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采用复合材料HDPE的车身设计中,本文提出了一次成型轻量化车身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并运用CAE软件建立了车身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有限元前处理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对所设计的车身进行了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验证了车身的强度和振动要求。通过多次滚塑成型试验,获得了适宜的加热温度与时间、冷却方式与时间和主副轴速比等工艺条件,车身检测符合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滚塑成型工艺生产的车身轻量化效果明显,符合中低速汽车车身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Composite,CFRTC)替代原铝合金材料,对某新能源汽车中顶横梁进行轻量化设计.基于CFRTC的成型特点,将中顶横梁的横截面设计为"M"型,兼顾性能要求和轻量化效果,优化截面尺寸;结合装配关系和成型工艺,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我国汽车行业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进步,汽车行业由此步入高速发展时期,所以说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各汽车生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制造质量和性能更高的汽车,其中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是关键因素。目前阶段汽车轻量化应用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借助热成型、液压成形以及激光拼焊等先进的车身制造工艺;另一种则是对铝合金、复合材料、塑料、高强钢等轻量化材料进行应用。本文首先简单探讨轻量化材料及先进制造工艺于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对轻量化领域中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最后总结现阶段国内外此类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并对新能源汽车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了80万台。车身是汽车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塑代钢成为汽车制造领域追求的目标,从过去汽车车身的零件如今发展到汽车车身整体塑化成型,未来汽车形状轻量化、结构轻量化、材料轻量化、设计轻量化将是车身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从而为车主带来更好的体验。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制造领域先进技术的代表,分析新能源汽车全塑车身设计及制造技术,对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汽车轻量化与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汽车轻量化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方向,阐述轻量化工艺在我国现代轿车轻量化中的应用,介绍内高压成型技术、管件液压成型技术、轻量化连接技术等先进轻量化工艺,讨论轻量化工艺技术可行性,提出了我国现代轿车轻量化工艺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推动新能源政策和汽车轻量化发展.而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轻量化效果应用于车身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复合材料的多元化使得车身结构各连接处有异种材料,这就涉及到连接工艺.不同结构的车身,不同类型的复合材料,其采用连接工艺不同.接下来主要对复合材料的不同连接工艺、国内外的研究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汽车轻量化技术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提高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从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和轻量化工艺3个方面介绍了汽车结构轻量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方法,重点对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截止到2018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9亿辆,如此众多的汽车带来了严重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汽车轻量化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研究表明汽车质量每减100kg,可节省燃油0.3-0.5L,减少CO2排放8-11g,加速性能提高8-10%,制动距离缩短2-7m[1]。汽车轻量化可以使用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行业,一方面需要对依据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更好的设计,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技术制造复合材料汽车零件显得尤为重要。从现有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中,选取已经应用于汽车行业的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缠绕工艺以及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未来汽车行业复合材料零件制造技术的低成本化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因其质轻、高强度而被广泛应用,复合材料制品种类及其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为了满足现代战场的需求,研制了一种轻量化防弹防爆复合材料方舱,方舱采用功能层与结构承载层一体化集成设计,去掉了通常方舱壁板中的龙骨架等。通过对复合材料方舱的结构特征和工艺性进行分析,确定复合材料方舱采用一体化工艺成型技术成型。并对舱体成型模具设计、舱体铺层设计、真空导入工艺、舱体连接组合方式等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优化工艺方法,采用二次真空导入工艺,成功解决了防弹板与复合材料方舱共固化的问题。该工艺也为高性能、多功能复合材料方舱的研制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质轻强度高,可设计性、耐腐蚀性能及电性能好,热性能良好,工艺性能优良。文中简要介绍了复合材料的组成、性能特点、成型特点及在电子装备中的应用,针对不同技术要求的制件成型,阐述了成型工艺以及对成型工艺装置的设计要求;通过对不同复合材料零件成型工艺装置的设计说明,较详细地介绍了工艺装置的组成、各部分功能、设计要求及成型零件的脱模方式,总结了复合材料成型模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常用汽车生产轻量化材料的加工工艺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工艺分类、工艺原理以及工艺特点,指出了加工工艺的技术难点,最后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对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一种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栅格天线反射面的制作成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该反射面成型后脱模模具工装的设计及成型方案。该栅格反射面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东丽公司的T700,基体为3234树脂体系。通过对复合材料模具的设计制作及使用、复杂复合材料制品二次脱模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用球墨铸铁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模具、采用真空袋热压罐成型工艺的新型解决方案。结果表明:与传统金属模具相比,在较大温差下复合材料模具具有尺寸精度更稳定、制作更简便、重量更轻等优势;利用复合材料过渡模具实现栅格反射面二次脱模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该方法对此类栅格反射面的制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以及对环保及节能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全球不断呈现能源危机、石油涨价,促使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环保、节能、轻量化的先进复合材料在汽车中设计与应用己经得到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将汽车塑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龚水莲  田阳 《电子机械工程》2015,31(3):53-55,60
为适应战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系统具有高机动性能,也要求用来装载和保护电子设备的携行箱更加轻量化。文中针对轻量化需求,采用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材料和耐冲击性能好的芳纶材料作为增强复合材料,研究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 Vacuum Assisted Resin Transfer Molding ,VARTM)整体成型工艺,研制了轻型复合材料携行箱,并对携行箱VARTM 工艺成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采用该工艺制作的携行箱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型快速、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是复合材料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复合材料模具设计与复合材料成形工艺有很大关系,针对不同的复合材料工艺,复合材料所用的树脂,模具的设计方法均有所不同,本文简要介绍了复合材料成形工艺,深入阐述了模压成型工艺的复合材料模具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轴流风机叶片作为风机最重要的部件,其轻量化和耐磨性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某项目轴流风机的设计要求,重点从选材、成型工艺、强度计算等方面对轴流风机叶片的轻量化和耐磨性综合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铝合金或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备的叶片可以达到轻量化和耐磨性的要求。从有限元计算结果来看,两种材料制备的叶片均可满足项目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汽车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人工智能等。汽车轻量化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性能,为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设计和制造汽车的过程中,选择轻量化的材料和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而且还能够有效缓解道路运行的压力。本文从汽车轻量化研究和分析入手,对于汽车轻量化的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汽车尾门的轻量化,提出基于增材制造的复合材料尾门设计的方法。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中,复合材料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D打印可以实现复杂轻量化结构,但是存在某些性能达不到要求、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基于3D打印的钢骨架加复合材料的尾门设计方法,在满足尾门刚度、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实现比原有结构轻42%的结果。为了满足尾门的批量制造成本要求,研发出了专用装备。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讨论了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新型材料在提供更高强度和更轻量化有独特的优势。提出了通过优化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提高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等方法来解决经济可行性问题的建议。讨论了结构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包括引入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建立设计与制造的协同平台以及进行全过程的优化和控制等。然后,介绍了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包括高强度钢材料、铝合金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材料、镁合金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最后,探讨了智能制造技术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包括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实现柔性制造以及个性化定制等方面。总体而言,对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汽车复合材料尾门的研究已然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车身部件轻量化、模块化的重要方向。梳理了复合材料尾门技术发展的历史,详细比较了几种典型复合材料尾门技术的优缺点。通过对现有量产车型复合材料尾门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复合材料尾门的设计要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开发复合材料尾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