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塔中北斜坡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以区域沉积背景研究为基础,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区下奥陶统鹰山组主要发育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和开阔台地相.通过对沉积相序、沉积相纵横变化特征、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出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时期斜坡-台缘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其中台地边缘相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高能沉积相带的发现对于扩大该区的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表生岩溶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主要经历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个不整合面,发育多期表生岩溶,目前对影响鹰山组多期岩溶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的分析不够深入。为此,在鹰山组古地貌岩溶层识别与对比的基础上,对岩溶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其主控因素。研究区中下奥陶统为稳定的台地沉积,利用残余厚度等时间图恢复鹰山组岩溶古地貌,并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个地貌单元。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表生岩溶洞穴层发育深度的分析,将研究区表生岩溶发育深度定为不整合面以下180 m内。综合应用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识别岩溶层,在岩溶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3个岩溶台面对应发育3个岩溶层,并且岩溶层主要发育在岩溶斜坡上,影响表生岩溶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为岩性和构造。  相似文献   

3.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发育一期重要的不整合面,已在该不整合面中获得重要的油气勘探成果。采用不整合面法、地球物理方法、测井响应特征、洞穴砂泥质充填物的岩性和颜色特征以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高精度地震储集体预测和评价成果,确认鹰山组大型岩溶不整合面在塔中斜坡区广泛分布,具有较好的成层性,且连通性较好,是有利的储集体。明确了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关键事件以及下奥陶统油气资源规模,重新认识了不整合面油气藏,进而形成了不整合面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新思路,拓展了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顺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的南部,目前已有多口井钻获天然气。随着勘探的推进,对储层发育规律的认识成为影响勘探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沉积相和构造演化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岩心描述、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综合录井和储层预测综合分析,对该区中下奥陶统储层进行了研究。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发育断控及热液改造的孔缝洞、白云岩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灰岩颗粒内微孔隙等多尺度的储集空间,可划分为裂缝-孔隙型、断控缝洞型、热液改造孔缝洞型3种储层类型。裂缝-孔隙型分布于一间房组-鹰山组上段灰岩和鹰山组下段白云岩基质中,基质物性较差,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断控缝洞型、热液改造孔缝洞型沿NE向走滑断裂带分布。多阶段发育的走滑断裂及伴生裂缝本身既可形成缝洞体储集空间,又沟通孔隙和微孔隙、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成为连通的有效储层,同时也是热液流体作用的先决条件,因而是规模有效储层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陶系是塔河油田的主要产层。构造演化及古构造研究认为,中下奥陶统在加里东Ⅱ幕期表现为一北东向较宽缓的鼻凸,高点在现今轮台断裂附近;海西早期构造轴向转为北北西,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早期,表现为一由近北西向、北东向斜坡组成的、轴向为北东向的缓顶式直角状凸起;喜马拉雅晚期到现今,该区受西部应力作用和区域翘倾结果,南部轴线保持呈北东向不变,而北部轴线由西往东迁移,构造高点也由北向南迁移。加里东中晚期构造、岩溶及成岩等作用,为塔河油田第一次油气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受海西早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先期油藏被破坏并在局部地区形成重质油藏,同时为海西晚期的油气充注提供了储集空间;印支期以来,该区的成藏系统主要以整体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6.
塔中地区鹰山组白云岩储层逐渐成为该地区油气主力产层,对该区热液白云岩的岩石特征、成因、模式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阴极发光、岩心及薄片等特征综合识别发现,塔中地区奥陶系热液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在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下部和蓬莱坝组;其形成机理主要为埋藏期富含Mg2+的地...  相似文献   

7.
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具有分辨率高、直观和可定量化的优势,在沉积储层研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以成像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大量的岩心、薄片和常规测井曲线的分析,将研究区鹰山组岩溶体系划分为11种成像测井相,包括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相与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相构成的储层相类型、沉积作用形成的高阻隔层相类型,以及多种储集空间叠合的复合相类型等。在精细刻画岩溶体系的成像测井特征之后,认为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古岩溶体系中,形成有效储集层段的并非伽马高值的溶洞相,而是溶洞相之下、高阻隔层相之上的裂缝与溶孔的复合相,溶孔构成了油气的储集空间,而裂缝成为沟通储集空间的通道。多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受不整合面发育和构造古地貌等多重因素控制,古岩溶作用发育的鹰一段和鹰二段,显示出不同的岩溶特征。其中,鹰一段发育2套可识别的大型溶洞体系,而鹰二段则以小型溶洞、溶孔等均匀溶蚀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12区主要开发层系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多期构造运动和岩溶作用的叠加使得该区中下奥陶统岩溶缝洞发育程度高,同时也造成储层发育分布更为复杂。综合利用地震、取心、薄片、测井、测试等资料,重点探讨塔河油田12区中下奥陶统缝洞型油藏储层发育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2区中下奥陶统主要发育3类储层类型:溶洞型、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型。原生孔隙占储集空间比例小,岩溶洞穴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次生裂缝-孔洞为次要储集空间,溶蚀扩大缝可作为有利连通通道。对断裂控储特征、沿断裂储层发育差异性以及沿古河道多种控储模式等研究认为,暗河管道和地表河边部残丘是储层发育最有利区,溶蚀断裂面是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储层主要受表生岩溶控制,但后期发育埋藏溶蚀作用,对原岩溶储层产生改造调整,埋藏溶蚀发育区增加了原储层的储渗能力并可能形成以孔隙为主导的储集类型,另一方面,与埋藏溶蚀相对的埋藏充填(胶结)发育区,使原储层储集性能降低,增强了原储层的非均质性.文章探讨了埋藏溶蚀的识别标志,形成机理,认为热对流循环是埋藏溶蚀-沉淀的动力学机制,据此研究了塔河油田地温场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埋藏溶蚀作用在塔河油田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坡奥陶系鹰山组目前勘探发现的丰富油气资源主要蕴藏在石灰岩岩溶缝洞型储层中,这类储层受鹰山组顶部不整合面的控制。随着勘探的深入,部分探井揭示了鹰山组白云岩储层类型,其储集空间为晶间孔、超大溶孔和溶洞,部分井段物性好且厚度较大,但横向对比性差。通过岩心、薄片观察、阴极发光、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实验分析,认为鹰山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经历了埋藏白云石化和较强溶蚀作用,后期又受到高温流体的影响。鹰山组优质白云岩储层分布面积大,其发育主要受控于地下流体活动,是塔中隆起北坡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类型和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为深化对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白云岩储层的认识,明确奥陶系鹰山组白云岩的成因和发育模式,指导油气勘探,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观察、阴极发光分析、碳氧同位素测试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顺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白云岩的形成机制,构建了不同成因类型的白云岩发育模式。岩相学分析表明,鹰山组主要发育粉—细晶白云岩(石)、细—中晶白云岩(石)和缝洞充填中—粗晶白云石等3种白云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揭示,粉—细晶白云石形成于盐度较高的水体中,是近地表环境蒸发泵白云石化的产物;细—中晶白云石形成于埋藏环境;中—粗晶白云石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成岩环境,是构造—热液白云石化的产物。中—深埋藏白云石化可形成孔隙较发育的规模化细—中晶白云岩,是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白云石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多类型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是油气勘探重要领域之一,发育多类型白云岩储层,其成因机制是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构造-沉积背景分析、薄片鉴定、阴极发光与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结合原位微区碳氧同位素、全岩碳-氧-锶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等数据,分别解剖了浅埋藏型、岩溶型与热液改造型白云岩储层的显微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浅埋藏白云石化相关储层的白云石自形程度好,不同产状白云石具有较一致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反应了相似的白云石化流体来源特点。岩溶型白云岩储层表现为去白云石化作用与大气淡水成因方解石的胶结,具有贫18O和富放射性87Sr特征。热液改造型白云岩储层通常以萤石和石英等热液矿物为典型标志。热液流体通常具有高温高盐度特点,形成储集空间的过程中相关白云石与方解石胶结物以贫18O和Eu正异常为特征。白云岩储层的多成因特点决定其发育分布受岩相、局部构造位置和流体性质等多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岩心观察、孔洞缝统计、测井、成岩演化等综合研究,指出玉北地区不同构造带之间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玉北NE向构造带鹰山组风化壳叠加多期岩溶,发育洞穴、孔洞、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储集性能较好;平台区、玉东断洼区仅发育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集性能较差且多以裂缝+弱溶蚀孔为主;而鹰山组下部岩溶内幕在白云岩化作用下,发育大量顺层状溶蚀孔洞和裂缝性储层,但孔洞呈孤立状,连通性较差,未—半充填(油或方解石)。建立了该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模式,指出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是控制古地貌、影响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成藏期次长期以来争议较大,有两期、三期、多期之争,对成藏期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其烃源岩层位认识上的不同,从而给油气勘探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过多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单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从不同期次单个油包裹体中提取出其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直接获得了塔河油田东南部两期充注原油的有机成分信息,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东南部奥陶系油藏主要为两期成藏,第一期油包裹体以发黄色—褐色荧光、芳烃组分相对饱和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完整(nC11-nC30)、轻烃缺失等为特点,成熟度较低,为早期运移产物;第二期油包裹体以发蓝色—蓝白色荧光、饱和烃组分相对芳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较窄(nC8-nC28)、轻烃完整等为特点,成熟度较高,为晚期轻质原油充注的特征。结合古温度、古压力模拟,混源油比例判识研究,对不同期次原油充注的时间以及贡献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塔河油田主力烃源岩的再认识以及进一步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藏的持续发现揭示了其较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开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常规测井曲线和成像测井图像分析以及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对顺北一区奥陶系鹰山组上段与一间房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结合沉积相识别标志,系统描述了研究区沉积特征,指明了优质储层类型及有利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①顺北一区奥陶系鹰山组上段...  相似文献   

16.
17.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资源类型多样,纵向整体含油,成藏过程极其复杂。从多元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动态配置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典型油藏解剖、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古构造演化、成藏期和输导体系等研究,以古构造与走滑断裂叠加控储、控藏、控聚的思路重新认识塔河油田中西部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复式成藏模式。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烃源岩长期生排烃、多期充注成藏及混合改造、古构造控制运聚方向、走滑断裂垂向输导与侧向调整、多类型缝洞储集体大规模发育。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具有早期"垂向输导、侧向汇聚、古隆控富",晚期"原地烃源、纵向运聚、断裂控富"的特征。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油气混合成藏,造就了奥陶系现今复杂的油气面貌。重质油区以早期成藏为主,与加里东中晚期古构造高部位有关,后期充注较弱;而轻质油区以晚期成藏为主,主要受走滑断裂垂向输导和近距离侧向调整控制,在NNE向断裂带及与NNW向断裂的交会部位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幕储层的成因机制是当前油气勘探所关注的重点。以塔河地区钻井与柯坪巴楚露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手段,对成岩作用在准层序、准层序组以及三级层序内的发育规律与演化特征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沉积相带对成岩作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水潜流成岩作用占据潮下带,潮间带则以海水潜流、渗流以及淡水潜流成岩作用为特征,潮上带以淡水渗流胶结物、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为特征;退积型准层序组,准层序顶部在海平面上升早期受大气淡水影响,海水成岩作用则在晚期主导旋回顶部;进积型准层序组,准层序在高水位早期以海水成岩作用为主,直至晚期顶部出现暴露;鹰山组下亚段三级层序,海平面上升期以同生期淡水成岩作用为特征,同时下倾方向胶结作用增加,高水位末期发育较弱的喀斯特;下亚段三级层序中的埋藏白云岩化作用发育强烈,云化流体以原生海水为主;上亚段三级层序在海泛面附近发育广泛海水胶结作用,快速的海侵使得同生期淡水成岩作用发育较弱,高水位期,受裂缝控制的表生溶蚀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