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枭  叶蔚  谢睿  张世琨 《软件学报》2023,34(2):625-654
源代码缺陷检测是判别程序代码中是否存在非预期行为的过程,广泛应用于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任务,对软件的功能保障与应用安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缺陷检测研究以程序分析为基础,通常需要很强的领域知识与复杂的计算规则,面临状态爆炸问题,导致检测性能有限,在误报漏报率上都有较大提高空间.近年来,开源社区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以开源代码为核心的海量数据,在此背景下,利用深度学习的特征学习能力能够自动学习语义丰富的代码表示,从而为缺陷检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搜集了该领域最新的高水平论文,从缺陷代码数据集与深度学习缺陷检测模型两方面系统地对当前方法进行了归纳与阐述.最后对该领域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表面缺陷检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视觉检测各个领域中,它是确保自动化生产中产品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表面缺陷检测技术仍然面临着缺陷和非缺陷区域之间的低对比度,噪音和细微缺陷的相似性,检测速度慢和识别精度低等难题。为此,给出了近年来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将表面检测技术分为3类:统计法、频谱法和模型法。对几种典型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比较,包括特征提取、识别算法和算法性能,并分析了方法有效性的原因。最后,总结了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孙杰光 《信息与电脑》2022,(24):161-166
目前,自动光学检测(AutomatedOpticalInspection,AOI)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但是传统的AOI缺陷检测算法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工业缺陷检测需求。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表面缺陷检测作为深度学习的一个分支,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在研究缺陷检测的难点之后提出了基于掩码自编码器(MaskedAutoEncoder,MAE)预训练方式的两阶段深度学习表面缺陷检测网络。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缺陷检测网络,其次阐述了所提两阶段缺陷检测网络的结构,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检验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物体表面缺陷检测技术是工业质检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对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近些年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进行梳理总结。首先,列举了几种缺陷检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其次从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的角度简要阐述了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重点探讨了缺陷检测中常用的经典神经网络结构和缺陷检测算法的最新发展,并介绍了两种常用的缺陷检测算法优化方式;最后,分析了缺陷检测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实时性问题、小样本问题和小目标问题,目的是为工业表面缺陷检测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脉络梳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显  侯伟  徐德 《自动化学报》2021,47(5):1017-1034
近年来, 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场景中. 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进行了梳理, 根据数据标签的不同将其分为全监督学习模型方法、无监督学习模型方法和其他方法三大类, 并对各种典型方法进一步细分归类和对比分析, 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本文探讨了表面缺陷检测中三个关键问题, 介绍了工业表面缺陷常用数据集. 最后, 对表面缺陷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自然图片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鲜有针对工业应用领域的细分研究。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模型在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领域的应用。以Cp工业产品缺陷检测为着眼点,在设计检测方案时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并辅助图像处理等相关技术,通过实验分析得到最佳应用模型。创新点在于提出了数据集信息密度这一概念,通过在多个数据集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网系统的不断发展,基层巡检作业负担越来越重,运维成本越来越高,如何实现输电线路部件缺陷的智能化检测变得愈发重要。同时,由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提出和国家电网"数字新基建"的部署,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力设备运维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输电线路部件视觉缺陷准确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早期基于图像处理和特征工程的部件视觉缺陷检测方法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较高,无法真正应用于现实复杂的输电线路作业环境;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模型可以有效地将部件目标及其缺陷从复杂的输电线路航拍图像中提取出来,既节省了人工设计特征的时间,又在性能上达到了显著提升,因此逐渐成为主流研究方法。本文首先描述了基于传统算法的输电线路关键部件视觉缺陷检测技术,回顾了深度学习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深度学习在缺陷检测领域的优缺点;围绕输电线路上3个重要的部件:绝缘子、金具以及螺栓,介绍了其定位与缺陷检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输电线路部件缺陷检测中研究的样本不平衡问题、小目标检测问题、细粒度检测问题等几个关键问题;分析了符合电网巡检任务复杂场景需求和故障诊断标准的输电线路部件缺陷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缺陷检测设备算力和存储空间受限,实际应用场景缺陷难以检测。针对如何平衡模型的大小和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轻量级yolov4目标检测算法。文章在CSPNet结构基础上,结合Ghost网络思想改进普通卷积结构,设计轻量级特征提取网络G-CSPNet,并在其中融入轻量级注意力机制ECA形成GE-CSPNet,使模型轻量化并提高特征提取能力。用GE-CSPNet替换yolov4的特征提取网络,并在yolov4颈部使用Ghost模块,即保留精度又大大降低网络结构参数量。通过公开数据集NEU-DET的对比实验表明:改进后的yolov4模型相比于原模型,模型的大小和参数量分别降低84.51%和84.06%,map可达94.48%。  相似文献   

9.
彭磊  张辉 《计算机科学》2021,(S2):616-619
道路是现代交通运输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道路缺陷对于道路安全有着巨大威胁。因此准确检测道路缺陷对道路养护修缮具有重要意义。道路缺陷具有低连续性和低对比度的特点,现阶段多采用人工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且检测人员的安全可能会遭受威胁。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网络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U-net是具有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端到端深度学习模型,对微小对象检测能力强,适用于道路裂缝缺陷检测。利用U-net深度学习网络对道路缺陷进行检测,能提高检测效率,无需人工干预,保证检测人员安全,降低检测的人工成本。实验结果表明,U-net网络在数据集Crack500上的效果优于FCN,Segnet等语义分割网络,在保持较高精度的情况下实现了道路缺陷检测。在此基础上对U-net网络层数进行超参数优化,确定该数据集上的最优U-net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螺纹钢是土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在轧制过程中因受轧辊磨损、钢坯质量等因素影响, 导致表面缺陷, 如不能及时发现就会生产出大量废品, 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螺纹钢缺陷检测方法, 通过生产现场工业相机采集螺纹钢图像, 对表面缺陷进行分类标记, 建立样本数据集, 利用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D...  相似文献   

11.
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是控制乳腺癌死亡率最为有效的方法.乳腺X线摄影检查作为医学界公认的最有效的早期乳腺癌筛检工具, 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乳腺存在的异常情况.在临床应用中, 乳腺癌的X线摄影直接征象为钙化和肿块, 对乳腺X线摄影中钙化点的检测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 但对肿块区域的检测和分类依旧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 本文对近几年提出的基于全乳腺X线摄影的肿块检测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分别从基于传统的乳腺肿块检测与分割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肿块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并讨论了乳腺X线摄影中肿块检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王斌  吴太文  胡培培 《计算机科学》2013,40(9):16-20,24
缺陷是软件产品的固有成分,如何管理、减少和预防缺陷,对于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缺陷分类和缺陷分析两个方面介绍了软件缺陷研究的现状,对比、分析了各种缺陷分类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总结了缺陷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研究方法,最后对缺陷研究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钢板表面缺陷在线视觉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设计了一套智能无损检测系统以实现对钢板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检测系统由新型LED光源,明暗域结合成像光学系统、高速高分辨率线阵CCD器件、FPGA嵌入式处理系统和缺陷自动分类子系统等组成.系统对钢板表面的气泡、夹杂、结疤、划伤和压痕等主要缺陷进行无损检测,并基于Bayes决策理论,实现缺陷的自动分类功能.本系统在实验室检测指标为:宽度最大为1 800 mm,运行速度不大于1.5 m/s,振动幅度小于1 mm,横纵向检测分辨率为0.8 mm×0.8 mm,尺寸检测误差不大于1 mm.  相似文献   

14.
刘昊俣  贺诗波  陈积明 《自动化学报》2019,45(12):2242-2250
高速铁路在中国发展迅速,带来了全新的交通变革.较快的运行速度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沿线强风对其运行安全的威胁.为了安全运行,铁路沿线部署了大量风速监测传感器,一旦监测到强风,将通过调度中心发出信号,调度沿线列车减速慢行甚至停车.在报警过程中,如何确定报警保持时间极具挑战.如果保持过短,则可能发生重复报警,增加处置次数,加重工作人员负担;若取消过晚,则影响轨道通过能力,带来不必要的效率损失.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高速铁路强风报警解除时间调整策略,用于改善这一问题.该策略通过轨道沿线部署的风速计装置,结合时空信息对短时未来强风情况进行预测,基于预测情况,自适应调整报警解除时间.该策略能够有效减少报警冗余时长,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李东民  李静  梁大川  王超 《自动化学报》2019,45(11):2058-2070
显著性检测是近年来国内外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图像压缩、目标识别与跟踪、场景分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大多显著性检测方法只针对单个目标且鲁棒性不强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特征的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在多个尺度上对输入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利用目标先验知识对预显著区域进行提取和优化.然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预选目标区域的深度特征.对高维深度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显著性值.最后,提出一种改进的加权多层元胞自动机方法,对多尺度分割显著图进行融合优化,得到最终显著图.在公开标准数据集SED2和HKU_IS的实验表明,与现有经典显著性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对多显著目标检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融合RGB图像颜色信息和Depth图像深度信息, 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框架融合的RGB-D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通过分析3D显著性在RGB图像和Depth图像分布的情况, 采用类条件互信息熵(Class-conditional mutual information, CMI)度量由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颜色特征和深度特征的相关性, 依据贝叶斯定理得到RGB-D图像显著性后验概率.假设颜色特征和深度特征符合高斯分布, 基于DMNB (Discriminative mixed-membership naive Bayes)生成模型进行显著性检测建模, 其模型参数由变分最大期望算法进行估计.在RGB-D图像显著性检测公开数据集NLPR和NJU-DS2000上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17.
带钢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现有带钢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在缺陷检测精度与识别率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带钢表面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从系统整体构成、视觉传感系统、软件开发及检测与分类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实现了包括图像的采集、传输、缺陷的实时检测和定位,缺陷的分类以及缺陷的存储与报警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对带钢表面常见的边裂、氧化、结疤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精确地检测;与现有的缺陷检测技术相比,该系统中设计的算法在检测精度和实时吞吐量上都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自动织物瑕疵检测算法中,未知花色织物瑕疵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残差的色织物瑕疵检测方法.首先使用瑕疵织物图像与模板织物图像的瑕疵残差和正常无标注织物图像进行融合,生成新花色瑕疵织物样本;然后改进特征提取网络采用共享权值方法,对瑕疵织物和模板织物提取特征后计算得到特征残差;最后使用ROIAlign方法将全局上下文信息缩放到和感兴趣区域统一大小后进行特征融合,对融合特征进行瑕疵分类和位置回归.实验针对不包含未知花色和包含未知花色的不同测试集分别进行算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较好地消除织物花色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不包含未知花色的测试集中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包含未知花色的测试集中,瑕疵检测效果依旧保持不错的精度,相较于改进前的通用算法,最终score分别提升了15.4%和16.2%.  相似文献   

19.
王晶  史雨茹  周萌 《自动化学报》2021,47(5):1087-1097
对于现代复杂控制系统, 微小故障往往很难发现. 在系统过程干扰和测量噪声未知但有界的前提下,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集员估计的主动故障检测方法. 首先设计全对称多胞形卡尔曼滤波器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 并利用全对称多胞形对受未知干扰影响的状态集合进行描述, 然后设计辅助输入信号使得加入辅助输入信号后正常模型的状态集合与故障模型的状态集合交集为空, 从而实现主动故障检测. 为了使得所设计的辅助输入信号对原系统影响最小, 需要求得最小的辅助输入信号, 本文将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题进行求解. 最后, 与基于输出集合的辅助输入信号设计方法对比, 仿真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状态集合的主动故障检测方法由于未受下一时刻测量噪声的影响, 所求得的辅助输入信号更小, 保守性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