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客户分类作为客户关系管理(CRM)的重要管理方法,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客户进行分类,有利于对客户价值进行准确评估,方便进行精准营销.本文通过对RFM模型数据集本身潜藏的先验结构化信息进行研究,标记出两组客户数据作为先验类别标记,进而得到两个初始聚类中心.基于传统K-means算法使用自适应方法确定K值和初始聚类中心.引入Must-link和Cannot-link两种约束将类别标记转换为成对约束信息,基于HMRF-KMeans成对约束,引入约束惩罚项和约束奖励项,实现对聚类引导和聚类结果的调整.使用改进的半监督聚类算法(RFM-SS-means)对标准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同时使用Food mart数据集对比了RFM-SS-means算法与传统K-means算法、two-steps算法的聚类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RFM-SS-means的CH系数最大,无需事先确定K值和初始聚类中心,聚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项目文档主题表征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评审专家的推荐效果.为有效利用项目文档片段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项目主题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图聚类的项目主题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项目文档的结构特点,提取项目名称、项目关键字等能表征主题的结构信息,结合专家证据文档、专家主题关系网等能表征专家主题的外部资源,定义及提取项目文档片段之间的关联关系特征;然后,利用不同类型的关联关系计算项目文档片段之间的相关性,构建项目文档片段间的无向图模型;最后,利用已标记关联关系特征作为聚类的监督信息,采用半监督图聚类算法对项目文档片段进行聚类,从而实现项目主题的提取.项目主题提取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项目文档结构化特征、专家证据文档以及专家主题关系网对项目主题模型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的算法已经成为半监督学习中的一种流行方法, 该方法把数据定义为图的节点, 用图的边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各种数据分布情况下都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度. 然而图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比较高, 当图的规模比较大时, 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和存储都非常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方法的使用. 因此, 如何控制图的大小是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算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估计的快速聚类方法, 可以在局部范围对数据点进行聚类, 以聚类形成的子集作为构图的节点, 从而大大降低了图的复杂度. 新的聚类方法计算量较小, 通过推导得到的距离函数能较好地保持原有数据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局部聚类后构建的小图在分类效果上与在原图上的结果相当, 同时在计算速度上有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聚类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文中通过引入线性分段转换函数,将加权无向图上的相似矩阵重新表示,改变该图上的距离度量,使得在同一群集中两点间的距离更小,从而建立基于图的聚类核,与多项式核函数线性组合后,构造出基于图的组合半监督聚类核,并将其用于支持向量机的训练和分类。实验表明,与标准SVM算法相比,该算法分类精度较高,且高于组合前的单个核函数。随着标记样本比例的增加,该算法的分类精度也在增加,有效利用了未标记样本蕴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很难检测出未知病毒,在病毒防御中处于被动.复杂的病毒形式,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自学习能力,能主动分类、识别和检测未知病毒的方法.分析现有的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化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探讨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病毒检测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对未知病毒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7.
一种基于谱聚类的半监督聚类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半监督聚类利用少部分标签的数据辅助大量未标签的数据进行非监督的学习,从而提高聚类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谱聚类的半监督聚类算法,其利用标签数据的信息,调整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所形成的距离矩阵,而后基于被调整的距离矩阵进行谱聚类。实验表明,该算法较之于已提出的半监督聚类算法,获得了更好的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图转导(GT)算法计算量大并且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C均值聚类和图转导的半监督分类算法。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先对未标记样本预选取,缩小图转导算法构图数据集的范围;然后,构建k近邻稀疏图,减少相似度矩阵的虚假连接,进而缩减了构图的时间,通过标记传播的方式得出初选未标记样本的标记信息;最后,结合半监督流形假设模型利用扩充的标记数据集以及剩余未标记数据集进行分类器的训练,进而得出最终的分类结果。在Weizmann Horse数据集下,所提算法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6%以上,和传统仅使用图转导的分类方法相比,解决了对初始标记集的依赖性问题,将准确率至少提高了10%;将所提算法直接运用到兵马俑数据集,分类准确度也达到95%以上,明显高于传统的图转导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均值聚类和图转导的半监督分类算法,在图像分类方面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对图像的精准分类具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SSKM算法的遥感图像半监督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监督聚类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聚类方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性能,但是,它们绝大多数都需要有完整的先验信息,即对于所有的样本类别,都需要有至少一个标签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整信息的遥感图像半监督聚类方法——SSKM聚类算法,算法利用部分样本类别的先验信息,辅助遥感图像聚类。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K均值聚类,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遥感图像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解决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授课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与教学效果评估问题,本文依据视频信息对学生行为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评判学生听课专心程度的行为自动分析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取学生的行为特征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D-S融合判决,以获得学生的听课专注度.经过多次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评判学生在授课期间的专心程度,在数据融合上,与贝叶斯推理方法相比,采用D-S融合方法能有效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研究多个传感器测量非线性系统时的分布式无迹Kalman滤波器(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的设计问题.借助离散多智能体系统有限时间平均一致算法的思想, 针对无向通信和有向通信网络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滤波算法.对于无向连通的通信拓扑, 利用节点存储的一致性算法的迭代值构造差向量, 由该差向量构成的Hankel矩阵的核来得到分布式无迹Kalman滤波器, 并通过利用误差协方差矩阵的逆来构造Lyapunov函数, 基于随机稳定性引理证明了该有限时间一致无迹Kalman滤波器的稳定性.对于有向强连通的通信拓扑, 结合比率一致和Hankal矩阵的核来设计分布式无迹Kalman滤波器, 该滤波器的稳定性与无向通信拓扑的滤波器相同.最后, 通过仿真例子来验证所提滤波器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现有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 算法对光照反转变化敏感和特征描述力不足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补数-导数模式(Local complement and derivative pattern, LCDP) 的纹理表达方法. 其中, 局部补数模式(Local complement pattern, LCP) 用于编码原始图像空间中的近邻差分符号信息, 局部导数模式(Local derivative pattern, LDP) 用于编码不同尺度下(一阶和二阶) 高斯导数空间中的近邻差分幅值信息, 二者对光照反转和图像旋转均具有鲁棒性. 为实现对差分符号和差分幅值的联合统计, 同时维持特征的紧致性, 进一步提出基于均值采样的联合编码方案. 最后, 对联合编码的结果进行多尺度直方图特征表达. 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线性和非线性光照反转条件下纹理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17.
18.
借鉴闭环控制思想, 提出基于状态估计反馈的策略自适应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算法, 通过设计状态评价因子自适应判定种群个体所处于的阶段, 实现变异策略的反馈调节, 达到平衡算法全局探测和局部搜索的目的.首先, 基于抽象凸理论对种群个体建立进化状态估计模型, 提取下界估计信息并结合进化知识设计状态评价因子, 以判定当前种群的进化状态; 其次, 利用状态评价因子的反馈信息, 实现不同进化状态下策略的自适应调整以指导种群进化, 达到提高算法搜索效率的目的.另外, 20个典型测试函数与CEC2013测试集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算法在计算代价、收敛速度和解的质量方面优于主流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和非差分进化算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结合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日益发展, 并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自适应特征融合(Block adaptive feature fusion, BAFF) 的实时语义分割算法, 该算法在轻量卷积网络架构上, 对前后文特征进行分区块自适应加权融合, 有效提高了实时语义分割精度. 首先, 分析卷积网络层间分割特征的感受野对分割结果的影响, 并在跳跃连接结构(SkipNet) 上提出一种特征分区块加权融合机制; 然后, 采用三维卷积进行层间特征整合, 建立基于深度可分离的特征权重计算网络. 最终, 在自适应加权作用下实现区块特征融合.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算法能够在图像分割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 在复杂场景分割上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无偏(静差)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的设计目标是使被控变量渐近地跟踪设定值, 这类控制方法直接关系到闭环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由于可以有效处理不可测扰动、模型失配等, 无偏MPC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但是在理论方面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近30年来, 围绕无偏MPC的原理、分析和设计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并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当前的一些研究结果大多分散在不同的参考文献中, 缺少全面的梳理和呈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回顾常见无偏控制方法, 综述当前无偏MPC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一些潜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