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原油成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北地区鹰山组原油为低凝固点、含硫、高蜡的中质油,饱和烃色谱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出现不同程度抬升,且原油非烃和沥青质碳同位素偏轻,族组分碳同位素发生倒转,表明该区原油经历了至少2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后又与后期充注的高成熟原油相混合.地化分析主要表现为后期充注原油特征:弱植烷优势(Pr/Ph≤1.0),较高含量的伽马蜡烷(G/C30藿烷为0.24~0.4)及C35升藿烷/C34升藿烷>1.0的"翘尾巴式"特征,表明后期原油主要来源于还原—强还原生烃环境;正庚烷含量为46.47%~48.57%,C23-三环萜烷优势,较高的三环萜烷/藿烷,指示其生油母质为菌藻类;较高的庚烷值及四甲基萘指数表明原油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推测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明是目前制约玉北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原因。玉北1断裂带成藏特征研究表明,玉北1井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为受不整合控制的、与碳酸盐岩古岩溶有关的岩溶-缝洞型油气藏。鹰山组碳酸盐岩发育孔隙、孔洞、裂缝3类储集空间,从而形成裂缝-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孔洞型3类储层,其中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是该区最重要的储层类型。油藏范围主要受分布不均一的岩溶缝洞储集体控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具有大面积叠置连片和不均匀含油特点。鹰山组油藏经历多期成藏,海西晚期为主成藏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玉北地区油气聚集成藏主要受油源、储层、输导体系和盖层的综合控制。油源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不整合面构成的立体输导网络,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优质的运移通道;储层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及规模;巴楚组下泥岩段、中泥岩段等区域性盖层为油气保存提供了保障。在成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断裂通源,网状输导,储层控富,海西晚期成藏,后期调整"的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原油成因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梨树断陷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原油色谱、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分析,系统地解剖了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的差异,将梨树断陷的原油划分为3种类型: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南斜坡带与四五家子油气田,具有较高的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值,较低的三环萜烷/五环三萜值、γ-蜡烷/C30藿烷值、Ts/Tm值、C29Ts/C29降藿烷值、C30重排藿烷/C30藿烷值和C29ββ/(ββ+αα)甾烷值;Ⅱ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带,具有较低的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值,较高的三环萜烷/五环三萜值、γ-蜡烷/C30藿烷值、Ts/Tm值、C29Ts/C29降藿烷值、C30重排藿烷/C30藿烷值和C29ββ/(ββ+αα)值;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中央构造带,各参数介于Ⅰ类和Ⅱ类原油之间.最后结合原油物性特征,建立了不同类型原油的地球化学判识指标,明确了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含油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顺北地区在白垩系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测试获得少量原油。为研究顺北地区白垩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类型、油气来源,系统开展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油—油、油—源对比研究。顺北地区白垩系原油饱和烃色谱为单峰前峰型,正构烷烃系列保存完整,谱图基线平稳,未见明显的“鼓包”,原油Pr/Ph分布在1.65~1.71,C21TT/C23TT>1,生标图谱中藿烷系列化合物占明显优势,∑三环萜烷/∑藿烷 < 1,检测到丰度较高的伽马蜡烷和三芳甾烷化合物,指示为保存条件良好的陆相成因类型原油;顺北白垩系原油与北部库车坳陷周缘的英买、大宛齐、大涝坝白垩系原油、库车河三叠系黄山街组泥质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源性,指示油源来自库车坳陷三叠系黄山街组泥质烃源岩;白垩系原油热演化程度从大宛齐到英买再到顺北呈现出降低的趋势,推测顺北白垩系原油可能来源于库车坳陷三叠系烃源岩,生成的早期陆相油气沿白垩系优质砂体、T40不整合面、断裂由北向南远距离侧向运移。  相似文献   

5.
三肇凹陷低成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肇凹陷低熟原油同成熟原油相比,具有低饱和烃、高非烃、高非烃,生物标志化合物以规则甾烷为主,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较少,aaaC2920S/20S+20R在0.26 ̄0.34,C29甾烷ββ/ββ+αα〈0.3。油源对比认为低熟原油与低成熟泥岩有亲缘关系,其分受低成熟泥岩区控制。  相似文献   

6.
沙参2井位于塔北隆起中部的雅克拉—轮台构造带,轮南1井位于隆起的南部斜坡带上,两口井相距46km。本文通过对两口井原油的饱和烃及沥青质热解产物的生物标志物分析,探讨了两口井原油的亲缘关系,认为沙参2井原油比轮南1井原油经历了更长的二次运移过程;原油在历史上曾遭受过生物降解作用,后来又发生过一次原油的聚集。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稠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塔东2井在寒武系储集层中获取少量稠油。该稠油具有m(Pr)/m(Ph)高、伽马蜡烷含量高、24-降胆甾烷含量高、C28甾烷含量高、甲藻甾烷及三芳甲藻甾烷含量高、4-甲基-24-乙基胆甾烷及芳构化甾烷含量高的特点,地质分析与油源对比认为,原油来源于寒武系。原油中含有25-降藿烷系列,表明原油曾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芳烃馏分中存在大量菲、蒽、苯并蒽、苯并荧葸、芘等化合物及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表明,原油曾经历了热蚀变作用。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合埋藏史分析认为,塔东2井原油是在(450-440)×106a前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带控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解剖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玉北1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油气源入手,重点分析影响玉北1奥陶系油气藏产量(停产前油气累计产量)的主要地质条件,如钻井所处的鹰山组顶面(T75)的构造位置、鹰山组孔洞缝型储层发育特征、鹰山组T75界面主次级逆冲断层的变形强度以及油气藏与断层之间的距离等;同时,对同处玉东3断裂带上钻探的玉北3和玉北3-1井失利原因开展对比分析。分析认为,玉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富集主要受鹰山组顶面的构造位置及其优质储层的共同作用,其中构造位置是油气藏产量更为重要的控制因素。构造位置过高可能导致其缺失巴楚组泥岩段优质盖层以及海西晚期断层断开层位过高,保存条件差是玉东其他断裂带钻井未获油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皮山北新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皮山北1号背斜构造高部位,该井在白垩系获得油气,但油气源存在较大争议。原油轻烃特征表明,该井原油具有Ⅰ型母质类型来源的特征;原油饱和烃特征表明,生烃母质以泥质岩为主,但与塔河、玉北奥陶系原油有一定差异。原油二维色谱分析表明,该井原油与玉北、塔河、巴楚泥盆系原油均位于海相泥页岩的范畴;原油碳同位素特征表明,该井原油母质类型差于玉北奥陶系及巴楚巴什托石炭系原油。该井原油成熟度高于玉北奥陶系原油。通过该井白垩系油气与其周缘塔西南4套主力烃源岩生标特征的对比,认为皮山北新1井白垩系原油主要来源于塔西南海相石炭系烃源岩;天然气生源母质类型与塔西南柯克亚气田类似,有侏罗系腐殖型有机质来源天然气的贡献。皮山北新1井白垩系新层系油气成因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塔西南中新生界碎屑岩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0.
油源对比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及成藏模式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为进一步认识大港油田唐家河地区的勘探前景,开展了唐家河地区中浅层原油及中深层烃源岩的有机地化特征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原油与原油、原油与烃源岩对比,明确了唐家河地区中浅层各层系原油来源于深层沙三段及沙二段烃源岩,而沙一段和东营组的烃源岩贡献不大。认为唐家河地区沙三段烃源岩是该区油气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特征及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复杂,断裂带发育。结合新三维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断裂系统样式多,具有多期形成及继承叠加改造和平面展布分区分段的特征。中寒武统地层之下断裂样式多为基底卷入型,之上多为沿中寒武统膏盐层的盖层滑脱型,主要形成于加里东和海西期,喜山期活动较弱;自东向西断裂活动、期次有差异,东部断褶区加里东中晚期活动强、幅度大,西部海西晚期活动强,且在玉北7、玉北1及玉东3断裂带形成2期断裂叠加区;断裂带是油气运聚的最有利方向,控制储层发育及油气聚集。该研究对指导玉北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勘探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不发育下寒武统主力烃源岩,但该区MB1井在下寒武统见较好油气显示。为了明确MB1井的油源、评价巴楚隆起的勘探潜力,对MB1井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油气显示段岩心抽提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开展了油—油、油—源对比等研究,揭示了油气物质的成因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抽提物具有典型的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即饱和烃色谱图为单峰前峰型,正构烷烃系列保存完整,谱图基线平整、未见明显的“鼓包”,Pr/Ph比值为0.89,三环萜烷系列的相对丰度高于藿烷系列,C27-C28-C29ααα20R规则甾烷具有明显的“V”字型分布特征,原油碳同位素值为-30.8‰,三芴系列化合物表现为明显的硫芴优势,指示其来源于强还原沉积环境的腐泥型生烃母质,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MB1井下寒武统油显示与玉北1条带奥陶系原油同源,均来自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推测巴楚隆起MB1井下寒武统油气来自周边下寒武统烃源岩或古油藏,从而提升了该区寒武系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薄片、岩心观察结合成像测井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玉北地区鹰山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此区域虽然剥蚀严重,大范围缺失上奥陶统,但并非典型的风化壳型储层,具有明显的断控型岩溶储层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小型溶蚀孔洞-裂缝,且区域上明显受到断裂系统控制.文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玉北地区断裂发育的期次和构造样式以及有效缝的走向,之后转入微观裂缝特征的研究,最后探讨裂缝与储层改造的关系.研究认为地表水沿断裂下渗溶蚀是储层改善的关键,埋藏环境下的成岩作用(深部热液溶蚀、有机酸作用)对储层存在影响,但并非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因素.玉北地区奥陶系全井段裂缝型储层都发育,尤其在顶部风化壳和底部云灰岩性过渡段裂缝发育,其东部断褶区中构造层发育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逆冲推覆断裂系统,与下构造层中发育的北东向直立走滑断裂带位置相近,在东部断垒带共同构成了油气运移通道,使之成为玉北地区裂缝-孔洞型储层发育的优势地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玉北地区皮山北2井奥陶系71个碳同位素样品分析结果的初步研究,首次在塔盆井下发现GICE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将该区奥陶系的碳同位素特征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缓慢上升(鹰山组中下部);第2阶段为"零"值附近振荡(鹰山组上部至良里塔格组中下部);第3阶段为GICE事件(良里塔格组的上部).该区奥陶系碳同位素表现出自下而上由负值向正值整体缓慢升高,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上部突变为正值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系统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对比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系统主体表现为逆冲断裂。断裂主要在两个层次发育:一是发育在基底,构成基底断裂带或基底软弱带;二是发育在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断裂带。玉北地区断裂系统由一系列呈北东东走向的断裂带组成,主要包括玉北7断裂带、玉北1断裂带、玉东1断裂带、玉东2断裂带、玉东3断裂带、玉东4断裂带等。单个断裂带往往由一条主断裂及其伴生的一组次级断裂组成。主断裂断面倾角上陡下缓,往深层在中-下寒武统盐岩层系中发生滑脱。主断裂和次级断裂常形成背冲型断裂组合,在剖面上构成"断垒"形态。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断裂带主要形成于加里东中期,经历了加里东中期早幕(早奥陶世蓬莱坝期)、Ⅰ幕(早-中奥陶世鹰山期)和Ⅲ幕(晚奥陶世)3个幕次的活动,海西晚期断裂活动非常微弱。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形特点,断裂系统和主不整合共同制约垂向构造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