料,并对提取液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及其在柞蚕丝绸上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优化、正交试验确定了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染色方法和媒染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色度指标及牢度。结果表明:紫叶矮樱落叶染料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在酸性至弱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的颜色,紫叶矮樱落叶染料可直接染色织物,媒染提高了织物的染色深度和牢度;采用铝盐后媒染染色柞蚕丝绸色深值最高。直接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0.8A,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 min,pH=4,浴比1∶30;铝盐后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媒染剂用量6%(omf),染色时间60min,染色温度45℃,p H=5,浴比1∶40。  相似文献   

7.
以紫叶矮樱落叶为原料提取天然染料,并对提取液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及其在柞蚕丝绸上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优化、正交试验确定了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染色方法和媒染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色度指标及牢度。结果表明:紫叶矮樱落叶染料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在酸性至弱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的颜色,紫叶矮樱落叶染料可直接染色织物,媒染提高了织物的染色深度和牢度;采用铝盐后媒染染色柞蚕丝绸色深值最高。直接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0.8A,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 min,pH=4,浴比1∶30;铝盐后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媒染剂用量6%(omf),染色时间60min,染色温度45℃,p H=5,浴比1∶40。  相似文献   

8.
贾艳梅 《丝绸》2012,(12):6-9,14
为丰富天然染料的色泽,提取天然柞树叶染料对柞蚕丝绸进行染色,研究了Fe2+、Cu2+、Al3+等媒染离子对染色织物色光、色深及染色牢度的影响;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柞树叶染料与苏木染料对柞蚕丝绸进行拼混染色,探索两种染料配比及媒染剂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柞树叶染料对柞蚕丝绸直接染色即可得到较好的染色深度,皂洗及摩擦牢度可达3级;各种媒染剂处理均可提高染色深度及牢度,媒染样品的各项牢度可达3~4级;柞树叶与苏木染料拼色性能良好,柞蚕丝绸经混合染料直接染色及Fe2+、Al3+媒染可分别获得一系列颜色,其中硫酸亚铁媒染样品的色深及染色牢度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山茱萸中莫诺苷和马钱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粉碎后的山茱萸药材样品,对其光谱进行预处理和波段选择,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莫诺苷和马钱苷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模型的决定系数R分别为0.9668、0.9062,交叉验证均方根差值分别为0.059、0.047,对验证集样品进行预测并统计分析,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度高,适用于山茱萸药材粉末的莫诺苷和马钱苷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从事柞蚕丝绸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中国唯一的柞蚕丝绸研发基地,坐落在举世闻名的柞蚕之乡丹东,位于风景秀丽的元宝山麓、鸭绿江畔。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千万元,年销售收入1亿元。  相似文献   

11.
于颖 《印染》2022,(2):12-16
研究了天然环烯醚萜类染料京尼平苷酸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利用UV-vis分析了整个反应过程,探讨了染色机理,确定了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试了染色后羊毛织物的色牢度和抗菌性能.其染色机理为京尼平苷酸经酶水解得到的京尼平苷酸苷元与蛋白质纤维中的氨基发生呈色反应,京尼平苷酸苷元对羊毛织物直接染色的效果很好,在pH为7.5...  相似文献   

12.
天然槲皮苷的棉、丝绸与羊毛染色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槲皮苷提取及对棉布、丝绸和羊毛的染色试验。结果证明槲皮苷在酸性条件下媒染丝绸和羊毛,经预皂洗,皂洗牢度可达4级;且丝绸皂洗后颜色加深;铁盐媒染三种织物,皂洗牢度都可达4级。说明槲皮苷是一种好的媒染染料。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丝绸》2010,(2):F0002-F0002
<正>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从事柞蚕丝绸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中国唯一的柞蚕丝绸研发基地,坐落在举世闻名的柞蚕之乡丹东,位于风景秀丽的元宝山麓、鸭绿江畔。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千万元,年销售收入1亿元。员工1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天然染料黄芩苷对锦纶进行染色,研究了黄芩苷媒染温度、时间、媒染剂用量和黄芩苷用量对媒染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探讨了黄芩苷染色锦纶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当媒染温度为90℃,媒染时间60min,媒染剂用量2g/L,黄芩苷对锦纶具有较好的上染性能和提升性能,锦纶纤维黄芩苷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均在3~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柞蚕丝绸抗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壳聚糖、柠檬酸、次亚磷酸钠等的混合溶液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及焙烘温度对抗皱性能的影响,并对壳聚糖整理前后丝绸表面微观形貌、撕破强力、白度及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5 g/L的低分子量壳聚糖整理柞蚕丝绸可获得较好的抗皱效果,整理后柞蚕丝绸表面平挺光滑,折皱回复角显著提高,强力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8.1%和92.4%,柔软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由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丹东市科委1997年科研项目“柞丝绸天然染料染色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于1998年10月28日,在丹东市科委主持下,经专家鉴定委员会评审通过技术鉴定。近年来,不断有合成染料致癌或引起皮肤病的报导,人们要求纺织品穿着安全,对健康无害,因此,回归自然的愿望日趋强烈,天然染料染色重新受到青睐。辽宁柞蚕丝绸研究院用近30种植物染料对柞蚕丝绸产品进行了较系统染色试验及工艺研究,已开发了天然染料染色柞丝绸的黄色系、红色系、绿色系、棕色系及黑色系五个系列的颜色,并用5004和5023柞绸及柞蚕编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天然染料黄芩苷对锦纶进行染色,研究了黄芩苷媒染温度、时间、媒染剂用量和黄芩苷用量对媒染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探讨了黄芩苷染色锦纶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当媒染温度为90℃,媒染时间60min,媒染剂用量2g/L,黄芩苷对锦纶具有较好的上染性能和提升性能,锦纶纤维黄芩苷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均在3~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依托丹东这片柞蚕丝绸的沃土,以振兴中国柞蚕丝绸为已任,在柞蚕丝绸及综合利用产品的研发上坚持高投入、高起点、高水平。近十年来相继投资5000多万元引进了英国最先进的CAD电子提花制样系统、意大利剑杆提花机、日产数码喷印设备等,使公司开发、研制、生产柞蚕丝绸产品的能力与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在中国柞蚕丝绸业处于低谷之时,开发出5大系列具有高技术含量、丰富多彩的柞蚕丝绸产品,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柞蚕丝绸业的发展重现曙光。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丝绸》2010,(1):F0002-F0002
<正>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从事柞蚕丝绸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中国唯一的柞蚕丝绸研发基地,坐落在举世闻名的柞蚕之乡丹东,位于风景秀丽的元宝山麓、鸭绿江畔。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千万元,年销售收入1亿元。员工1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占60%以上。下设纤维材料、丝织、针织、理化、生化、染整、综合利用、情报8个研究室及理化测试中心。并具有柞丝绸织造、数码印花、针织服装、丝棉被、化妆品、丝素肽与雄蚕蛾酒6条生产线。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从事柞蚕丝绸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中国唯一的柞蚕丝绸研发基地,坐落在举世闻名的柞蚕之乡丹东,位于风景秀丽的元宝山麓、鸭绿江畔。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千万元,年销售收入1亿元。员工1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占60%以上。下设纤维材料、丝织、针织、理化、生化、染整、综合利用、情报8个研究室及理化测试中心。并具有柞丝绸织造、数码印花、针织服装、丝棉被、化妆品、丝素肽与雄蚕蛾酒6条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