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西江苗族服饰刺绣常用色彩及运用规律、西江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构图形式和刺绣技法的装饰特征、西江苗族刺绣在服饰中的装饰法则三方面的解读,了解西江苗族刺绣在服饰中的运用特点,展示西江苗族刺绣所代表的典型的苗族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征.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值得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装中的苗绣元素运用兴起于2001年全球时尚界刮起的民族风,东西方设计师都通过关注中华文化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灿烂的苗文化上。中外设计师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运用苗绣元素,或改良或传承,或创新或颠覆的设计手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服装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陈逸阳  高强 《毛纺科技》2021,49(4):92-97
壮族刺绣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也是提升壮族服饰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壮族刺绣图案创新应用的基础理论,针对壮族刺绣图案在文化内涵和形式语言上的独特表现,通过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由表及里地探索壮族刺绣图案的造型方式、构成形式,深度剖析壮族刺绣图案文化寓意以及呈现形式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壮族刺绣图案在造型上具有“面面相嵌,错落有致”和“线面兼施,虚实相生”的特点;在构成形式上以二方连续式、骨骼续连式、均衡构成式、单独主体式、角隅向心式几种形式为主,在文化寓意上呈现多样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翁长庆 《丝绸》2004,(6):46-48
中国的刺绣艺术渊源流长,除中国传统四人名绣外,各类民间刺绣也别具特色,面苗族刺绣是其中最为绚丽的产品。笔者为能深入了解苗族刺绣的特色,曾新赴滇、黔各地考察并写就此文。本文通过对苗绣的民族风格、技法、绞样、颜色的运用各方面的论述,条理清晰的分析了苗族刺绣所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广西轻工业》2016,(3):95-96
湘西苗族服饰款式多样,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瑰宝之一,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大部分传统湘西苗族服饰在人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所以传承与发展湘西苗族服饰迫在眉睫。从湘西苗族服饰品牌设计实操要点入手,打造湘西苗族服饰的品牌化概念、分析设计方案和设计卖点,紧抓民族服饰的流行信息,拓展湘西苗族服饰的市场价值,以此带动促进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苗族服饰图案艺术及其文化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体现该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文化积累。从分析中国苗族聚居区的苗族服饰及其图案人手,着重阐述苗族服饰特点、图案艺术及其文化内涵,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7.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 ,是一种符号 ,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体现该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文化积累。从分析中国苗族聚居区的苗族服饰及其图案入手 ,着重阐述苗族服饰特点、图案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8.
苗绣以其色彩丰富、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的特点赢得了中国五大刺绣之一的称号.但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传统的苗族手工刺绣工艺已经岌岌可危,如何传承与创新苗绣工艺已成为亟须思考的课题.文章从工艺技法创新、材料创新、色彩搭配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以期借助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展发扬苗族手工艺,为苗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苗族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绚丽的苗族文化,而对于苗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一描述来说,苗族服饰文化更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黔东南苗族服饰的起源变迁为起点,通过实地考察以及搜集的材料,并借鉴专业学术内容对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概况、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做了客观的研究评述,另外,本文章也对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对苗族服饰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世人更进一步了解黔东南苗族服饰。  相似文献   

10.
吕芳华 《中国皮革》2024,(3):153-157
为了展现湘西苗族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以湘西地区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结合湘西苗族的文化渊源,梳理湘西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并说明了湘西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思维。同时,利用案例分析法,从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元素、服饰色彩运用和服饰工艺手法3个方面,讲述苗族服饰美学与现代箱包设计融合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的传统纹样几乎是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源而一起发展起来的,是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这种传统纹样通过不同的载体呈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其中服饰有着传统纹样的流动特性,在各载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对湘西土家族服饰纹样的调研,一是对湘西土家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的了解;二是对湘西土家族服饰纹样在当代服饰艺术中的应用准则进行研究;三是对其在当代服饰艺术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索。结论,推动湘西土家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彰显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为湘西土家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和我国当代服饰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劼 《江苏纺织》2021,(7):115-116
苗族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民族,有着独特的认识自然、表现生活的方式.海南苗族与黔湘桂三省的苗族一样,有着自己的传统艺术文化,也有着独特的展现文化艺术生活的途径,刺绣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对海南苗族刺绣的传承、发展以及保护措施进行梳理,对海南苗族刺绣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施洞一带的服饰纹样进行分类总结与分析。得出:施洞苗族服饰纹样主要用于女上装、织锦围腰及银饰,题材以动物纹和人形纹为主,辅以植物纹、几何纹和宗教纹,组织形式包括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工艺手法包括当地特有的破线绣、苗族堆绣、锁绣及铸银等。施洞苗族服饰的纹样不仅体现了当地苗民技术与艺术高度统一的服饰艺术,更通过纹样不同形式的协调搭配和作为二次装饰的完美表现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14.
刺绣与现代服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强 《丝绸》2005,(7):14-15,20
分析并讨论了传统服装刺绣与现代服装刺绣的区别,简述了刺绣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南端的金平县铜厂乡苗族服饰,从区域和形态构成上属于滇黔支系,但由于本地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等的不同,在服饰文化上又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服饰的款式结构、面料色彩、服装工艺、图案纹样等方面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娟  陈东生 《纺织学报》2012,33(7):114-117
 从客家服饰刺绣图案的分类、刺绣技法、图案构成、色彩运用角度入手,总结出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按其表现题材可分为动植物、几何图纹、人物、文字、生活器物等五大类;刺绣技法分为七大系列二十七种针法;图案构成以边缘式、主题式与对称式为主;服饰图案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尚“俗”审美情趣且倾向装饰功利性。得出客家传统服饰图案在构图、表现题材、技法、用色等方面呈现地域性特征,并且具有深沉的中原汉民族审美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一、苗族服饰图案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许多苗族服饰图案中有大量的几何形纹样,表现出精确的数学计算才能,这使苗族的服饰图案离开了特定的内容而成为一种单纯的形式美。他们的几何形衲锦纹样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和精确的几何原理让人叹为观止。目不识丁的妇  相似文献   

18.
西江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当地的自然风貌、人文风俗、环境资源、搭配习惯4个方面解析了西江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分析了西江苗族刺绣特征形成的本质缘由,为研究西江苗族刺绣提供色彩方面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丝绸》2016,(9)
通过探讨苗绣个案中的数码刺绣转化案例,挖掘传统手工刺绣在数码绣花技术下的可再生性及其可发展性,以及其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借鉴数码刺绣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与理论归纳,提练形成苗绣个案转化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苗绣个案在数字技术下的针法工艺、色彩元素与装饰风格转化的相关案例,从工艺创新、形式美感及其艺术价值取向等多个层面论证其在技术转化方面的可行性与可变性,表明如何处理技术更新与传统技艺传承的关系是其转化可能的关键,因此,利用数码刺绣对手工刺绣形式的发展和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现代西江千户苗寨中仍常见到的平绣等10种刺绣艺术技法,分别从刺绣技法的特点、刺绣的艺术审美、主要绣制过程、刺绣装饰部位等方面,介绍了西江苗族刺绣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特征,为现代纺织品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装饰技巧,为当代纺织品设计技术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