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文龙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23,(1):42-49
涠西南凹陷是北部湾盆地最富的生烃凹陷之一,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中浅层油气藏的发现急剧减少,为了缓解涠西南凹陷增储稳产的问题,亟待摸清深层具备良好成藏条件的始新统流沙港组的储层特征。通过综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流三段储层物性、储层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流三段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岩性以含砾砂岩、中粗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表现为中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2)流三段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是压实(溶)、交代、胶结、溶蚀作用,溶蚀作用可大幅改善储层物性;(3)岩石组分、沉积微相及断层是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刚性颗粒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正向关,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物性好,断裂带附近发育有强溶蚀相的储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涠西南凹陷勘探程度的不断提升,物性好、产能高的目标区越来越少,勘探成效显著下降。在对区内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涠西南凹陷的勘探策略。研究认为:宏观勘探策略上,应继续将涠西南‘凹陷作为滚动勘探重点区域,实现增储上产。平面上,应深入研究1号断裂复式油气聚集带并适时钻探,在2号断裂复武油气聚集带进行勘探开发一体化钻探,在东南斜坡复式油气聚集带开展滚动勘探;纵向上,对涠洲组、下洋组为目的层的圈闭应践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策略,对流沙港组为目的层的圈闭应以开发促进勘探。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区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涠西南凹陷A洼在流一段低位域和湖侵域发育湖底扇沉积体,其中,低位域湖底扇发育于一号断层附近,地震上表现为连续强反射特征;湖侵域湖底扇分布于洼中,地震上具有明显的丘状反射特征。(2)受物源供给和古地貌两大因素的控制,A洼流一段发育2期湖底扇沉积。低位域短轴方向物源供给少,一号断层下降盘为洼陷的堆积中心,发育小规模直接入湖的近岸水下扇体,并形成向物源区方向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湖侵域物源供给逐渐增大,一号断层活动性减弱,A洼堆积中心逐渐迁移至洼中,扇三角洲前缘松散沉积物发生二次搬运,在洼中形成湖底扇,并形成向南斜坡翘倾尖灭的岩性圈闭和被二号断层遮挡形成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3)垂向运移条件是研究区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要素,A洼烃源层上部发育受早期断层和晚期构造差异沉降两方面因素控制的微裂缝,为油气突破泥岩盖层垂向运移至“源上”岩性圈闭内并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该区具有“超压驱动、微裂缝运移、低势区汇... 相似文献
4.
5.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在流沙港组一段湖底扇中发现了储量较大的油气资源,为了查找出不同油田湖底扇开发效果差别较大的原因,依据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测井和地震资料,将研究区湖底扇划分为富砾型和富砂型2种湖底扇,并从岩石学特征、粒度、沉积构造和砂体厚度等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古地貌和物源供给类型是造成其沉积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总结出了2种湖底扇的沉积模式,重力滑塌是富砂型湖底扇主要的触发机制,构造运动是富砾型湖底扇主要的触发机制。2种湖底扇都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但富砾型湖底扇由于物性较差,勘探有利方向是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带;富砂型湖底扇由于储层物性较好,勘探有利方向是寻找有效圈闭。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是南海西部油田储量和产量新的增长点。根据目前已发现油田储层物性分析来看,其物性有高孔高渗、中孔高渗,也有低孔低渗,变化十分复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体系下的沉积微相、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同沉积体系下的沉积微相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岩石组分、岩石粒度、泥质含量、分选系数的影响,储层表现不同的物性。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实和胶结作用的影响。溶解作用主要表现为粒内溶孔、长石溶孔等综合影响。不同影响条件下的储层孔隙结构也表现了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隐蔽油气藏油源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及同位素资料,综合划分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原油成因类型和烃源岩供烃组合,认为涠西南凹陷原油可划分为三大类,流沙港组烃源岩在剖面上可划分出2个供烃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源精细对比,明确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二段隐蔽油气藏原油的来源,它们分别来自流沙港组烃源岩的不同供烃组合。与此同时,根据隐蔽圈闭与烃源岩的接触关系,提出流沙港组发育有“类构造”和“类岩性” 2种独特的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二者具有不同成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流沙港组一段、二段隐蔽油气藏在烃源岩、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控油作用不清的实际,基于烃源岩生、排烃基本原理,利用有机地化方法建立判别优质烃源岩的方法,并确定了其分布和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流沙港组泥岩是涠西南凹陷的主要烃源岩,从下到上分为流三段、流二段和流一段,流二段为主力烃源岩。依据生、排烃基本原理,利用烃源岩TOC含量与热解S1、氯仿沥青"A"含量的关系确定的流沙港组湖相优质烃源岩的TOC含量界限值为2%左右。流二段底部黑色页岩TOC含量均大于2%,母质类型好,生烃潜力高,均属于优质烃源岩;部分暗色泥岩属于优质烃源岩。与流二段底部黑色页岩有亲缘关系的原油既可在黑色页岩层段之下近源运移、聚集,也可沿流二段之下的流三段砂体长距离侧向运移而在构造高部位聚集;与暗色泥岩有亲缘关系的原油主要在凹陷内部优质烃源岩层之上的流一段—涠洲组聚集,断裂为近距离垂向运移通道,源控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9.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强制湖退沉积体的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发育一套斜交前积结构地层。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资料,通过单井相、连井对比和地震相特征等沉积相的综合研究,证实这套地层为强制湖退沉积体。该强制湖退沉积体在单井相上具有自下而上沉积水体明显变浅的特征,在连井对比中表现为多期三角洲纵向叠置横向有序迁移,而地震反射同相轴则表现出明显的斜交前积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沉积基底局部构造抬升是流一段发生强制湖退的主控因素。这套强制湖退沉积体的发现不仅解决了涠西南凹陷涠三段和流一段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的分歧,同时在强制湖退沉积体系域内找到了浊积体、湖底扇和进积三角洲等多类型岩性圈闭,并发现了油气藏,拓展了凹陷找油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流沙港组三段扇三角洲储层砂体厚度大、岩性复杂、物性变化快、优质储层展布不清,制约了下一步的开发部署。利用分析化验、钻测井和测试资料,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三方面来探讨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沉积环境中的泥质杂基含量和分选磨圆对物性影响较大;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和溶解作用决定了孔隙的后期演化;古构造和断裂系统控制了酸性流体运移方向和路径。靠近大断裂的扇三角洲外前缘近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由于杂基含量低,分选磨圆较好,溶解作用强,物性较好,产能较高,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近两年勘探成果,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开展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流沙港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古近系发育4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断鼻、断块、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发育,成藏要素时空配置良好,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有利。鉴于以上成藏条件研究及对本区超压的认识,提出以超压面为界的上、下2种油气成藏模式:超压界面以下油气以自生自储—侧向运移、上生下储—垂向运移的方式汇聚成藏;超压界面以上油气以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方式为主汇聚成藏。研究区近洼陷生烃中心的陡坡带和缓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2.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指导,对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以及同沉积断层的综合分析。总结出研究区流沙港组一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包括9种沉积微相。福山凹陷永安—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同沉积断裂可划分为西部伸展调节断裂系、东部走滑调节断裂系和中部变换调节断裂系。中央调节断裂带两侧断层在流沙港组一段的差异性活动,导致地层厚度中心从早期到晚期具有一个自西向东迁移的过程。通过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得出,三角洲砂体展布范围在流沙港组一段也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迁移的过程。研究表明,同沉积断层对沉积体系展布具明显的控制性,并提出了3种断层控砂模式。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富油盆地,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涠西南凹陷、乌石凹陷和福山凹陷,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约为4.05×108t,但各个主要凹陷的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存在显著差异。北部湾盆地各凹陷的油气富集程度与其湖相烃源岩的差异密切相关,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和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烃源岩的品质总体下降,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降低,有机质类型从以腐泥型为主变成以混合型占优势,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下降。分析表明,尽管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烃源岩在形成期各凹陷普遍具有较高的古湖泊有机质生产力,但各凹陷的有机质来源仍然存在差异,有机质保存条件也存在差异,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福山凹陷和海中凹陷,湖相藻类来源的有机质减少,陆生高等植物来源的有机质增加,有机质保存条件具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湖相烃源岩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富油盆地,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涠西南凹陷、乌石凹陷和福山凹陷,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约为4.05×108t,但各个主要凹陷的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存在显著差异。北部湾盆地各凹陷的油气富集程度与其湖相烃源岩的差异密切相关,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和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烃源岩的品质总体下降,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降低,有机质类型从以腐泥型为主变成以混合型占优势,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下降。分析表明,尽管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烃源岩在形成期各凹陷普遍具有较高的古湖泊有机质生产力,但各凹陷的有机质来源仍然存在差异,有机质保存条件也存在差异,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福山凹陷和海中凹陷,湖相藻类来源的有机质减少,陆生高等植物来源的有机质增加,有机质保存条件具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以XW6油藏为例,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涠洲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涠洲组储层物性总体较差,涠二段砂岩储层颗粒较细,分选中—差,以中孔—中低渗—中细喉类储层为主,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涠三段砂岩储层颗粒较粗,分选差,以特低孔、低孔—超低渗、低渗—细微喉类储层为主,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有: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油气充注对溶蚀孔隙的形成和孔渗空间的保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相同埋深情况下,沉积微相和岩石类型对储层的物性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测试、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以及定性描述和定量表征相结合的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流三段储层孔隙度以中低孔为主,渗透率非均质性强,成岩环境经历了弱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的演化过程。压实作用强度以中—强为主,是储层的主要减孔机制,主要受控于埋藏深度;胶结作用强度以中—弱为主;溶蚀作用强度中等,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当砂泥厚度比大于1时,距离砂泥岩界面越近,碳酸盐胶结作用越强,溶蚀作用越弱,物性越差,有利储层应发育在厚层砂体中部。断层作为流体介质运移的疏导通道,靠近大断裂或次级断层的地层,溶蚀强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