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钻井实践中发现,由于对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地层造斜特性不够了解,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井斜。因此,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地层造斜特性的研究,是一项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对于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井底压差下倾斜地层近井底岩石应力的分布状态,得出了井底压差和地层倾角对井底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并确定了井斜趋势的判定依据,进而研究了欠平衡钻井条件对地层造斜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欠平衡钻井中井底保持负压差,放大了井底上倾和下倾两侧岩石应力的不对称性,增强了地层的造斜作用;地层倾角越大,这种增强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体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气体钻井过程中的井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其机理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结合气体钻井井斜的特殊性,从破岩机理、温度、地层因素、井径扩大、下部钻具组合运动状态等方面分析了气体钻井的井斜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与钻井液钻井相比,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变化导致地层各向异性指数显著增加,是气体钻井容易井斜的根本原因;井径扩大以及整体钻柱所受摩阻变化影响下部钻具的运动特性,是气体钻井易井斜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几点解决气体钻井井斜问题的技术思路,供气体钻井防斜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正>由于对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地层造斜特性了解不够,不能有效控制井斜。张辉等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井底压差下倾斜地层近井底岩石应力的分布状态,得出了井底压差和地层倾角对井底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井斜趋势的  相似文献   

4.
气体钻井地层剪切应力井斜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钻井时因没有围压,地层的各向异性指数变化较大,使得地层造斜率与钻井液钻井时的地层造斜率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气体钻井井斜规律,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不同钻井方式下的岩石力学模型,在考虑不同地层倾角和不同循环介质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井底岩石剪切应力计算,分析出气体钻井井斜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程和地质条件下,气体钻井时地层造斜力远大于钻井液钻井的几率约为35%,气体钻井更易发生井斜,而小于或等于30.地层倾角钻井时井眼轨迹偏向垂直于地层倾斜面的方向;45.地层倾角钻井时井斜趋势不明显;大于或等于60.地层倾角钻井时井眼轨迹偏向平行于地层倾斜面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川西须家河组地层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分析,井底岩石侧向应力与钻井液条件下的差别为35%,是影响气体钻井提高钻速的主要因素.结合须家河组工程地质特征,开展须家河组地层坍塌密度、气体钻井强度和气体钻井井眼扩大率进行井壁稳定性评价,通过川西须家河组气体钻井井底岩石可钻性级值模型量化,进行了该地区气体钻井提速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6.
气体钻井井斜机理与控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体钻井由于能有效地保护低压油气层,解决恶性井漏、压差卡钻,提高机械钻速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气体钻井井斜机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甚少,井斜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为此,基于气体钻井井底岩石受力状况,从温度、地层各向异性、井径扩大、下部钻具组合等方面对气体钻井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2方面对气体钻井井斜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新的岩石破碎机理和地层各向异性是影响气体钻井井斜的主要原因;气体钻井井径的扩大对钻头侧向力产生较大影响,是引起气体钻井井斜的又一因素;并对气体钻井井斜控制做了初步讨论,这将对气体钻井井斜控制及下部钻具组合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气体钻井循环介质为气体,井底压力很小,井底岩石受力状态及对井底钻头及岩石的冷却性能等差异,造成岩石破碎方式与常规钻井液钻井的差异。常规钻井液钻井中地层造斜力的求取与气体钻井必然存在差异。以岩石力学为基础,分析了气体钻井破岩机理,认为气体钻井破岩机理不同于常规钻井液钻井,井底岩石破坏方式为体积破坏;建立了气体钻井地层造斜力的计算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气体钻井地层造斜力的求取,  相似文献   

8.
气体钻井破岩过程动态仿真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弹塑性力学、岩石破碎力学建立了气体钻井破岩过程动态模拟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中地层岩石力学特性为各向异性材料模式。以岩石临界塑性应变为依据来判断岩石材料是否被切削或剥落,在动态仿真模拟过程中,将这些剥落的单元去掉,形成钻井井眼和新的井底表面。用所建立的模型,动态模拟、分析了PDC钻头钻井时,在各向异性地层和地层倾角的干扰下PDC钻头破岩过程的瞬时冲击接触压力、井底和井壁的应力分布。为气体钻井的推广应用以及高陡构造地层防斜打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气体钻井井斜有限元岩石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体钻井易井斜,钻井施工主要通过调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进行轨迹控制,然而在高陡构造地区,气体钻井井斜变化严重超出井身质量控制要求,为后期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气体钻井井斜变化必须考虑井筒中不同循环介质的影响和井壁稳定程度的影响,而现有的数学模型复杂,计算量大,不能真实地模拟井下钻井的力学变化。为此,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实体三维力学模型,可以充分考虑井筒中不同循环介质的影响和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Von Mises应力计算,根据地层应力值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分析出气体钻井井斜规律。通过对该模型力学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在相同地层倾角和岩石强度下,气体钻井井斜幅度大于钻井液钻井的井斜幅度,井壁更不稳定,钻井时更易出现井眼扩大现象;当地层倾角小于45°时,井斜具有上倾趋势;地层倾角等于45°时,井斜趋势不明显;地层倾角大于45°时,井斜具有下倾趋势。  相似文献   

10.
空气钻井井斜问题与地层倾角的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可以有效的保护储层、防止井漏和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等优点使得空气钻井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在一些地层的钻进过程中,使用空气钻井时出现了在钻井液钻井时不会出现的井斜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空气钻井和钻井液钻井中井筒在不同地层倾角情况下的高度非线性力学分析模型,重点从岩石力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空气钻井中井筒岩石的应力分布、破岩趋势以及井斜与地层倾角的变化关系,得到了空气钻井的井斜规律;同时与钻井液钻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空气钻井比钻井液钻井更易发生井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稳定黄家峁开发区块的产量,增加开发效果,在靖边黄家峁油田开展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种和营养物注入油层使其在油层内生长繁殖,降解原油中的组分,通过产生有利于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成分,来改变原油的性能和物性,改变原有的流动特性,改善油水界面张力及油水与岩石的润湿性,从而改善低渗透油田水驱效果差,油井产量递减率偏高、稳产难度大的生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13个井组累计增油1139 t,有效期超过120天,投入产出比为1:4.8,为低渗透油田增产稳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SLG气田开发经济效益,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建立起精细地质模型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气田的开发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制定了SLG气田开发技术策略.通过多方案对比,确定SLG气田T6井区采用一套开发层系,直井井网衰竭式开发,井距为700×1 000 m.建天然气年产气量5×108m3井网,需钻新井73口,可稳产4年.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同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已于2008年10月28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明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4.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扩大试验区包括 6口注水井和 13口采油井。介绍了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所设计的超低界面张力三元复合驱油溶液 (主段塞 )配方为 :1.2 %Na2 CO3+0 .3%复配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ES +木质素磺酸盐PS) +0 .15 %聚合物 35 30S。从 1997年 5月开始实施化学剂注入 ,实际注入情况如下 :前置段塞(0 .2 0 %聚合物溶液 ) 0 .0 97PV ;主段塞 0 .30 9PV ;后置段塞 (0 .15 %聚合物溶液 ) 0 .0 5PV ,2 0 0 1年 11月转后续水驱。本文介绍注完化学剂时的试验效果 ,包括 :全区油井综合含水由 94 .7%降至 84 .5 % ,日产油量由 82t升至 194t,累计增油 10 .4 2× 10 4 t,提高采收率 5 .2 7% ,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 12 .0 4 % ;注水井纵向各层吸水均匀化 ,注水井流动系数和流度下降 ;注水利用率提高 ,每采出 1t原油的耗水量由 17.9t降至 10 .4t。从受效方向、油层构造、沉积微相、窜流等 4个方面分析了各油井增油减水效果不同的原因。图 3表 3参 7。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其他提高采收率方法,三元复合驱对原油性质和油藏性质更为敏感。为此,大庆油田在室内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5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油藏特性、不同井距和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聚合物驱相比,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注入能力下降幅度低,采出能力和综合含水的下降幅度大,在低含水期出现了乳化和结垢现象,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尽管注采能力下降,但由于含水率大幅度降低,所以三元复合驱仍保持了较高的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16.
全面总结了大庆油田十五以来规划计划工作在油田开发建设优化简化中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经验和认识,提出了油田规划计划管理工作要不断适应油田发展形势,加强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时,对十一五期间大庆油田的规划计划工作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层内、层间、平面矛盾愈发突出,分注井日渐增多,分注层段愈发细化,测调工作量逐年增加。恒流堵塞器其注水量不随水嘴前后压差而变化,因此不会受注水压力、地层压力以及其它层段影响,可实现1 a以上免投捞测调,大幅度减少测调工作量。为了提高7段及以上细分注水井的测调效率,对恒流堵塞器内部流场及动态响应等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流场特性,优化堵塞器内部结构,从而延长恒流堵塞器的使用寿命,减少调配层段,提高测调效率,降低层间干扰,保证注水质量。  相似文献   

18.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量新气田将投入开发建设并正在加速铺设长输管道。研究气田开发准备,开发储量及开发程序等有关有利于提高气田开发评价和开发建设,以及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章在分析气田和凝析气田开发特点和开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气田和凝析气田开发程序的合理划分问题,建议将开发程序分为概念性设计,开发可行性研究,开发方案设计,开发实施方案以及开发方案调整等若干个开发阶段。同时,在分析对比国内外储量分级的基础上,对不同开发阶段提出了落实探明可采储量的具体意见,达到高效开发和稳定供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Ebughu油田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bughu油田位于尼日尔三角洲东部 ,自 1988年第一次产油以来 ,一直在其薄油环中以很低的速率开采。 1999年成功地进行了二次开发。在不到 10个月期间对该油田进行了复查 ,钻了新井 ,使平台设备达到了满负荷运转。该油田目前的版图是最初的10倍。成功的关键在于采用了一个改进的二次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里格深层气田压裂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苏格气藏水敏性强的特点,从优化压裂设计入手,科学调整压裂液配方,优化射孔方案,主要采用双封隔器机械分层和前置液液氮伴注方式压裂,采用中低砂比、中等加砂规模、造中长缝为设计主导思想。在增加气藏产能,减少储层污染,提高压后返排率等方面见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